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部短路和过放电是影响锂离子电池安全的两个重要因素。本研究以锂离子电池40Ah为对象,进行过放电测试;以锂离子电池5Ah为对象,进行过外部短路测试,测试结果证实了外部短路和过放电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影响很大。提出一点建议,防止锂离子电池过放电电行为发生;提出两点建议,防止锂离子电池外部短路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2.
锂离子电池因其突出优点,目前在众多领域广泛应用,对电池运行状态的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锂离子电池组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有采集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数据,准确估计电池的剩余电量(SOC),防止过充电和过放电和均衡管理等多个方面。在电池管理多个环节中需要检测电流值,霍尔传感器低成本、高精度、小封装以及良好的隔离特性使得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锂离子动力电池在实际的应用中与传统电池相比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如放电电流密度大,容量大电压高等参数特点,目前越来越多的被用于各种用电设备中。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使用中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由于锂离子电池对过充电现象的敏感度较高,所以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正负极材料的选用以及电池的制造工艺和电路控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次来降低或避免电池使用过程的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目前,PTC型热敏电阻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保护电路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在电路中加入PTC可对电池充放电的电流、电压等技术参数实时监测,有效提高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及使用能效。  相似文献   

4.
电池组热管理系统是保障锂离子电池组高效、安全运转的关键,伴随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以及其他电力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展,锂离子电池组的散热问题逐渐凸显,因此文章针对影响锂离子电池组性能的关键方面——散热冷却技术进行系统化分析,介绍了传统冷却技术结构研究与改进以及最新冷却技术等。  相似文献   

5.
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性能以及使用效果高于传统的电池,锂离子电池的电能以及质量之间的比值较高,具有良好的维持电能的作用。分析锂离子电池模组的充电特性,分析在不同环境温度之下的放电特性,对其进行分别的测试分析,可以确定锂离子电池的电压会随着电压的升高呈现恒定状态、电流会呈现下降并且保持恒定的趋势。在进行放电处理中,锂离子电池电压以及电流均会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而环境温度是锂离子电池放电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重量比能量的突出优点,但至今尚未得到电动汽车市场认可。除了价格高和安全性隐患是锂离子动力电池众所周知的上市阻力外,还有高内阻、低温时容量快速下降、耐过充电和过放电能力差。这些因素使电动车起动性能差、行程没有预期的长、运行时温升高,并且电池组使用寿命大幅度缩短。对锂离子动力电池要尽可能实事求是地评价它的优点和缺点,同时要加强基础研究,开发新的电极材料,使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性能满足市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14)
通过分析锂离子电池组合拓扑结构的可靠性,为电池组成组设计和方案论证提供参考;性能良好的热控设计是电池长时间可靠工作的重要保证,电池组成组设计中需对电池热特性进行试验和分析,选择适用的热控设计方式;根据锂离子电池应用经验,介绍了提高电池一致性一些常用措施,实现电池成组后整体性能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8.
郭君  王海斌  贺元骅 《科技通报》2021,37(4):123-127
以21700型三元动力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在过热、针刺与撞击3种滥用条件下开展热失控试验.分析试验过程中电池温度与电压等关键参数的变化,探究不同极端条件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特性,并分析其破坏机理.结果 表明:该品牌21700锂离子电池在3种滥用条件下均被引发热失控并起火燃烧;同时不同滥用条件下电池热失控特性存在较大差异;根据热失控高温危险性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过热>针刺>撞击.然而在热失控喷射阶段,机械滥用条件下释放的能量要高于热滥用热失控.机械滥用条件下热失控响应时间极快,使得应急反应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9.
锂离子电池(LIBs)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大量废旧的锂离子电池,这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鉴于废旧锂离子电池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含有可重复使用的有价值元素,许多国家已经在管理废旧锂离子电池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并且开发了许多技术来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以消除对环境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的回收状态,并对其正极材料的回收方法做了详细的阐述,包括沉淀法、溶剂萃取法、浸出—再合成方法、盐析法,旨在为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的管理、科学研究和工业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利于回收所有有价值的组分、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高速发展,在电子产品领域具有不可预估的潜能。本文研究了引起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的一些外部因素,包括锂离子电池的不良充放电制度、不合理温度区间及压力范围的影响,为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0,(13)
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新能源,锂离子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以镍钴锰酸锂为正极材料,石墨为负极材料,制成容量为1300m Ah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电池经过1C倍率测试循环性能达到1000次以上,经过针刺安全测试后没有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0,(25)
随着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国内外越来越多采用锂离子电池作为运载火箭供电的电源。然而锂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条件下,其放电性能会发生明显下降,因此运载火箭锂离子电池组一般采用加热和保温的措施以保证其在低温环境条件下供电输出的可靠性。目前运载火箭锂离子电池组加热时长的预计主要基于原有实验数据做出的大致估算,具有很大的偏差,在运载火箭发射前不能实现加热过程的精准预测。本文针对某运载火箭锂离子电池组构建了加热模型,通过对具有加热设计的运载火箭锂离子电池组进行了加热实验,利用加热模型对加热温升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获得了该型号锂离子电池组加热过程参数精准预测的方法。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可以实现运载火箭发射前对锂离子电池组加热时长、保温加热电流等的精准预测,提高运载火箭发射前的准备效率。将该方法应用于运载火箭地面发射系统,可以实现未来运载火箭锂离子电池组智能加热和加热剩余时间等的实时预测,提高运载火箭发射装备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可折叠电子屏幕的商业化成功加快了锂离子柔性电池开发进程。文献报道的部分柔性电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可折叠化,但是其容量与抗拉伸性能较低。开发高容量、高机械强度柔性锂离子电池迫在眉睫。以二氧化锡为研究对象,采用溶胶凝胶涂覆法制备了碳纤维为导电集流体,二氧化锡为活性材料的高容量柔性锂离子电池,测试表明材料在1C电流密度下进行测试充放电性能,循环100次以后得到631 mAh g-1容量,高于目前的商业化石墨碳容量。  相似文献   

