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茜 《江西教育》2006,(6):47-47
如今.一些农村高中的校园里也流行起了“生日热”.过生日已成为众多学生的负担。一位学生说:“当同学们向我唱着《祝你生日快乐》的歌时.我的心里并不快乐,因为我又花费了父母辛辛苦苦收获的一担稻谷。”这位学生的感叹,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真实心态。  相似文献   

2.
昨天参加完干爹生日宴后,和妈妈顺道去逛沃尔玛超市,偶然间看到有“全民运动”的比赛。妈妈说有跳绳,问我要不要参加。一听说有跳绳,我当然就有兴趣了。妈妈帮我问了开始时间——下午3点钟。  相似文献   

3.
一、联系生活,开发课程资源教材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多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出发,联系生活实际,开发可供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推理、验证、交流等教学活动的教学内容。曾记得,当我上完《落花生》这篇课文的第二天,我无意中发现同学们纷纷从家里带来了许多花生,上课时有的学生还偷偷地低着小脑袋在抽屉里剥花生吃……我当时并没有批评他们,也没有没收他们带来的花生,而是在黑板上写了三个大字——“花生宴”,然后提高嗓门笑着说:“孩子们,开宴啦!”话音刚落,同学们就津津有味地吃起花生来了。“这是我妈教我…  相似文献   

4.
在我20岁生日宴上,妈以一身补丁衣服出现在大学,戳穿了我”厂长公子”的谎言,“吓”跑了我的女朋友珊琳。此后,我就再也没回过老家。工作之后也只是汇点钱给她。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日前颁布《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教师、家长纷纷鼓掌叫好,学生更是欢呼雀跃,高喊“解放”。然而,走访了一些老师、家长、学生后,记者却发现时下很多人对“减负”的认识已走入误区。误区一:“减负”就是无负。学习作为一种脑力劳动,必然存在一定的压力和负担,需要具备一定的意志和毅力,付出一定的心血和汗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听了一节作文课,内容是《我喜欢的一张照片》。学生们把影集、把自己最喜欢的照片带来了,一个个神情欢愉。还没上课,学生就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说开了。一位学生眉飞色舞地说:“这张照片是我给爸爸照的。那天是爸爸生日,可他并不知道,他对过生日向来很潦草。那天爸爸一大早就出去了。我和妈妈忙开了,布置房间,买生日蛋糕,做了一大桌子菜。到了晚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2012,(6):62
正《初中生》:中学生大办生日宴,危害不小,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不必要的负担,不利于培养中学生的心理品质。因此,举办奢侈生日会的不正之风我们要坚决遏制。什么样的生日会,才能让生日变得与众不同,留下温馨印象呢?燕子(学生):生日其实是母难日。妈妈费尽千辛万苦生下我们,我们才能来到这个世界。而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一直陪伴着,他们每一年都会记得我们的生日。因此,生日会一定要有父  相似文献   

8.
当前 ,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就是“减负”。那么 ,职业学校要不要“减负”?笔者认为 ,职业学校不存在“减负”问题。教育部长陈至立今年1月的电视讲话主要是针对小学的。陈部长确定“减负”工作的重点 ,首先从小学阶段抓起 ,以清理学生用书为突破口。教育部还发出了《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陈部长指出“中学生过重负担问题更复杂一些 ,解决难度也大一些。我们正组织力量进行调研 ,在调研基础上制定解决思路和办法。各地可参照《紧急通知》精神 ,做好减轻中学生负担过重问题。”这里所说的“中学生过重负担问题更复杂一…  相似文献   

9.
在丘吉尔75岁生日的宴会上,一名年轻的新闻记者对丘吉尔说:“真希望明年还能来为你祝贺生日。”丘吉尔拍拍年轻人的肩膀说:“我看你身体这么壮,应该没问题。”  相似文献   

10.
花建平 《江西教育》2003,(16):29-29
1.唤起“主角”意识。“疑”是探索的起点,有“疑”才能产生认识的冲突,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的“主角”意识。如“统计”一课教学,一开始,教师以“小朋友,过生日你会邀请哪些好朋友呢爸爸妈妈是怎样为你过生日的”设疑。接着说:“今天是小熊的生日,你想提什么问题?”当  相似文献   

