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立体几何是近几年高考的命题重点,主要考查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角度和距离的计算,几何体面积、体积及空间向量的计算和应用.立体几何在每年高考试题中约占全试卷总分值的11%~16%,试题多数情况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各一道,或者是一道选择题或一道填空题,加一道解答题,试题难度中档偏低.预测2009年的高考仍以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和“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以及性质定理的应用”为主;解答题以多面体为载体,考查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及角与距离的证明或计算.题型在设计上可能有所突破,在体现通解通法的前提下,往往会在知识网络的交汇处命题.  相似文献   

2.
2010年高考山东卷(理科)第21题,涉及了椭圆的定义、离心率、椭圆与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等内容,是一道综合性的试题.其中问题(3)采用了开放性的设问方式考查了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创新探究能力.题目如下:  相似文献   

3.
胡云浩 《中学教研》2009,(12):31-32
任意性与存在性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与热点,而由任意性与存在性构建的等与不等关系,更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本文从一道调研试题出发,通过适当变式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1试题再现 2012年高考安徽理17题如下: 某单位招聘面试,每次从试题库随机调用一道试题,若调用的是A类型试题,则使用后该试题回库,并增补一道A类型试题和一道B类型试题入库,此次调题工作结束;若调用的是B类型试题,则使用后该试题回库,此次调题工作结束.  相似文献   

5.
2009年高考是浙江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的首次高考.新高考也确实给人带来一股“新鲜的空气”,让人感觉非常的“清新自然”,其中让本人印象最深刻的当属理科卷第21题(满分15分)(一道集椭圆方程、二次函数型抛物线的切线以及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等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试题).此题让人眼前一亮,颇具探究味道,  相似文献   

6.
第七题简析     
今年上海市高中数学会考试题的第七题是一道解析几何的综合题,作为会考的压轴题,多数同志认为似乎偏难,但就试题本身而言,不失为一道好题,因为从其涉及的知识网络来看,如中点坐标公式,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等等都应用到了,同时又可较简捷地用复数来解,因此从学生卷面情况来看,解法层出无穷,思路灵活清晰,对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确是一道良好的练习题,下面就卷面见到的几种解法作一个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在高考中,不等式主要考查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解不等式,二是证明不等式.从题型看,有关不等式的试题多年来文、理科各是一道选择题、一道解答题;而文科题多以解不等式为主,理科多以证明不等式为主.一不等式的证明  相似文献   

8.
观近几年江苏的高考题,立体几何都处于解答题第16题的位置,也就是属于容易题范畴,考查的难度不大,且都是考查线线、线面或面面的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证明.从近几年江苏高考试题分析解答题中考查一道立体几何题型是固定模式,一般与棱柱和棱锥相关,其重点放在对几何体中的一些线、面之间的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证明上,能突出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运算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全国高考数学新课标卷Ⅲ理科第20题总体上保持了近几年来的命题特色,是一道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问题,以中点弦问题为依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以及等差数列,体现了高考试题在知识交汇处命题的特点,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也考查了考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其中第(Ⅰ)问容易入手,第(Ⅱ)问难度较大,前后两问之间有很好的梯度性,具有很好的选拔功能.本文对这道试题进行解法、源头和变式探究,并结合这道试题来谈一下解  相似文献   

10.
立体几何是采用公理化的方法研究空间的点、线与面的各种位置关系,并进而讨论简单几何体的性质和有关计算.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卷,立体几何无疑为数学学科高考改革提供了一块肥沃的土壤,有时甚至会成为高考改革的风向标.2004年各地高考试题,立体几何大多是一道选择题(或填空题),一道解答题.选择题,填空题注重考查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1.
由于立体几何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方面有着独到的作用,因而它成为历届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高考试卷中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集中体现在立体几何试题上)纵观近几年全国及各省市自主所命的试题,立体几何题一般都采用一题两法的模式,既可用传统的几何方法解答,也可用向量方法解答,且往往是一题多问,第一问一般是线面的平行或垂直等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2.
几乎每一年的高考数学试卷中都有一道以解答题形式给出的立体几何试题,特点是:覆盖面广,重视思想,考查能力.这道题又多是以几何体的形式出现,在几何体的衬托下证明线面位置关系(垂直或平行),求角或距离,或求体积.在求体积或求距离时,  相似文献   

13.
一、试题分析 2009江苏省高考数学第18题是一道解析几何题.原题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笔者浏览了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特别引起关注的是山东省数学高考理科第20题,这是一道集椭圆的方程、直线与椭圆、圆与椭圆的位置关系,三角形面积的最值等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试题.此题看似平淡,却精彩纷呈,看似常规,却彰显能力,是一道值得思考的好题.本文就此题作一浅显的探讨,望同仁不吝赐教.例1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C:  相似文献   

15.
盲目的解题往往会使我们陷入题海,学习很难高效,因而在解一道试题时,不能满足于题目解出来了,浅尝辄止,应该尝试从多种角度、多种层次审视试题,真正做到解一道题通一类问题.下面通过教学中一道三角函数求值题的多视角反思.扬起学生思维的风帆,全面挖掘试题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2010年广东省高考理科数学20题是以直线与圆锥曲线为背景的综合性试题.它主要考查学生应用数学的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解题入口宽,角度广,解法的繁简程度能很好的体现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感觉.它不仅是一道具有很好区分度的高考题,而且是一道很有数学思想的探索题,结论与已知之间的代数对偶关系更是三种圆锥曲线发展变化、对立统一数学和谐美的展示,给人留下很大的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17.
2011年广东省高考试题文科数学第20题是一道以数列递推为背景的综合性试题,笔者有幸担任这道题的阅卷并参予负责制订评分细则和培训阅卷教师等具体工作.本题考查了下面五个方面的知识点:1.等差和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含通项以及前n项和的计算);2.递推数列的求解(倒数法、迭代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等);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江门一模理科第20题是一道有关函数方面的试题,试题两问由浅入深,第(1)问相对基础,而第(2)问想完整解答还需较强的数学能力.现就本题作如下解答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深度研究高考试题,有助于提升一线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从而更好地把握高考的动向与教学的侧重点.尤其是在高三的备考复习中,深度研究高考试题非常重要.2023年高考数学全国乙卷理科第12题,是以直线与圆相切为背景,考查向量数量积的最值问题,是一道具有区分度的经典好题.文章从试题分析、一题多解、一题多思、课本溯源与试题推广等角度对该题进行深度探究,希望给一线教师提供深度研究高考试题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近来中考或物理竞赛试题中出现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推理和归纳等方面能力,要求学生必须有熟练的基础知识,能组合实验器材,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003年河北省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试题中有这样一道实验设计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