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们是朋友     
我喜欢孩子们,孩子们也喜欢我,每天我都可以和他们一起玩,一起“疯”。我和孩子们之间没有距离,因为我们是朋友。在与这些孩子第一次接触时,我便对他们说:“我们做朋友,好吗?”孩子们都疑惑地看着我,我又补充说:“你们在和我说话时,可以称呼‘你’,不必叫我邱老师,可以吗?”孩子们笑了。果然,他们常常会主动地与我交谈:“你昨天在干什么?”“你喜欢看动画片吗?”“给你玩我的玩具”……改变与孩子之间的称呼,这是我和他们成为朋友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2.
名副其实的“刺猬头”在班里,我没有朋友,确切地说是他们都不喜欢我。上学期,我剪了个超短发,同桌林子墨说特像个刺猬,也像极了我的性格,于是我便有了个绰号“刺猬头”。其实,我也不喜欢这种感觉,我也渴望和女生在一起三五成群,说说哪家商店进了新衣服,现在流行什么颜色;谈谈最近看了什么偶像剧,里面的男主角多么拉风;窃窃私语几句心中的小秘密……  相似文献   

3.
<正>乐乐姐姐:新学期开学,班上来了个新同学。她一来就很受欢迎,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一下课就喜欢围着她说话。之前跟我要好的“闺蜜”,也弃我而去,下课总会挽着她的手一起去洗手间。她们也叫过我一起去,但我只想跟闺蜜一起,总觉得两个人以上的友谊太拥挤,便拒绝了她们的邀约。几次过后,我变成孤零零一人了。每当我形单影只时,我就很忌妒新同学居高不下的人气。  相似文献   

4.
朋友们,我曾经给大家介绍过“问号”爷爷,这不,另外有位朋友也吵着要我把她介绍给大家呢—— 大家好!我是小精灵“想象”。我早就想和大家见面了。我是一个喜欢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的孩子……  相似文献   

5.
去年我在《第二课堂》杂志做一个“心灵有约”的专栏,成了同们的知心朋友。我还特意在我的学生中展开调查,让来自不同学校同学都来谈谈自己的老师,谈谈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同学们自然没什么顾忌,他们各抒已见,说长道短。广州市广中路小学六(3)班颖欣同学很得意地说,我们班主任黄老师对同学们很好,下课的时常与我们一起交谈、说笑。最近他的儿子满月了,他把照片带来给们看,还给全班每个同学发了两个红鸡蛋。他与我们在一起谈话,有的男同学喜欢从后面轻轻摸一摸他那长得又粗又短的平头,他是回头笑一笑……这样一位平易近人的老师…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段时间,伟杰小朋友总是喜欢模仿武打动作,做出一些简单的攻击行为,因此,有些幼儿不太喜欢和他一起玩儿了。 一次,区角活动开始了,我看见他又东游西逛的,不用说他肯定又没找到朋友。我走过去问他:“今天你想玩什么?”伟杰摇摇头说:“娃娃家的人不要我,别的地方已经有人玩了。”看看一脸无奈的  相似文献   

7.
<正>“老师,我想做心理委员!”下课了,一个男生从人群中挤了过来:“老师,我要一张挑战单。”我循着声音好奇地看过去,四目相对的那一刻,隐隐有些失望。提出请求的学生叫苑廷,是班里初露锋芒的“没正行”。为了维护孩子的自尊心,我还是把一张报名心理委员用的“挑战单”递向他。“老师你别给他,他就是缺草稿纸了……”旁边嚷嚷的学生是苑廷的朋友,也是个“爱闹鬼”。但是这句话却似乎和我想一起去了。  相似文献   

8.
下课了,我拍拍身上的粉笔灰,站在操场边观看孩子们玩。这时,班上一个小女孩跑过来,仰起一张充满稚气的脸:“朱老师,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吧。”说着,一双眼睛期待地望着我. 我真不忍让孩子失望,就下了决心和他们一起玩。当我精神抖擞,欢快地跳起橡皮筋时,顿觉精神倍增,似乎又回到了那令人难忘的童年……再看看那些孩子,一张张笑得甜甜的脸,眼里流露出钦佩、友好的目光。今天和这几个孩子玩,明天又跟另外几个孩子玩。有时我教他们玩新花样,有时学生教我,我就认真学。真是有趣. 孩子们把我当成他们的大朋友,知心话儿总喜欢对我讲。我真正尝到甜头了。  相似文献   

9.
下课以后,小朋友们簇拥着去滑滑梯。人这么多,挤来挤去,怎么能一个个滑呢。“谁有票子谁就滑梯。”不知哪个小朋友的这一句话提醒了我。让孩子去当检票员,这个主意倒不错,既能解决许多人争着滑的问题,又能使小朋友们从中学到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守秩序,讲礼貌。于是我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我现  相似文献   