11.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我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上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生日。谈起这个话题学生很是高兴。于是,我说:“每年的这一天你都过一次生日吗?赶快算算从出生的那一年开始到今年你已经有几个生日了?”在唤起他们每年都过一次生日的生活经验后,我投影出示:“小冬今年满16岁了,可是他只过了4个生日。”学生充满疑惑,这时我抓住时机:“你们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吗?请你从这节课的学习中去寻找答案。”低年级的学生有生活经验,但却不足。我们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引发他们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对于很多人来说,一个蛋糕,一碗长寿面,一串祝福,一个自己许下的心愿大概就可以了。关系比较亲密的同学在一起庆祝生日,在学生群体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过生日不请同学,似乎反而是比较奇怪的事情,也会引起其他同学的侧目,而不赴同学的生日宴也有可能会被逐出圈子之外。这次我们采访了广州市东风西一小的同学,他们对这个生日话题相当感兴趣。我们的调查问卷显示,接受采访的同学对过生日都抱有非常渴望的态度。接下来看看记者和同学们如何过招的。第一招:一般在哪儿过生日呢?首先发言的是李凤鸣,他说:“我上次过生日是在…  相似文献   

13.
生日变奏曲     
一次批阅学生的周记本,一连好几本,都是写参加同学生日宴会的事。忽然,我想起近一阶段,班里学生十分流行生日宴会,同学之间还相互攀比谁家的菜好,谁请客的档次高。而且,去参加生日宴会,还要带生日礼物,有时几十元钱的礼物还拿不出手呢!我想:现在的孩子已经理所当然地认为父母应该为自己操办生日。可是,如果长期下去,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呢?……这样想了许多之后,我决定设法去刹一刹这股“生日风”。星期二的晨会课,我问孩子们:“你们的爸爸妈妈为你们操办生日吗?”“当然了!”“年年帮我过!”我说:“年年操办生日的,请举…  相似文献   

14.
“减负”,即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同志就两次写信给教育部长,提出“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的,今后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20世纪90年代初,江泽民同志就中小学生过重负担问题作过重要指示,并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明确提出:“现在一些学生负担很重,结果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国家教育部也下发了《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再一次就“减负”工作作出专项部署。各省、市、…  相似文献   

15.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芙蓉姐姐"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昨日“木子美”到今日红透半边天的“芙蓉姐姐”,掀起了一场“网络女体盛宴”,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借鉴女性主义媒介观研究“芙蓉姐姐”现象,并提出一些关于女性与媒介的思考和建议,是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此类现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张晨曦 《小火炬》2011,(9):26-28
林淼的生日在4月中旬,但他从不能在生日那天美美地享受自己的生日大宴。这有两大原因:一是福州的古老风谷,人们总延迟过生日,因为这意味着可以延年益寿;二是他愿意与表叔的儿子程杉“有福同享”,  相似文献   

17.
1万5千元<1分     
1万5千元<1分钱么?听起来岂不是个笑话。不!且看这两个数目的由来——笔者从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午间新闻30分》节目中得知:武汉市的小朋友时兴十周岁生日大摆“生日宴”之风。一位大款在女儿生日那天在大酒店以每桌600元的宴席摆了20桌,加上酒费3000元,以一万五千元的巨资款待了亲友和同学,换来个“祝你生日快乐”。与其相反的是不可相比的一分钱。近日从《新民晚报》获悉:好多人不屑一顾的一分钱,如今在上海普陀区长寿里中学却派上了大用场。这所学校的“一分钱基金”,不仅为一些贫困学生“雪中送炭”,而且  相似文献   

18.
在一些学生当中,感觉作文是一种负担,那么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怎样能把这种"负担"变为"快乐"呢?我反复思索,决定从一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读写训练.  相似文献   

19.
时下,人们常常举办晚宴、生日宴、同窗宴等,聚会盛行,其形式不过是千篇一律的吃饭、K歌.相比之下,古人的聚会就显得宁静风雅一些,尤其文人墨客的聚会不但有“集”,还必须有“雅”,“雅人”与“雅兴”. 据记载,历史上最早的文人雅集是东汉末年以曹丕为首的邺下雅集,而后曹丕和孔融、陈琳等“建安七子”也常在文昌殿西边的铜雀园饮酒、...  相似文献   

20.
史峰 《师道》2010,(5):56-57
我要过生日了。我对自己的生日本是不太在意的,抱着可过可不过的心态。妻子说这次要将我的生日过得“隆重”一些。因为如果我总是这般不重视过生日,家人就找不到机会向我表达爱意,儿子也盼着我能正式地过一次生日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