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大豆多烯磷脂酰胆碱分离纯化工艺进行研究。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固定相为YMC C18色谱柱(218 mm×4.6mm,5μm),甲醇-冰醋酸-三乙胺(99:1:0.5)为流动相测定大豆多烯磷脂酰胆碱。本方法制得多烯磷脂酰胆碱纯度在98%以上,收率在70%以上,具有工业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喜树碱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喜树碱E环的修饰主要目的是抑制内酯的水解,从而提高E环的稳定性。在喜树碱的E环引入二硫键即可保护α-羟基内酯环又可增强其靶向性。本文以喜树碱(CPT)为原料,与3,3'-二硫代二丙酸在缩合剂的作用下,发生部分O-酰化反应,合成了喜树碱-20-O-(3,3'-二硫代二丙酰)单酯,通过考察缩合剂、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O-酰化反应的影响,选定EDCI为缩合剂剂,以DMAP为缩合活化剂,室温下搅拌反应12小时,经柱层析纯化,产品收率可达62%。  相似文献   

3.
以自制壳聚糖硫酸盐为催化剂,甲醇作溶剂,由没食子酸和甲醇合成没食子酸甲酯,研究了影响催化酯化合成的各种因素,获得了最佳反应条件:甲醇与没食子酸摩尔比取1.25:1,催化剂与没食子酸摩尔比0.42:1,反应温度65~70℃,反应时间6~10 h,收率98.6%。以60%乙醇重结晶可得到白色颗粒状晶体没食子酸甲酯。  相似文献   

4.
以4-哌啶甲酸为原料,合成3-甲叉-奎宁环碱氧化物。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摩尔比、溶剂量等对产物的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按此路线合成的3-甲叉-奎宁环碱氧化物成本较低、操作安全、质量均一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合成头孢卡品酯中间体2-(2-叔丁氧基碳酰氨唑-4-基)-2-戊烯酸(a)。方法:首先,以4-氯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与硫脲反应成环,然后加(BOC)2O保护氨基,然后与丙醛在-60~-50℃反应,再加入碱解成酸,加五氯化磷成酰氯。结果:合成化合物a的总收率为59%。结论:本合成工艺提高了收率,并且操作工艺简单易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以1-(2,4-二氟苯基)-2-(5-氟嘧啶-4-基)丙酮、1-溴甲基-1,2-4-三氮唑及四氢呋喃为起始原料,合成伏立康唑。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产物的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中间体合成温度50℃,时间5h;伏立康唑反应温度0-5℃;N-N8h下按此路线合成的伏立康唑成本较低、操作安全、收率高且原料简单易得。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以顺丁烯二酸酐和氨基酸为原料合成酰胺酸.同时对影响收率素进行了考察,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微波输出功率162W、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1:1、反应时间30min.此方法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速率和收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甲基磺酰胺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中间体,可广泛用作医药、农药的合成,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方法:目前,关于甲基磺酰胺合成的研究报道甚少,一般采用的合成方法有:二甲基二硫法、甲基异硫脲法、甲硫醇法等,溶剂为四氢呋喃或二氯甲烷。现主要阐述的是只选择少量溶剂就能合成高纯度的甲基磺酰胺,实验方法:用25%~28%的氨水向甲基磺酰氯滴加,并伴有搅拌,温度控制在0℃~7℃,反应完全后,温度升至室温用盐酸除去多余的氨气。用减压蒸馏法脱去水,蒸干。根据产品粗品与溶剂1:2.9的比值加入溶剂乙腈,抽滤。得白色晶体。这种反应的优点在于省去用溶剂与水的共沸法脱去水的工序。结果:产品纯度高达98.82%,成本低,耗时短,收率在90%以上。结论:用向氨水中滴加甲基磺酰氯的方法,选用乙腈作为溶剂可制备出高纯度的甲基磺酰胺。  相似文献   

9.
吡唑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物质。本课题组试验了由酰肼合成酰基吡唑化合物和由母体吡唑经酰氯酰基化合成酰基吡唑的两条合成途径,共合成新型吡唑化合物十三个,均通过IR、UV,^1HNMR和EA等手段表征,结构通过对四个化合物的单晶X—Rav衍射分析所证明。研究结果表明β-二酮和酰肼反应得到的酰基吡唑化合物与母体吡唑和酰氯反应得到的酰基吡唑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相似文献   

