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观察法等,对伦敦奥运会男子跳马决赛运动员技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男子跳马动作类型选择集中于前手翻类和侧手翻转体90°类;决赛两跳动作难度D分均达到7.00分;动作加难的重点在第二腾空阶段;动作难度与动作质量是制约跳马运动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男子跳马各类型动作技术分析及训练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运用我国部分优秀跳马选手的技术参数,分析了男子跳马前手翻类、侧手翻类和踺子类三种类型动作的关键技术,并介绍了各类动作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跳马决赛比赛动作的研究,分析新规则下世界男子跳马运动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男子跳马动作类型选择集中于前手翻类和侧手翻转体90°类;决赛两跳动作难度A分均达到7.00分;动作加难的重点在第二腾空阶段;动作难度与动作质量是制约跳马运动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李小鹏在跳马推手技术中采用了"扒马"推手技术,白云鹏在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900°动作中运用了传统的推手技术。针对李小鹏跳马的"扒马"技术和白云鹏的推手技术动作数据进行运动学对比分析,为前手翻类动作的提高难度与创新提供可靠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小鹏在跳马推手技术中采用了"扒马"推手技术,白云鹏在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900°动作中运用了传统的推手技术.针对李小鹏跳马的"扒马"技术和白云鹏的推手技术动作数据进行运动学对比分析,为前手翻类动作的提高难度与创新提供可靠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1.我国男子跳马难度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我们统计了全国体操锦标赛暨奥运会预选赛资格赛中男子跳马比赛的动作难度等情况,共统计了103人次,基本上反映了我国男子跳马的总体水平。选择侧手翻类型的运动员最多,有81人次,占103人次的78.64%,其中选择侧手翻直体侧空翻转体630°有45人次,占该类动作的55.56%,选择侧手翻直体侧空翻转体810°有22人次,占该类动作的27.16%。选择前手翻类型的运动员占第2位,有18人次,占103人次的17.48%,多半选择了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540°、900°,共12人次,占该类总人次的66.67%。选择踺子类的运动员极少,只有4人次,…  相似文献   

7.
女子跳马前手翻类和侧手翻类动作推手技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调查访问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等研究方法 ,对女子跳马前手翻类和侧手翻类技术动作进行了比较研究。找出了这两类动作共同的运动学特征与不同的技术特点 ,为女子跳马推手技术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录像观察、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47、48、49届体操世锦赛、18届亚运会和13届全运会的男子跳马决赛40位选手的动作类型、动作难度和完成质量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1)当今世界男子跳马选手上板多采用前手翻和侧手翻类型,踺子上板和踺子上板转体180使用低,谢尔博类型动作没有使用;第二腾空欧美主要以横轴翻转类型为主,亚洲以纵轴转体类型为主。(2)新规则下,3届体操世锦赛男子跳马平均D分接近5.6,高于亚运会、全运会选手0.2分。各国运动员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动作难度上还有一定发展空间。(3)3届体操世锦赛优秀跳马运动员进一步完善了动作技术、空中姿势和落地稳定性,平均E分逐年提高,平均分接近9.0分,符合奥运周期规律,与亚运会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4)当前国内缺乏完成高难度6.0+6.0的拔尖型男子跳马运动员,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需加强训练与科技攻关,调整选材方法,用新发展理念审视跳马项目,取长补短,去芜存菁,助推中国男子跳马重振雄风。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及录像解析法研究了我国世界跳马冠军陆斌完成的男子跳马高难度前沿动作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900°的运动学规律,分析了他完成踏跳、推手和第二腾空等几个最关键的技术环节的特点.提出的技术参数可以为我国运动员发展和改进该动作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现场观摩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第八届全运会男子跳马预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跳马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难度大,欲取得好成绩,必须有拿手的10分起评动作;另外,动作类型单一,多集中在侧手翻类,这不利于跳马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加快掌握高难动作是女子跳马发展的趋向,掌握两个不同类型的10分起评动作,是优秀选手发展的重点。女子跳马技术的发展,仍将集中在"踺子后空翻"、"侧手翻"、"前手翻"和"踺子转体"四种类型的动作上,以"直体"完成不同类型的两种动作,是当今女子跳马动作选择的主要特征。"前手翻类"动作的发展潜力和"踺子后手翻类"动作的完成力度将加大,"踺子转体类"动作的完成将倾向"转体180°";而采用"笠松"侧手翻来尽快提高跳马动作完成难度的选手将会增多;确保动作质量及落地稳定是跳马比赛夺冠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Climbers often train on indoor climbing walls, which are modifiable to simulate features of outdoor climbing environment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difficult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regularity of climbing holds on emergent perceptual-motor behaviours. Skilled climbers performed six repetitions of two topographically similar routes on an indoor climbing wall. One route was composed of 18 different types of hand holds (irregular route), whereas the other route had only two types of hand holds (regular route). Preview and climbing durations, as well as visual search behaviours, were recorded. Participants rated the regular route as more difficult to climb, requiring greater perceived effort to complete. The time spent previewing, and then climbing the routes, was reduced on average by 12% and 16%, respectively in the irregular route compared to the regular route. There were more fixations made when climbing the regular route (281 vs. 222 fixations per trial). It seems the climbers were more careful and thorough in their gaze behaviours with the regular route because of the additional technical demands it presented, whereas the irregular route afforded a more superficial visual exploration with use of more frequent saccades between holds. The findings suggest how irregularity in the environment is exploited by skilled climbers, apparently making the practice context easier to perceive and act in.  相似文献   

