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事件     
教育部、国家计委共同召开“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工作会议”,会议宣布,正式启动建设在北大、清华、北师大等36所高校设立的“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和主要趋势,它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共同价值观。国际化办学特色已成为地方高校拓展自身办学空间和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实施方略。《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双学位项目是以中美高校学分学历互认为基础的共同合作与管理的新型中美高等教育双向交流与合作项目,对缺乏国际交流的西部高校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带来很大冲击。本项目以西安邮电大学国际化为例,提出应以现有的国际交流项目为机遇,借鉴国外高校成功的人才培养经验,探索出符合实际、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而促进陕西高校更加健康、成熟、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结合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综述了中央和地方共建的两所大学学校合作,在承担"校企联合,地方院校电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的做法与体会。主要采取加强实习基地建设、请进来走出去、问卷调查、两校共同探讨、分析反馈意见、竞赛与综合素质培养结合、及校企联合共建等人才培养模式,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浅论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学校必须走出校门,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寻求利益共同点.利用各自的优势,通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校内校外实践基地、订单式人才培养、专业开发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5.
盛振文 《今日科苑》2009,(12):255-256
高职人才培养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仅以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办学为例,从其人才培养的特色与成效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以医学类为主要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乡村医生免费培训为突破口,校院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李伟  高峰  湛锡坚  刘凯诚 《科教文汇》2021,(11):143-144
该文首先阐述了“双创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现状,然后提出了工作室模式下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通过共同选题、共同调研、共同实施、共同检查,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全过程参与,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最后,该文指出为保证工作室的健康运行,须制定一系列人才培养约束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7.
夏天  杨删  郑光珊 《大众科技》2013,(4):238-239,88
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共同建立校企联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机制。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对已运行两年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管理及效果进行理论分析和评估。高等职业教育共同建立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出符合医药企业所需的专业素质好的技能型和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封小霞 《科技风》2022,(10):43-45
顺应轨道交通行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结合院校专业建设基础,高职城轨运营专业需要升级改造原有专业,促进自动化和信息化融合,提高人才适应性,笔者提出校企双方共同围绕人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从课程体系、实训建设、师资结构与水平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提升城轨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发...  相似文献   

9.
校研企"1+1+1"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这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进行创新是一个全面的挑战,探索"三支导师育人"及"校研企"三方共同构建、共同实施、共同评价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着力推动教育观念、内容、主体、手段等方面的创新,并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努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1,(2)
以伊犁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医学(宠物医学)专业为例,基于宠物行业岗位需求,校企共同制定"四位一体三阶段"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课程体系,共同组织教学实施,改革教学评价机制,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及社会服务能力,切实推动现代学徒制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提高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对服装设计、服饰结构工艺、服装经营等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该专业相关教育教学人员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文中重点阐述了校企合作的内涵及重要意义,对其基本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现阶段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应用校企合作模式的重要途径,以期与相关教学工作人员共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促进校企共同发展,以"校企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双赢、注重实效、共同发展"为原则,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资源,宁波大红鹰学院房产专业通过以联合办班为纽带,共制培养方案、共建实习基地、共同组织教学、互派挂职等多种形式加强校企合作。经过两年的合作与交流,成功培养了大批的优秀应用型房产营销人才。  相似文献   

13.
在很大程度上,我国高校现行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学校“所给”与社会“所需”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为社会和地方培养所需实用人才,理应成为大多数普通高校尤其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也就自然成为绝大多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必然选择,将高校专业教育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两者相融合,共同服务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失为一条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高校提出协同创新发展的概念以后,利用地域特点与优势发展地方性高校成了快速提升大学办校实力,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协同创新机制的运用,大大加深了高校间、院系间的联系,形成了共同目标、共同运作和协同管理等内容,极大挖掘了高校创新潜力。  相似文献   

15.
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签定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学院根据企业的需求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条件,学生毕业后在企业就业.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基地、与企业合作实现订单培养共建冠名班,共同培养青年教师等做法,提出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办学的生命线,是企业、高职院校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合作形式,是一种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以柳州市金特机械有限公司为试点,对"技术外包"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近日,我国第一台"可利用太阳能与回收电能电梯"在青岛精工电梯制造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经过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验,与传统电梯相比,这种电梯省电可达60.1%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专利与商标》2008,(2):101-1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系200410001693.2号“墨盒”发明专利的所有人。2006年P0月,精工爱普生发现麦普公司等生产、销售的PP种型号墨盒产品侵犯了其专利权,故诉至法院。 上述专利的权利要求1中限定了“一种装於喷墨打印设备的托架上的墨盒”。庭审中的焦点是:限定墨盒的托架是否属於必要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提出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路径,即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多元评价机制等,摸索经验,探索成效,以期为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的试点提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