10.
光敏引发剂α-羟基环己基苯甲酮合成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苯甲醛、镁、溴代环己烷、溴等为主要原料,经 4步反应合成了光敏引发剂α 羟基环己基苯甲酮,改进了其制备过程中第二步的氧化和第三步溴代反应。其中第二步是以氯仿作溶剂,新洁尔灭作相转移催化剂,在室温下进行反应。与原工艺比较,副产物少,后处理简单,收率高。第三步是以四氯化碳作溶剂,醋酸作催化剂进行溴代反应。改进后的合成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收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以四氯化硅、苯甲醇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一种硅卤协同阻燃增塑剂硅酸苄基三(二氯丙基)酯。探讨反应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四氯化硅与苯甲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1,四氯化硅与环氧氯丙烷的物质的量比为1∶3.3,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8 h,产品产率为98%。并采用FTIR,1H-NMR,极限氧指数等表征了硅酸苄基三(二氯丙基)酯的分子结构及性能。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5,(17)
以甲醇为结晶析出溶剂,以维生素C和碳酸氢钠为原料反应合成维生素C钠盐。考察了维生素C钠盐合成过程和结晶过程中各个影响因素。以红外光谱为分析手段,确定维生素C钠盐合成的最佳条件为:维生素C与碳酸氢钠的比为1:1.1,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65℃,甲醇滴加速度200m L/min,搅拌速度50r/min,结晶温度0℃。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合成头孢羟氨苄。方法以7-ADCA和D-对羟基苯甘氨酸邓钾盐为起始原料,经硅烷化、加成、酰化、水解、结晶五步反应制得头孢羟氨苄。结果制得头孢羟氨苄,总收率为88.1%。结论该工艺收率高,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以2-乙烯-5-甲氧基-1H-吡咯并[3,2-b]吡啶(化合物A)、三氟甲烷亚磺酸钠、过氧化叔丁醇(70%水溶液)、四水醋酸钴、磷酸钾、无水乙腈为原料合成了2-(1-(过氧叔丁基)-3,3,3-三氟丙基)-5-甲氧基-1H-吡咯[3,2-b]吡啶(化合物B)。设计了正交试验来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参数为:化合物A与四水醋酸钴摩尔比100:10,化合物A与过氧化叔丁醇摩尔比1:5,反应温度75°C,反应时间10h。该方法在最佳条件下的合成收率为92.3%,纯度99%以上。  相似文献   

15.
左边环的合成,即:首先,以4-氯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与硫脲反应成环,然后加(BOC)2O保护氨基,然后与丙醛在-60℃~-50℃反应,再加入碱解成酸,加五氯化磷成酰氯;右边环的合成,采用"一锅法",7-ACA作为起始原料,经过醇解、缩合、酯化、酰化、水解合成出右边环,最后将两部分缩合得到带保护基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重点考察温度对合成西尼地平缩合物的影响。经实验,得到缩合反应的最佳温度为25℃,反应6h,缩合产物收率可达77%。此方法可以在较短反应时间内使反应物充分缩合,从而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  相似文献   

17.
香兰素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和化学中间体,通常的合成方法是愈创木酚与乙醛酸缩合得到3-甲氧基-4-羟基苯乙醇酸,后者经氧化得到3-甲氧基-4-羟基苯乙酮酸(香草扁桃酸),再经过酸化脱羧后得到香兰素。本文研究了反应温度、氧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空气流速等氧化条件对最终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压流动空气氧化时较适宜的条件为:反应温度95℃、氧化剂与3-甲氧基-4-羟基苯乙醇酸的用量比为1(摩尔比)、反应时间为2.5h、空气流速为1mL/min。在这种条件下香兰素的收率为6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1200),C18柱(ZORBAX SB,150 x 4.6 mm,5μm,Agilent),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水(7:7:2,V:V:V),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05 nm,柱温为30℃进行检测。结果:磷脂酰胆碱浓度在0.02751~0.43825 mg/ml范围内时,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0.9972,平均回收率99.9%,R SD=1.18%。结论:用该方法检测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含量高效,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19.
用萘乙酸和甲醇为原料,硫酸铁为催化剂,采用蒸馏分水工艺,合成α-萘乙酸甲酯。讨论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醇酸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最适宜反应条件为:n(甲醇)∶n(α-萘乙酸)=10∶1,催化剂用量为α-萘乙酸质量的7%、反应时间120min、反应温度为回流温度,产品收率为93.5%。  相似文献   

20.
目的:合成坎地沙坦酯中间体1-碘乙基环己基碳酸酯(A).方法:用氯甲酸乙酯与氯化硫酰经自由基反应得到1-氯乙基氯甲酸酯,再依次与环己醇、碘化钾反应,得到(A).结果:合成化合物(A)的总收率为16%.结论:本工艺提高了合成坎地沙坦酯的收率,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