13.
乒乓球的旋转与速度存在着相对关系,是乒乓球技术中的普遍规律。在论证中提出了相对速度与球心速度之比作为特征准数,将点的运动轨迹分为三类,分别为“螺旋线”“波纹线”和“旋轮线”。从而将复杂的乒乓球技术划分为“旋转型”“速度型”和“综合型”三种基本类型。运动员击球的点在第二轨迹不同的位置上合成速度不相等。因此,运动员在第二轨迹的不同阶段击球手感旋转不相同,而且该点的合成速度矢量决守乒乓球技术的打法特征。根据高吊弧圈球与前冲弧圈球的特征准数不同,说明了运动员对这两种球型接球手感旋转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A recording, spring-loaded hand ergograph was used to record force-time relationships as 32 young men were tested on a hand dynamometer. Exponential equations were used to describe the changes in hand grip force during development and release. Strength reached half of its maximal value in .08 sec. and three-fourths in .15 sec. During release, the force dropped to the halfway point in .04 sec. and to the three-fourths point in .06 sec. Under conditions of fatigue the rate of buildup of muscular force decreased 50 percent, and the rate of release decreased 150 percent.  相似文献   

15.
彭国芳  于菲 《体育科技》2014,(1):59-60,76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及录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技巧啦啦队成套动作中金字塔类难度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得出金字塔类难度在四类难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编排金字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艺术体操后备力量"硬器械"技术运用的水平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艺术体操器械技术将向着"难、新、险"竞技级别化方向发展;我国艺术体操后备力量"硬器械"基本技术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运用与掌握器械技术时难度相对较大;完成情况处于明显弱势.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是一个对美无限追求的民族,美在武术中无处不在,而且与艺术联系在一起的武术也从头到脚,从外及内,处处闪烁着美的光芒。"高、难、美、新"武术发展方针的确立,其核心的制胜规律就是难度和创新。难度构成了美的基础和美的级别,推动了现代竞技武术套路新的艺术特性,而艺术则把难度动作融化进各种编排美的符号中,使艺术一步步接近武术,通过运动员的形态动作和演练技巧共同表现出来,展现给人的是一种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和无所畏惧的美感。  相似文献   

18.
难度动作是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中的核心内容。以运动技能迁移机制的分析为切入点,研究了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技术链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并结合专项体能训练实践,探寻了难度动作体能训练与技能训练的融合关系以及专项运动素质的形成路径,丰富了竞技健美操专项体能训练理论。  相似文献   

19.
杨梅 《安徽体育科技》2006,27(1):38-41,50
对中、外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跳跃类身体难度动作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运动员在跳跃类身体难度动作使用的数据上与国外选手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在所选择的跳跃类身体难度动作的类型、动作的连接顺序和方式等方面却存在较大差距。同时,由于转体类和平衡类难度动作技术发展相对滞后,形成了我国运动员跳跃类难度动作选择和使用的依赖性,也暴露出我国艺术体操对难度动作的类型的选择、表现形式和连接方式等方面缺乏多样性和变化运用的弊端。  相似文献   

20.
掷标枪是田径运动中技术比较复杂的项目之一,出手速度是影响其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右手持枪为例来分析如何提高标枪的出手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