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有一位母亲很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却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东西那么多,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从此之后,母亲就不再带孩子逛商店了,即使是必须带孩子去商店的时候,她也是把孩子抱在怀里。  相似文献   

2.
有一位母亲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女儿却总是不愿意跟她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五颜六色,为什么引不起孩子的兴趣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她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景象:眼前晃动着的是林立的腿和人墙。从此,再带孩子去商店,这位母亲就把孩子打在肩上。  相似文献   

3.
<正>有一位母亲很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却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东西那么多,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从  相似文献   

4.
有一篇文章写道:“一位母亲很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却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东西那么多.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从此,即使是必须带孩子去商店的时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  相似文献   

5.
《中国青年报》记者陆小娅曾发现一个问题:女儿很聪明、活泼,但最不爱逛商店,每次带她去商店,她总是哭闹着死活不愿进去.这位母亲十分不能理解:商店里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孩子应该喜欢才对,为什么孩子不愿意逛商场呢?后来她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原委.一次,女儿的鞋带散开了,她蹲下来,给女儿系好鞋带.当她蹲下来和她的孩子一样高的时候,她突然发现眼前一片腿的"森林",就是说站在孩子的那个高度根本看不到商品,看到的都是拥挤的、摆来摆去的人的两条腿,给她一种很不舒服的压抑感,她终于理解了孩子不愿意逛商场的原因.①  相似文献   

6.
女儿的疑惑     
一天,女儿问我她是从哪里生出来的,正巧被我母亲听到了,母亲立即制止说:“小孩子不要问!”女儿一脸的疑惑和不服:“为什么?为什么?”大有一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架势。 很显然,制止女儿提问是行不通的,既然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孩子又有所发现,为什么要禁止谈论呢?其实女儿的这种好奇与问“天为什么要下雨”又有什么两样呢?我认为,在孩子提出这类问题时,家长不  相似文献   

7.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泪流满面地看人埋葬死狗。这时她美丽的母亲将她带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美丽的花园。果然,小女孩愁云一扫,变得快乐无比。这个意味深长的故事让我感慨颇多。故事中母亲以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及时地让女儿从悲伤的阴影中走出,她的高明之处在于她懂得一个道理:帮人看世界,不可只用一扇窗。从这位母亲的行为中,我们能否悟出对我们的教学有益的启示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教师要使自己具备孩子的心灵,走进孩子的世界,与学生平等交流,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多为学生开启几扇学习的窗…  相似文献   

8.
我很少给女儿买玩具,但我乐于跟孩子一起玩沙、玩小石子、玩泥巴。有一次女儿过生日,见我从外面回来,就问“:爸爸,你给我的生日礼物呢?”我牵起她的小手说“:走,我陪你到沙滩上玩去——这是爸爸给你的生日礼物。”孩子画了一个不圆的太阳,一个头大身子小、嘴巴是四方形的洋娃娃  相似文献   

9.
元朝画家兼诗人王冕的母亲,一次蹲下身来正准备责骂王冕不帮父亲干活只顾画画的时候,猛然发现“孩子这么小,画出的荷花竟是那么夺目!“她恍然省悟孩子对画画的痴迷,顺其自然,终于使王冕成了一位出色的画家兼诗人;一位老师带着孩子路经闹市,在如潮的人流中蹲下身子帮助孩子系完鞋带的一瞬,她眼中的人流、楼宇急剧膨张.他感到一种渺小与压抑,于是他理解了孩子面对的威胁,把更多的呵护与关怀给了孩子.……  相似文献   

10.
享受交流     
前些时候,我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件事,一位16岁女孩的母亲讲,她的女儿是一个学习努力、听话的孩子,可就是经常一整天都不同她讲一句话。一次周末,她故意不做饭,想等女儿说想吃什么?可等了一天,女儿才从她的房里出来说了一句:“你们不吃饭了吗?”说完就再无生息了。这位母亲非常烦恼。  相似文献   

11.
一天下午,我从幼儿园接5岁的女儿回家,就听到女儿说:“妈妈,我们班上好多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给老师送月饼了。”我反问女儿:“他们为什么要送月饼给老师呢?”女儿不假思索地说:“马上要过中秋节了,中秋节都要吃月饼。”我试探着问女儿对这个问题怎么想。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妈妈,我也想给老师送月饼。”听了女儿的话,我心里很不平静。孩子对老师有感情,想给老师送月饼的想法是无可非议的,何况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有那么多家长都给老师送了月饼。那么,是答应孩子的要求去送月饼呢,还是就这件事让她多明白一些道理?我思考再三,从真正关心和爱护孩子的角度  相似文献   