14.
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直接能量来源,对整车的安全性和耐用性起到决定性作用。随着社会发展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和使用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以热失控为代表的动力电池安全事故频发,严重限制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普及。因此,深入研究动力电池热失控机理并优化相应的热管理技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现象出发,系统总结热失控的演化过程,阐明机械、热、电及内短路导致电池热失控的机制。基于此,本文全面总结目前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的研究思路,并对未来提高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的策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正>从2016年下半年,某国际知名品牌的智能手机发生起火爆炸事故的消息频频见诸媒体。不少人觉得纳闷儿:小小手机既没有容易起火爆炸的材料和元件,又不是处在高压和高温的情况下,起火爆炸怎会发生呢?这要从手机电池说起。智能手机采用的是锂离子电池。20世纪90年代初,锂离子电池开始成为手机等设备的常用组件。体积小能量大的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电池内有正极、负极、隔离膜(亦称隔膜)和电解液,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行规范中只考虑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以1C倍率电滥用的问题,提出基于非标准工况的长时间及高倍率电滥用测试策略,并应用于方形锂离子电池温度场数值模拟,分析其在电滥用条件下的温度变化与分布。结果表明,在方形电池底面绝热的情况下,温度最高点位于底面中心,最低点一开始在负极极耳,后转移至近负极的角点。随着时间增加,电池温升速率和最大温差增加速率逐步减小。相对于标准1C电滥用工况,文章所提出的非标准电滥用工况对于快速发展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要求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电子产品大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电池的各项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人们最常使用的电池是锂电池。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相对高,而且自放电小,循环的寿命比一般的电池好等优点,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在当前我国的能源与环境形势下,人们对电池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文就国内外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的现状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分析,而且同时也分析了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方向和锂离子电池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便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寿命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一种低温-45℃环境条件下使用的弹上锂离子电池的自加热设计方案,并通过低温-45℃环境条件的实际测试,结果表明弹上锂离子电池组采用自加热设计较不采用自加热设计的电性能有显著提高,从而满足了技术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了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开路电压和内阻与电池容量关系的基础上,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到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的容量预测和模型建立中,提出了一种通过部分放电来快速预测磷酸铁锂离子电池放电容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商业化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的逐渐扩展,电池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sony笔记本电池爆炸召回事件和杭州电动汽车自燃事件后,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问题已上升到了最高位置。虽然近几年通过改进材料、制造工艺及其结构设计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