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如今,农家乐越来越流行,我也亲自动手体验了一把。 我在奶奶家陈旧的阁楼里翻到了一包亮晶晶的像宝石一样的种子,奶奶告诉我这是黄瓜籽。我想吃自己种的黄瓜,就求奶奶把黄瓜籽送给我,奶奶答应了。  相似文献   

2.
贮存种子十忌一、忌机械脱粒机械脱粒的种子,表面受到伤害,有的被打成半截,影响发芽率,不宜贮存作种。二、忌水分过高种子贮藏前必须认真翻晒、切忌收藏水分过高的种子,因为含水量过高易发热,严重影响发芽率。三、忌烈日曝晒不宜在烈日下曝晒种子,最忌晒在水泥晒场...  相似文献   

3.
<正>动物入冬藏伏于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是指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这时气温开始回升,雨水开始变多,渐有春雷。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就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2020年的惊蛰与以往不同,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幼儿无法返回校园,需要居家隔离。  相似文献   

4.
《南昌教育》2007,(11):39-40
“9月1日到了,大家都来晒晒孩子的学费吧。”近日,网易论坛社会万象版块网友“夜凉如秋水”新发布的一则号召学生和家长“晒学费”的帖子被置顶,很快浏览量已超过两万,回复超过200条;在其他几个论坛,也出现了“晒学费”的帖子,都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在晒工资、晒股票、晒基金后,晒客们又适时地找到了新的晒点。  相似文献   

5.
春与清溪长     
《辅导员》2010,(5):11-11
听,这惊蛰的雷声;看,这淅沥的小雨……等了一冬,这春天终于来了。那么,本期的“古韵华章”给大家介绍点什么呢?请看——《阙题》(作品见“开卷语”)。  相似文献   

6.
“同学们,集邮是我们大家都很喜欢的一项活动。课前,大家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许多有关邮票的常识、趣闻,并把它们拷贝在了磁盘上。今天,你愿意在网络教室中和大家交流吗?”“我愿意!”随着师生之间的对话,课题“邮海‘网’趣”的出现,课堂气氛顿时热烈起来,孩子们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插入了磁盘,打开。“let me try!let me try!”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我是从新浪网(www.sina.com)收集的有关邮票收藏的知识,从资料上,我知道了邮票的收藏方法有二:一是像照片那样过塑;二是将装有邮票的邮品袋封口,并认真保存。由…  相似文献   

7.
一、词汇过关1.seed【用法】用作名词。意为“种子”。例如:W e planted seeds in the garden.我在花园里撒了种子。Part of the crop is saved for seed.一部分农作物作为种子被留下。seed还可表示“根源,起因”。例如:seeds of trouble灾难的根源The seeds of doubt had been planted.怀疑的种子已播下。用作动词,意为“播(种);脱……的籽”。例如:I’m seeding som e of m y land withcorn.我在自己的一些地里播下了玉米种子。She seeded the grapes.她去掉了葡萄的籽。2.technical【用法】用作形容词,意为“技术性的;工艺的;技能的”…  相似文献   

8.
“石头汤”之一:美国东部一个小镇,镇上住的几乎全是大洋彼岸逃难过来的穷人。这里土地贫瘠,房屋破旧,道路狭窄而肮脏。对于这些,镇上人说:“没办法,就怪当初选错了地方。”突然有一天,镇上来了一位经济学家,这位经济学家在镇上住了一周后,招集镇上人,然后告诉大家:“我要请镇上所有人都品尝我亲自熬的石头汤。”“石头能熬汤喝?”大家都没听说过,全镇人都睁大眼睛,惊奇、议论、嘲笑!只见教授在村中心支起大锅,随手拣了些石头,洗干净,放入烧开的水中。  相似文献   

9.
成长     
一粒微小的玫瑰花籽被植入土壤时,我们并不因为它“无根无茎”而加以批评。我们把它当作一粒种子来对待,施子它所需的水分和养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小公鸡种花     
小公鸡拾到一粒牵牛花籽。它想,我把它种在土里,让它发芽、开花吧。小公鸡用爪子创了一个小坑,把种子放进去,再盖上泥土,还用力将土压紧。过了几天,小公鸡来到抗边一看,地上和原来一样,种子没有发芽。小公鸡趴在地上,轻声叫道:“喂,牵牛花快发芽吧。”只听到牵牛花籽在土里有气无力地说:“唉,泥土紧紧地压在我的身上,我连气也喘不过来,快闷死了“哦,原来你呼吸不到空气。”小公鸡急忙去请蚯蚓松土。蚯蚓在土里钻来钻去,不一会儿,就将土根松了。又过了几天,小公鸡见牵牛花籽还没钻出土来,忙叫道:“喂!给你松了土,怎么…  相似文献   

