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高考17套试卷中有9套单独设题考查了文言虚词,2012年则有10套。没有单独设题考查的高考试卷也常在文言文翻译题中涉及到虚词的用法及意义。但在复习过程中,不少教师与考生却对文言虚词颇感头痛。因为考纲要求考查的文言虚词虽然只有18个,但虚词的用法与意义却十分复杂繁冗。不少考生是靠  相似文献   

2.
一、考查方向纵观近三年的高考命题,虽然文言文试题的选文材料都来自课外,但所考实词绝大部分为新课程六套教材文言课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常用实词,并且考查的重点锁定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知识点上,有的年份也会偶尔涉及偏义复词和单音词的考查。为了帮助同学们增加知识储备,培养思维品质,提升判别能力,我从2013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搜集出极具代表性的考题,以说明高考命题专家在文言实词释义题设题考查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文言知识题是指对文言知识(如实词词义、虚词用法、句式等)的单独考查或综合考查(如标点、断句、翻译等)的试题。我们以1978-2014年的216套语文高考试题为调查对象,对其中的文言知识题进行全面客观的统计和分析,并揭示其题型规律。  相似文献   

4.
“而”是高考考查频率很高的一个文言虚词。仅以2013年高考为例,全国十八套试卷中有九套专题考查虚词(重庆卷将虚词与实词一起命题,虚词有一个选项),而其中就有五套考查“而”字的用法(山东、安徽、湖南、天津和上海)。“而”字主要用法作连词,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和修饰等关系。但学生对表并列、承接和修饰这几种用法不易区分,经常出错。  相似文献   

5.
2006年文言实词的考查与2005年相比,有一点小小的变化:2005年全部试卷中有两套(全国卷Ⅰ与全国卷Ⅲ)没有将文言实词单独设题考查,而2006年所有试卷全部单独设题(除上海卷外,其余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文言实词。这说明高考命题者对文言实词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2013年全国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已经结束,综观全国高考16套语文试卷,文言文翻译题依然是除作文外设计分值最高的一道主观题。该题分值设计最低的是福建卷6分,最高的是江西卷竞高达12分。从设计的分值足见各省市对文言知识的考查热情有增无减。但学生对文言知识的掌握是否达到考试院或者命题者对文言文的考查要求呢?  相似文献   

7.
"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是2017年高考全国卷诗歌鉴赏中新增加的重要考点。全国卷三套卷子大部分试题都围绕着此考点展开设置。本文从客观题命题特点和备考策略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以探求一条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魏羲之 《广东教育》2005,(11):42-43
2005年全国10多套高考语文试题涉及到的常见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出自中学语文课本。现依据试题,结合中学课文逐题加以例析,希望广大同学能够明白高考试题的材料尽管取自课外,但知识点多在课内,高考实际考查的是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9.
《考试大纲》规定了考查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在2004年15套高考试题中,有三个虚词没有考查到,这就是“何”“焉”“者”。  相似文献   

10.
正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近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将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一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二是现在的高考,即学术型人才高考。在现行高考模式之下,无论是要报考职业技术类高校,还是要报科研型高校,各类考生都需要参加统一的"一张卷子"考试。这样的高考卷子是学术型的,旨在考查考生对高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帮助高校筛选具有学术潜质的优秀考生。然而,  相似文献   

11.
冯慧敏 《语文天地》2011,(19):15-18
《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它是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内容。笔者在品析了2011年全国及各省市18套高考语文试卷后发现,此考点所涉及的考查内容最为广泛,涵盖了整个文言文考查内容,既有单独的实词选择题,又有涉  相似文献   

12.
<正>●不同人才不同培养在现行的高考模式之下,无论是要报考职业技术类高校,还是要报科研型高校,各类考生都需要参加统一的"一张卷子"考试。这样的高考卷子是学术型的,旨在考查考生对高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帮助高校筛选具有学术潜质的优秀考生。然而,对于职业技术类高校的人才遴选来说,这样的卷  相似文献   

13.
冯慧敏 《语文天地》2011,(10):15-18
《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它是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内容。笔者在品析了2011年全国及各省市18套高考语文试卷后发现,此考点所涉及的考查内容最为广泛,涵盖了整个文言文考查内容,既有单独的实词选择题,又有涉及重要实词的主观翻译题。对实词含义的理解,其考查知识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其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更为命题者青睐,成为2011年高考文言实词考查的热点与重点。  相似文献   

14.
2004年的15套高考语文试题涉及到 的常见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出自中学语文课 本。现依据试题,结合中学课文逐题加以 例析,希望广大学生能够明白高考试题材 料尽管取自课外,但知识点多在课内,高 考实际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  相似文献   

15.
一、题量、题型及分值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18套试卷中有8套试题单独设题考查了文言虚词的用法,比上年减少两套.重庆卷则延续着实词和虚词混合考查的思路,全国大纲卷、上海卷和江西卷虽然没有专门设虚词题,但在翻译中分别考查了“乃”、“所”和“以”的用法,作为得分点,而湖南卷既专门考了一道虚词题,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测试的第一题往往都是让考生判断"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这是全国各省市高考对文言实词词义考查的常规题型,也是考生失分较多的一个考点。为此.归纳高考文言实词考查设误类型.揭示文言实词命题规律,有利于考生明确复习备考方向.更有利于提高考生对文  相似文献   

17.
2011年全国17套高考语文试卷,有11套卷专门设题考查了文言虚词,而重庆卷和湖北卷则是实词和虚词混合考查的,上海卷和湖南卷则是放在翻译题中考查重点虚词“以”和“之”。今年所考虚词基本来自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词语考查的要求仍然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2007年全国18套高考试题中有13套考查到成语的使用。由此可见辨析成语使用的正误,仍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9.
技击指津 对文言虚词的考查是高考必考的内容。高考考试大纲对文言虚词的考查有一个明确的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对此考纲要求,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把握:1.“常见”一词明确了考查的范围,一般情况下,近几年高考考查的虚词常见的有18个:  相似文献   

20.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高考的一个考点。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从总体来看,对言言虚词的考查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考查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如果能在积累的基础上,寻求规律,形成一定的推断技巧,无疑会提高答题的正确率,现根据几年高考题型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