10.
如影随形     
谭行绩 《广西教育》2007,(11C):18-19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我总是关注我们班上的一个女同学小兰(化名),她上课做什么比如做什么练习,看什么书……下课去哪里,甚至上厕所。我都会关注她的一举一动。本不想那样,但是又没有办法摆脱不去想有关她的事情,这使得我很痛苦,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1.
重要的是心境凡夫苏格拉底还是单身,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房子里,他总是乐呵呵的。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高兴的?”苏格拉底说:“朋友们在一起,随时都可以交流思想,交流感情,难道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吗?”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们都成了家,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苏格拉底一个人,但他每天仍很快乐。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有什么好高兴的?”苏格拉底说:“我有很多书哇。一本书就是一位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我时时刻刻都可以向他们请教,这怎不令人高兴呢?…  相似文献   

12.
云惠子 《音乐世界》2013,(3):122-125
Q:最近好像总是听到“圭贤大势”这句话?圭贤:事实上“圭贤大势”只是我在节目上开玩笑说的话而已,我并不觉得自己是大势,而且直到现在我才慢慢感觉到,有很多人认识我了,所以非常高兴。Q:生活中也会像节目里那样毒舌吗?圭贸:和朋友或是成员在一起的时候,会有很调皮的一面,也会开很多惹人生气的玩笑,可事实上并不是常常毒舌的Style,平常的模样也就是很调皮又喜欢恶作剧的IdoI。  相似文献   

13.
“打倒语文!”这是语文课代表来交作业本时,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我说的一句话。当时,我问她同学们喜欢不喜欢语文,她便用那个年代特殊的语言表达同学们对语文的感情。学生们不重视语文学习,我是知道的;但对语文厌恶到了要“打倒”的程度,还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我问他们:“难道冯老师的课上得不好?”“不,冯老师的课当然上得很好,但下课我们就不想翻语文书了。一到考试,就背呀背,什么文学常识,什么动宾动补之类,真烦人!”他们七嘴八舌地说。“语文可不只是死记硬背呀!”我又问,“那同学们喜欢诗歌、散文、小说吗?”“不喜…  相似文献   

14.
张鑫 《求学》2023,(9):40-41
<正>本文主角:哲学讲述人:张鑫(北京大学)适合人群:喜欢思辨,热爱并渴望探寻世界和人生的本质,对追求真理葆有激情并能埋头读书的同学每当我和家人朋友们一起聚会闲聊,聊到我的专业时,原本热络的氛围往往会瞬间变得尴尬。善解人意的人会说:“哦,那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也有一些人会直截了当地说:“学这个有什么用?能找到工作吗?”当然,还有一些求知欲非常旺盛的朋友会问:“哲学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小钟的座位又空着,接连两个星期一的上午,她都没来上学,据说她肚子痛。最近一段时间,她上课精神萎靡,作业也很不认真。难道真是因为身体不好?那又为什么偏在星期一的上午生病呢?我很纳闷。我开始细心地观察,发现她下课和同学们在一起做游戏精神挺好。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与她的家长取得了联系。她妈妈告诉我:  相似文献   

16.
我酷爱读书,亦喜欢写作,看着书橱里琳琅满目的书刊,心里挺得意。去年底,朋友来家中做客,他浏览了我的所有书刊后,有些遗憾地说:“怎么没有《老年教育》啊?这本杂志很值得一读。”朋友是个“读书狂”,而且对报刊颇为挑剔,听他这么一说,我不由对《老年教育》充满神往。于是,便将刚刚完成的一篇小稿和索要刊物的信一起投进邮箱。  相似文献   

17.
总是在追随     
最近常常听到孩子和他的小伙伴有这样的对话:“我想画芭比公主!”“我也画。”“我不想和小丁做朋友。”“我也不喜欢他。”……他怎么就一点儿自己的主见都没有呢?  相似文献   

18.
体验友谊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我不太喜欢听当下的那些流行歌曲,矫情,做作。但唯独这首《朋友》例外,不光是因为周华健那略带磁性的嗓音。每当我细细品味这首歌时,我总会想起我那些相濡以沫的朋友们,那些一把破伞雨天大家撑,一块饼干两半儿  相似文献   

19.
不知从啥时起,我特爱逗人笑。姥姥称我是“言贩子”,姨妈笑我患了“笑癫症”,更多更多的朋友称我为“开心果”。那天,好消息来了———妈妈的一位朋友说,她表姐的一个朋友在北京做演员,小有名气,而我又很有做演员的天分,就帮我联系了那位演员,要来教我怎样演戏。终于有一天,那位演员来“家访”了。我一见到她,就觉得她好像演过我喜欢看的什么电视剧,但一时又说不清楚,所以心绷得紧紧的,充满了无比的兴奋与喜悦。我们先在客厅里坐下。那个演员瞧了瞧我,问:“小妹妹,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在哪里读书?”我装成一副落落大方…  相似文献   

20.
Jack's Fear     
杰克不喜欢高处,他不敢爬上梯子。杰克的朋友们叫杰克去滑滑梯。“抱歉,我不喜欢滑滑梯。”杰克说。 杰克跟朋友们去游泳,他的朋友站在踏水板上对杰克喊道:“来啊,杰克!我们从跳水板上跳入水吧。”“不,那太可怕了!”杰克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