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上个世纪60年代,在中国乒乓球国家队的顶尖国手中,除了容国团、庄则栋等,上海籍的运动员占了大多数—很多上海人都会扳着手指头去数,有徐寅生、李富荣、张燮林、林慧卿、郑敏之、李赫男等。熟知他们成长经历的人都晓得,这些运动员大都是从弄堂里走出的孩子,而弄堂乒乓,在当时的上海,曾红火过许久。至今,很多中老年人的记忆中,都有一段永远无法抹去的、关于弄堂乒乓的美好记忆……  相似文献   

2.
My弄堂电影     
本世纪初的电影,对于生活在东方最大的国际商埠的上海人来说,似乎不过是茶园戏馆新时兴的"西洋景"而已,连他们也没意识到中国人已经找到了能够有效负载中国现代精神的新型大众传寻方式。早期中国电影是上海"弄堂文化"的产物,它就好比集成电路块,既繁星般地点缀着各色文化元件,又将五光十色的都市移民熔焊成整个板块,催生出了作为都市社会中介的广大市民群。那时,诸多电影公司的办  相似文献   

3.
My弄堂风情     
老弄堂里散发出的气息,相信可以让所有曾经住过弄堂房子的人产生错觉:时光倒流?窗户里飘散出来的,不光是心向往之的本帮菜香味,还有断断续续的吴侬软语。小孩拆天拆地的喧嚷,亭子间嫂嫂的阴阴碎语,隔壁爷叔吃饱老酒后的"牛皮",是每天弄堂的常景。现在住在独门独户公寓的人们,很难体味到这些元素杂糅混合的妙处。  相似文献   

4.
弄堂童趣     
张新国 《档案与史学》2006,(2):F0002-F0002,F0003
一个童谣。会有一段故事.一段故事会有一帮儿时的朋友。任凭当今世界如何的精彩纷繁.翻读一段我们儿时的童谣.童真、童趣、童言无忌.把我们童年的游戏跃然纸上.将封存在记忆中的童年情景激活起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弄堂记忆     
《档案与史学》2010,(2):F0003-F0004
  相似文献   

6.
一年冬天,我在上海的弄堂里随性拍照。走到一处弄堂的门口,一位老伯伯用抖动的双手在给一位老婆婆拍照。而老婆婆戴着眼镜坐在椅子上,自得其乐的打着毛线。当我从老伯伯的身边经过的时候,他报我一笑,然后递给我相机,躏跚地坐到老婆婆的身边,挽起了她的胳膊。老婆婆放下手中的毛线,摘下眼镜,微笑的看着镜头。瞬间的桔色温馨就这样永远锁在了我们三个人心中。  相似文献   

7.
My弄堂爱情     
老唱片,歌旧岁。熟悉的气息,眼微醉。你的一颦一笑都最美,就像初见荷花海上晴。沉默的年代,无声黑白,等你等成了沧海桑田。  相似文献   

8.
开学 1958年夏,正值"大跃进"时代,浦江两岸喧朗鼎沸,人们都舞舞扎扎、表情冲动.社会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谬妄与真理胶结难分.其中,多由"家庭妇女"组建起来的"民办小学",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9.
My弄堂世界     
想要触摸到一个城市的核心并不容易,因为它总隐藏在最不经意的角落。上海最经典的弄堂,是混合着小洋房和胡同串的那种,它必须同时散发经典和颓败的气息,在任意一个拐角,你都可能迷失,因为你正进入上海文化的心脏和灵魂深处。  相似文献   

10.
上海作为中共早期革命的大本营和重要活动基地,在那些鲜为人知的隐蔽角落,还存在过蛰伏的弄堂式中央办公机构:当年的人们何曾想到,那些叱咤风云的革命运动,其组织机关竟是身边被忽略的弄堂呢?  相似文献   

11.
正吴江路是条大弄堂我于1927年出生在现在上海滩上闻名迩遐的吴江路步行街;在那里生活了66年,直至1993年马路改建步行街时才迁出。吴江路这条马路,原先是黄浦江、苏州河的一条支流,叫作"石家浜",在1882年时填河筑路,机动车辆不便通行,马路就像一条大弄堂一样,各种各样的小贩可以频繁出入。筑路后的路名也是叫"斜桥衡"而不是"斜桥路";这段河面到1946年完全填没时,才改名为"吴江路"。  相似文献   

12.
<正>1927年"四一二"事变发生后,原先的国共合作破裂,白色恐怖笼罩着整个上海,共产党组织在上海的活动全部转入地下状态。在上海生存和活动的中共各级党组织,利用对上海情况的熟悉,为反击反动政权的镇压和迫害,推进革命的深入,组织开展了各种秘密活动。  相似文献   

13.
王国林 《新闻记者》2004,(10):57-57
"坐在弄堂口"是《新闻坊》一个挺显跟的外在特征,同事常常不是问"今天当班?"而是问"又去坐弄堂口?"应该说,当初也没有特别费心地论证、设计,只是很朴素地认为,这样一档城市新闻应该有些不同,在形式上能产生亲和力,和节目内容贴合得很自然。于是,大家不约而同想到了石库门这个符号、这个逐  相似文献   

14.
老上海租界的存在,使上海城区内居住了不少来自外国的侨民,由此使一些老弄堂里充满着神秘的异国色彩,这些秘密同外国侨民的命运乃至他们民族的命运忧戚相关。其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莫过于曾经在上海的弄堂里生存了十几年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至今保存完好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马当路普庆里4号的石库门住宅,就是当年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办公和开会的场所,也是临时政府领导人金九的居住处。  相似文献   

15.
16.
文学的本质就是关注人的一切.它用形象的方式再现人的生活、表现人的思考、探讨人的存在、反思人的生活、研究人的性质、探究人的内涵、修补人的缺陷、改善人的状态、丰富人的情趣、净化人的灵魂、美化人的精神、提升人的境界,同时.势必相应地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优化社会使之更适合人的生存。  相似文献   

17.
樊银生 《大观周刊》2010,(39):46-47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谈读书》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抓住了新闻工作的本质,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加显示了其特殊的价值。以人为本。就要更加注重人的思想感情诉求,更加注重人的基本权利实现,更加注重民生和社会事业报道。概括起来讲,就是“围绕人、关心人、造福人”。围绕人,就是以人为出发点。围绕人的需求去组织采编工作。报道要直面人,直指人心,不能只见工作、只见数字不见人,不能官话、套话、自说自话。  相似文献   

19.
人本管理是与传统管理相对的管理理念。传统管理以事务为中心,建立在“管住”人的机制上,把人视为与事、物同等的资源,忽视人的主体地位,忽视人的自身需要,因而不利于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本管理则不一样,它把人视为头等重要的资源,把管理建立在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培养人、发展人的机制上;  相似文献   

20.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这是培根对于读书所作的精彩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