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创造性戏剧是美国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研究显示,创造性戏剧是促进学生阅读理解的有效方法,创造性戏剧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教学步骤,从一份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创造性戏剧在阅读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乐趣.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造性阗读是学生个人默默地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获取独特的智慧经验和情感的过程.当前的阅读教学还不同程度存在着自主发现少,灌输统一的多,轻视个人体验等弊端,因此提倡创造性阅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发展学生的个性.本文探讨了科学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鼓励学生对课文多元解读.多元解读,让心灵交流.多元解读,让真情流露.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创造性戏剧在阅读数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性戏剧是美国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研究显示,创造性戏剧是促进学生阅读理解的有效方法,创造性戏剧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教学步骤,从一份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创造性戏剧在阅读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自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来,诸如"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等阅读教学术语已渐成时髦,几乎逢教研必讲,逢培训必讲.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应该成为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受幸福、表达自我、与他人交流的过程.阅读教学倡导"学生是读者、阅读要自主、阅读是过程"的观点,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营造支持个性的课堂环境,丰富个性化阅读的形式,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倡导个性化的表达,让学生的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  相似文献   

8.
批注阅读是以主动探究为核心的个性化、多元化、创造性的阅读实践活动.阅读者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等,根据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与文本进行自由的、广泛的、全方位的直接对话,融入自己独特的个性感受,多角度诠释文本,并进行一些创造性的阅读评价,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而学生正是阅读的主体,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不了学生的阅读  相似文献   

10.
《华章》2008,(1)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阅读界定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大力提倡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反应往往是多元的,阅读教学应努力让课堂成为张扬学生个性的广阔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探究平台,激发多维阅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对课文的探究性阅读不仅是发现和吸收,而且是拓展和创造,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赵丽娜 《林区教学》2008,(11):36-37
尊重学生的独特阅读,培养探究性和创造性的个性化阅读,摈弃浮躁与浅薄,既张扬文本的丰富内涵,又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培养。求同求异再求同,打好基础,抓住关键,达到目标。  相似文献   

12.
创造性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适度启发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在阅读中质疑、解疑、通过多角度地思考,独特地感受语言,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其关注的中心是创造性,即主动地发现、探索和多角度地思考.  相似文献   

13.
居秀娜 《师道》2010,(5):30-31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崔永会 《学语文》2007,(2):20-20
“创造性阅读”,是指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精神,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通过教师适度的启发引导,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使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对课文涵泳、体味,通过多角度思考,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的感悟和新颖的结论。创造性阅读是阅读能力发展的最高阶段。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阅读是指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使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对课文涵泳、体味、思考来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的感悟和新异的结论。进行创造性阅读首先要超越文本,即在鉴赏阅读中超越文本,在动态阅读中超越文本,在批判阅读中超越文本,在发展阅读中超越文本。其次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即指导学生勤于思考、勇于质疑,指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训练学生联想和想象,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争鸣。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这就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阅读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积极倡导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17.
符琴 《阅读与鉴赏》2009,(6):25-25,7
作为培养能力之一的阅读应具有创造性。所谓创造性.是指学生在教师的适度启发引导下,积极主动地阅读材料,质疑、解疑,通过多角度思考独特地感受语言。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其运用表现在: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性。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时下的阅读课堂教学也确实呈现出气氛热闹活跃、对话多元深入、思维积极深刻的新景观,面对这样的个性化阅读,教师如果陶醉于学生回答的“精妙”,折中于学生解读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乐趣。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学生在阅读中对文本情境产生的“独特体验”.是发展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如何进行阅读教学,才能促进学生对文本情境的主动体验,从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他们对文本情境的体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呢?杜长明老师在《摆渡》一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