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公开课已经问世多年,同时,互联网也从发展初期进入到了高速发展时期,它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对网络公开课的态度.文章旨在挖掘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背景下网络公开课的价值,同时找出我国当前在网络公开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我国网络公开课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网络公开课作为一种教育传播媒介,是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所产生的一种教育手段,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介绍了世界高等教育及网络公开课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些新理念,并基于这些理念结合网络公开课提出了对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网络公开课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公开课作为一种教育传播媒介,是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所产生的一种教育手段,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介绍了世界高等教育及网络公开课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些新理念,并基于这些理念,结合网络公开课提出了其对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咸飞 《中国成人教育》2012,(13):114-116
作为一种教育传播媒介,网络公开课的建设与发展是当下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也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所展示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传播途径和管理体系已极大地影响到了我国的公开课建设,为我国的网络公开课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对比与借鉴。本文介绍了我国网络公开课建设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在数量与分类、与网络技术的整合及管理体系三方面的特点,并提出其对我国网络公开课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体育公开课上任课教师是否可以看教案?围绕这个问题的讨论从公开课现场延伸到网络之中。通过对不同场合、不同评论者观点的整理与分析,逐渐厘清"体育公开课上看教案"这一行为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网络公开课发展迅猛,引起人们观看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的热潮。国内高校也纷纷加入到网络公开课的队伍中,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简要介绍网络公开课的概念、兴起和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其优势及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普及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目标的网络公开课发展建设正进入一个高峰期。借鉴国内外网络公开课的发展建设经验,结合本土特征有效地开展网络公开课建设成为时下热点问题。文章运用"6W"分析法对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建设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并从学科设置、资源表现形式、评价与交流体系3方面梳理网络公开课资源建设的特征,剖析网络公开课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推动网络公开课的发展建设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
针对研究生在科研学习中面临的问题,探索利用海外名校网络公开课指导研究生教学的方案。根据调查,研究生在科研学习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本文对海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海外名校网络公开课能够有效地解决研究生面临的问题,并对如何合理利用海外名校网络公开课进行研究生教学进行了探讨。从调查结果来看,将海外名校网络公开课应用于研究生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县区级优质课比赛中,教师上了一节题为《从分数到分式》的公开课.这节公开课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课后,教师收拾好低落的心情,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深刻的反思,分析了公开课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世界名校的网络公开课在国内掀起了观看热潮,同时公开课这一独特的网络作品也掀开了一片新的字幕翻译领域。本文将从公开课字幕翻译的译例着手,对其字幕翻译特点进行探讨,以促进世界名校网络视频公开课领域在国内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席卷全球教育界,人文社科课程因其趣味性高、专业门槛较低的特点,而受到普遍欢迎。但是我国的人文社科类网络公开课与国外网络公开课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必须通过加大对人文类网络公开课的重视和投入,进一步完善网络互动平台的建设将人文社科类网络公开课的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网络教育的迅速发展为解决教育供给缺口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与此同时,麻省理工学院自2001年开始启动的网络公开课程(MITOCW)计划,使得网络公开课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进而引发了一场国际高等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运动。文章将中国商业网站网络公开课代表——网易公开课与麻省理工学院网络公开课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发现,麻省理工学院网络公开课与网易公开课运营模式的各个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网易公开课将是中国教育资源共享探索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网络公开课日渐火爆,笔者从授课内容、授课方式、课堂氛围、技术手段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国内外网络公开课进行对比分析,从国外网络公开课在某些方面的优势得出对我国网络精品课程建设、教师个人发展机制和教师教学等方面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丹 《教师》2012,(11):67-69
网络公开课在国内互联网上受到了广大学习者的热捧,并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势头。网络公开课理论研究对我国网络公开课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采用SWTO分析方法对网络公开课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等理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网络公开课的风靡预示着远程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国培计划的实施让更多的教师提升了自身素质,两者落脚点有异曲同工之处。通过分析国培发展的新趋势,结合网络公开课的特点,将网络公开课应用到国培计划中。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公开课成为了贯彻课程改革和新教学思想的先锋。如何将新的理念应用到课堂上,落实到每个学生的身上,如何上好一堂公开课,让公开课起到示范效应,成为一种"品牌",值得大家深入研究。从技术角度来看,还存在着一些应用的误区。分析这些问题和找出解决对策,是作为一名教育技术研究人员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7.
公开课是不扎实的课,公开课成了表演课,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触。教师来听公开课是想从中学到一些实用的、平时能用到的东西,而有一些公开课,只像那T型台上模特身上靓丽的衣装,可望而不可及。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分析了视频公开课的现状及其建设的必要性,结合网络技术与网路教学研究的发展提出基于i理念的思想,并阐述了其内涵,使i理念贯穿了视频公开课建设的全过程。分析了视频公开课制作系统的可选设计方案,基于i理念最终确定视频公开课制作系统的设计,予以实施并投入使用。基于i理念设计了视频公开课制作的整个流程,并对流程的每个环节作了规范和要求。以我校第一批通过的两门视频公开课为例,分析了其产生的社会效应,对视频公开课的发展作了一定的推断。  相似文献   

19.
"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相信这句话,我们从以教师的身份站在讲台前的那刻,每个人都想过、说过,可说起来容易,笔者感到自己并没做得到。2013年11月4日,笔者在全县范围内上了一节公开课——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从这次县级公开课中学到了许多东西,它对于笔者是一次锻炼与提升,现在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一节公开课带给笔者的那份快乐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网络公开课——顺着大脑学习的规律教学 今天秋天.为了一探高等教育的未来.我到一些实体大学里听了课.还注册了半打的大学网络公开课。网上的课大部分我都中途退出了.因为它们不是很好。或者说.这些课若是让我安安稳稳地坐在普林斯顿大学19世纪修的大厅里听还好.但在网上.它们没法儿比得过我电脑上的其他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