11.
梁晶晶 《教育》2007,(9S):44-45
“晒工资”之类的“晒××”,是时下流行的一个新词儿,意思就是把平日里隐藏起来的东西拿到光天化日下来晾一晾,让大家能看个究竟。那么我们也来晒一晒中学生的书包,看看他们书包中有哪些与他们日常学习并无关联的课外生活用品,并以此了解当今中学生的生活状态。为了对现今中学生的书包里的“秘密”一探究竟,《教育旬刊》记者就“中学生日常用品和日常消费”的基本状况对天津某中学的30名15至18岁的中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的书包中确实隐藏着不少新“装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誊稿风波     
快要过元旦了,老师开始琢磨着拣几份好作文,送去投稿。这消息像风一样刮进了我们的耳朵里。大家一下子都忙碌起来了。有的人痛苦地翻拣着自己的“大作”,想“矮子里拔将军”;有的人干脆搜肠刮肚赶起了新稿。  相似文献   

13.
遭遇尴尬     
学习《少年闰土》一课时,在学生汇报课文主要讲了有关闰土的哪几件事时,随即板书,当“拣贝壳”的“拣”字出现在黑板上时,下面同时出现了几个声音:“老师,‘拣’字写错了!”当时我脸一红,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不小的错误。但我并没有因这几个学生给我带来尴尬而生气,也没有将错字简单地一改了之,而是问那几个同学:“能不能告诉老师这个字为什么用错了?”其中一个学生一脸得意的神情,站了起来,显得有些激动,  相似文献   

14.
在一个小精灵乐园里,住着一群快活的神气宝贝,他们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在小精灵乐园里有一座气象台,台长是胖可丁,每天他用一个扩音器播送气象预报:“大家注意了,今天有雨,可以让雨来浇花。”于是,大家就把大大小小的花盆端出来,放在院子里等雨。可从早到晚没见一滴雨,鲜艳的花朵都被猛烈的日头晒蔫了。第二天,胖可丁台长又公布新的气象消息:“大家注意了,谁要晒皮袄、被子,今天可是最好的时机。”等大家把要晒的东西搬出来时,那“一定不会下的雨”顷刻间从空中落下来。晚上,神气宝贝们盖着湿漉漉的被子,别提有多难受了。大家实在受不了啦,…  相似文献   

15.
又到了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时节。睡了一冬的小动物们,在雷声萌动之时睁开双眼,迎接一个快乐、新鲜的世界。而对同学们来说,什么是开启奇妙心灵的“惊蛰”之雷呢?是电脑游胧、日式动漫,还是一首泰戈尔的诗?“晨诵”——一个“埋伏”许久的春雷,与那懵惜懂懂的年纪不期而遇。  相似文献   

16.
一、活动目的1、让幼儿初步认识种子,知道它的作用.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发展幼儿分析、综合的能力.2、教育幼儿爱惜种子.3、丰富词汇:“籽”、“瓜瓤、“荚”、“种子”.二、活动前准备1、收集一些植物的种子让幼儿观察.2、在幼儿园种植区有意识摆放一些结了种子的植物让幼儿观察.  相似文献   

17.
<正>主题词:3月节气3月5日,惊蛰。惊蛰像大自然里的闹钟,闹钟叮铃铃一响,天气变暖了,土壤解冻了,雨水多起来了。几阵雷声过后,地上爬的跑的动物多起来了,好像是天上的春雷惊醒了它们,真的是“惊”蛰(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呢!惊蛰“小历史”这个节气最初的时候并不叫“惊蛰”,而是叫“启蛰”,《夏小正》(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传统农事历书)中有:“正月启蛰”。日本至今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8.
捕麻雀     
在农村,捕麻雀掏鸟巢是孩童们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秋收过后,地里的虫子绝了,粮食少了,麻雀们只能实行战略转移,从田边地头成群结队地飞到农家屋檐下来偷吃粮食。因为这个时候农人们把高粱、谷子、辣椒,包括茄子籽、黄瓜籽什么的都悬挂在屋檐下。这些悬挂的粮食就是来年的种子,是农民第二年丰收的希望。可是麻雀们却是不管那么多的,求生的本能使得它们把生存的希望都寄托在那些种子上,所以在温暖的阳光下,当农人们正在地里忙活时,麻雀们便成群地歇在种子上,小脑袋一点一点地把那些种子吞进了胃里,然后又在肚里轮回把种子还在农人们的门口。…  相似文献   

19.
懒汉种瓜     
懒汉太懒,贫穷,家中一无所有。某日,懒汉偶翻一书,忽见其中有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得什么。”懒汉如获至宝:“现在市场上瓜价挺高又好卖,我就种瓜吧!”买来瓜籽,翻耕土地,刨坑滤籽覆土,懒汉终于将瓜种上了。懒汉很高兴,“种瓜得瓜”,瓜种上了,秋天就可得瓜,得到瓜就有钱了。  相似文献   

20.
一粒种子     
有一粒很小很小的种子,随风飘落在一条墙缝里。啊,这里真是个好地方!太阳晒不着,雨水淋不到,多暖和呀,我就在这里安家吧。 墙跟边,有一株小树发现了种子。他轻声招呼:“新朋友,你是一粒花儿的种子吧?” “是呀!”种子挺神气地说,“等我长大了,会开放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