12.
犹如一捧沙     
一个女孩向她的母亲提出了一个问题:"妈妈,我怎样才能把握爱呢?""傻孩子,爱怎么能把握呢?"母亲诧异道。"那爱为什么不能把握呢?"女孩疑惑地追问。母亲听了女孩的问话,温情地笑了笑,然后慢慢地蹲下,从地上捧起一捧沙子,送到女儿面前。女孩发现,那捧沙子在  相似文献   

13.
怎么办     
孩子不遵守事先约定怎么办问:我女儿4岁,事先答应好的事总是反悔。比如,晚上到休息时间了,让她去洗漱,她说:“不行,我还没玩够呢,不想睡觉。”我问她:“你是5分钟之后去洗漱,还是10分钟之后去洗漱?”她回答:“10分钟。”可到时间了依然不去。请问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4.
最近,笔者一家到市区购物,疲惫之余进入一家快餐店休息,幽雅的氛围、轻松的游戏、热情的接待,让我们一家其乐融融,不由自主地消费一番。更让四岁女儿开心的是:当天的值班经理蹲下来对她说:“愿丁添羽小朋友玩得开心!”并与她一同游戏。女儿玩得非常高兴,作为父亲的我,也感受到一种尊重,分享着女儿的欢乐。 “蹲下”,简单的一个动作,使快餐店和孩子的心贴得更近,赢得了孩子、更赢得了声誉,以至于在全球快餐业中独占鳌头。由此反思我们的教育:面对众多的孩子,教者是否有所触动?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者有之、对学生训斥辱骂者有之、体罚或变相…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次去逛商场,我碰到一对母女,女儿在前头哭哭啼啼地走,母亲在后头絮絮叨叨地数落女儿.原来,她刚给了孩子五块钱买文具,孩子只买了一块钱的橡皮擦,找回的四块钱却不见了.这个母亲有些气愤,说孩子是个马大哈,什么事都做不好,并搬来女儿的一些陈年"丑"事,一件一件地证明她的判断,并断定她的将来没有出息.周围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她.  相似文献   

16.
看到第五期的<蹲下身子看教师>一文,一下子被罗老师在文中表达的对普通教师的理解和关怀所感动,但读完之后,我却有了不同的看法.要蹲下身子看学生,这一观念已逐渐被广大教师认同.但看教师是否也需要蹲下身子呢?我看不必.  相似文献   

17.
有一个黑人家庭,母亲想让渐渐长大的孩子做些事。一天,她让儿子去零售商店买点食品,孩子高高兴兴地走了,心里非常自豪。到了街上拐角处,一群小孩把他几拳打倒,抢去了钱。孩子流着泪跑回家,把一切告诉了母亲。母亲什么也没有说,给了更多的钱,让他再去。孩子不愿去,母亲告诉他说,你没惹那些孩子,你没有错,别理会他们就行。孩子悻悻地走了。不久,他又慌慌张张奔回家中,他告诉母亲,那群小孩又追他了。母亲责备说:“难道因为这个就往家里跑吗?”她用命令的口气让孩子再去,孩子无可奈何地去了。结果钱被抢例如,还遭了挨打,他哭喊着往家里跑,向母亲…  相似文献   

18.
小时候,有一次帮母亲去菜园栽西红柿苗。我径直来到去年种过西红柿的那垄地前,正蹲下身子准备移栽时,母亲却制止我说:"今年可不能再种在这块地里了,咱们得换个地方。"她把我领到菜园西北角,说:  相似文献   

19.
母亲叫女儿张莺去客厅里接电话时,顺便整理起她的书桌,发现日记本摊着,她就看了起来,不看不知道,一看就紧张起来:女儿的日记本上竟写着与班里一位男同学的事,有些语言还颇让人心跳的,什么心情激动呀、想念呀、崇拜呀。张莺只读小学六年级,怎么能在日记里写这些呢?母亲的呼吸急促起来了,她又快速地翻看了前面的日记。大约七八分钟后,女儿接完电话返回,  相似文献   

20.
曾看过这样一则故事:在商场里卖玩具的柜台边.有位年轻的妈妈领着女儿在选购。突然,小女孩竟莫名其妙地哭起来,这位妈妈很奇怪。面对这么多琳琅满目的玩具为什么会哭鼻子呢?当妈妈蹲下身子安慰孩子时,这才发现:从孩子的视角看。看到的竟全是来往顾客的腿,而那些新奇的玩具。她根本就看不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