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水平的高速发展,目前对于电力的要求也在高速提升。在实际的电力使用过程中,安全、稳定、高效的电力输送是正常用电的前提条件。但对于我国的农村电力用户而言,由于配电网线路较长并且低压线路老化等原因,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导致电机烧毁以及用电器无法正常工作等情况,甚至会产生安全隐患。因此线路末端的电压治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6,(14)
这些年我国经济的大力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能源的供应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煤炭能源通过通用技术措施逐渐转化为电能被人们广泛应用。电能的开发与利用对国家的建设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实惠。但在电力供应系统一旦出现输送故障,必将引起电力输送终端,引起用户使用问题,给企业与居民带来影响。本文就电力系统中常见的变电检修技术进行了说明,为电力输送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张贵锁 《科技风》2014,(17):249-249
电力能源是不可或缺的保障性资源。人们的生活生产都离不开电能源的使用。所以电力能源的输送及使用状况,需要经常进行检验。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对电力能源在输送,使用过程进行严格监管。但实际的用电监察中,却发现很多问题。本文将通过用电检察中发现的问题,分析用电监察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经济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优化阶段,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及依赖程度愈发增加,而电力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及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能源,这就对电能的持续供应能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不断迎合这一需求方向,我国的电力建设也作出了相应调整,但是在冬季温度过低的环境下,天气状况状况对输电线路的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一旦控制不当,在后续使用中就会直接导致冰害事故的发生,这不仅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更会导致电力生产能效受到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5,(19)
电力作为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能源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工业发展的支柱。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对电力等能源需求的增加,如何加强电力的调度和管理,优化电力能源的应用,保障我国生产生活的各项用电,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电力调度和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加强电力调度和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也在快速发展。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对电力的需要与要求也随着城镇化的普及渐渐增多了。因此,确保输送电力的质量和增加其数量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了。近年来,虽然我国电力系统得到了一些完善,电力输配电线路的功能有了进步,但其运行情况一直广受关注。基于此,本文浅析电力输配电线路如何做好运行维护以及故障排除。  相似文献   

7.
在电力的传输和配送过程中,变电运维是确保电力设备安全运行和电力输送稳定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变电运维一体化建设成为提高电力企业发展水平,确保供电企业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管理方式。正确认识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的意义,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变电运维一体化建设,成为今后我国电力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电力需求因素等多方面因素促使我国电力系统不断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资源也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干扰因素及防治方法成为较好使用电力资源的主题。所以,人们应该通过现代的高科技技术,利用计算机等先进产品,加强各国交流,将为人们更好的使用电力资源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9.
电力是人们生产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能源,电力是促进社会经济及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行业,电力安全建设有利于保障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还能够有效的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本文就电力安全建设的现状与改善措施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产业也发展迅速,电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多,电力的调配、输送工作也就更加重要。电力调动工作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电力系统能够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能够保证供电质量的安全和稳定。现在我国的电力行业都在致力于加强电力建筑的建设,但是在电力调动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本文就针对该情况进行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1.
刘森 《科技风》2012,(11):136
在我国现代化社会建设快速发展过程中,电力已经得到普遍运用,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所以,当电力传输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将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极大困扰,同时也损害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电力是靠电缆进行输送的,所以电缆的质量、施工、安全需要严格控制.本文主要对电力电缆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电气化设备已经逐步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品,这使得电力资源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电力资源的使用具有危险性,这就要求在使用中应该重视电气安全技术的应用,避免由于对安全问题的忽视所造成的各种事故。本文从电气安全概述出发,分析了电气安全技术的具体措施,并提出了相关的电气安全防范措施,有利于提高电气安全,减少电气设备安全事故,促进电气设备、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葛文君 《科技风》2013,(17):105
经济的进步有效的带动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保障人们生活及社会生产中的电力供给,我国开始大力开展发电厂建设。由于我国是一个煤炭大国,在发电厂建设中多采用火力发电,因此火力发电厂成为当下发电厂建设的主流。火力发电厂通常利用汽轮机产生的机械动力驱动冷水泵的运转,以实现发电厂中热能向电能的高效率转换,进一步提升发电厂的工作效率。本文通过对火力发电厂中的汽轮机工作进行分析,针对汽轮机驱动发电站冷水泵的运作过程展开讨论,简要分析汽轮机驱动冷水泵的节能原理。  相似文献   

14.
电力是生产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能源,在开展电力项目建设中如果不注意安全,很容易会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给国家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电气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线路可分为电力线路和控制线路。前者完成输送电能的任务,后者供保护和测量的连接之用。本文主要本文以110kV高压线路为例阐述了我国电力企业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如何开展电气工程管理及其质量控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电力企业工程电气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由于现如今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电力部门建设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关于电力安全的一些问题也被暴露出来了。要想让人们的生产、生活用电有最基本的保障,那就只有保证电力生产工作处于安全可靠的位置,而这样也可以对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好电力安全管理工作。下面我就对电力安全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简单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发展稳定性。就当前我国电力建设发展现状来看,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电力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虽然说我国的电力建设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电力输送过程中的电力损耗问题依旧不可忽视。接下来,本文将就电力自动化中智能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展开详细分析,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今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对物质需求不断增加,对电力生产部门生产和供应能力的不断增加以满足人民的需要,所以对规模扩大电网需要提供了一个前提,从过去建设一条线路到数年本一年建成了几条线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来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电力输送能力大大增强,如何确保输电线路安全,合理的运行已成为当务之急。仅就输电线路铁塔结构设计的几点体会作以前谈。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需要依靠电力去进行能源的供应,电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网系统的建设也是越来越庞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电力系统的控制问题成为了一个让人们关注的问题,电力系统的安全供电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出现问题,就将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伴随着当今计算机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在电力系统中也开始使用智能技术去解决在电力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且有着很好的应用效果,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智能化应用已经成为了一项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在电力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对于电力使用而言,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要求,在这一方面就需要保证在实际的电力使用过程中能够正常而安全的应用,断路器的正常使用需要进行重视。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在断路器方面的研究并不深入,造成了断路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的情况。本文讨论了一种保护末端故障防止越级跳闸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7,(8)
在电网的运行中,电力线路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主要命脉。但是,在实际电能的输送中,电力线路又显得十分脆弱,很容易受到损害。如:外力的而破坏、工作人员操作失误的损坏等,这些电力线路的损伤很可能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事故的发生,严重的还会使电网被瓦解,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到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加强对配电线路的故障检修、故障诊断,及时处理发生的故障,对于迅速恢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保证点离用户的经济利益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本文将就配电线路中故障的诊断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