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妈妈的风扇     
徐全庆 《教学随笔》2014,(3):12-12,47
10岁那年夏天,一场意外让他失明了。他感到很绝望,整天呆坐在屋里,什么话也不说,偶尔一张口,就是冲母亲吼。那段时间,母亲哪儿也不去,就在家陪他,和他说话,可他懒得听。无边的黑暗让他的心情特别烦躁。越烦躁就越热,汗水不知不觉湿透了衣背。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黑人家庭,母亲想让渐渐长大的孩子做些事。一天,她让儿子去零售商店买点食品,孩子高高兴兴地走了,心里非常自豪。到了街上拐角处,一群小孩把他几拳打倒,抢去了钱。孩子流着泪跑回家,把一切告诉了母亲。母亲什么也没有说,给了更多的钱,让他再去。孩子不愿去,母亲告诉他说,你没惹那些孩子,你没有错,别理会他们就行。孩子悻悻地走了。不久,他又慌慌张张奔回家中,他告诉母亲,那群小孩又追他了。母亲责备说:“难道因为这个就往家里跑吗?”她用命令的口气让孩子再去,孩子无可奈何地去了。结果钱被抢例如,还遭了挨打,他哭喊着往家里跑,向母亲…  相似文献   

3.
那一年,他的父亲永远地离他而去。他害怕母亲伤心过度,于是把母亲接到了自己在北京工作的地方,并带母亲到一家医院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没想到的是,检查结果让他的心情瞬间降到了冰点:母亲患上了一种绝症,将不久于人世!在痛苦和绝望之际,他想到为家人操劳了一辈子的母亲从没有坐过一次飞机,也没有看过海。他在心  相似文献   

4.
著名科学家牛顿爱读书简直到了入迷的地步。一天,母亲让人把他从学校接回家,牛顿感到很突然,不知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正在他心中疑惑不解时,母亲来到了他的身边,告诉他,让他弃学经商。牛顿心里十分不情愿,但也无可奈何。就这样,他退了学。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桥     
桥是什么?有一个关于母亲和乞丐的故事:一天,一个乞丐来到门前乞讨,他的左袖空荡荡的。母亲让他把屋前的砖搬到屋后,然而母亲看出了他的犹豫。于是母亲右手拎起一块砖,走到他面前,说:“瞧,我用一只手也能拎起来。”乞丐被激怒了,一块一块,把砖搬到了屋后。最后母亲付了他工钱,说是他自己挣的。乞丐走了。三年后.有一个穿西装打领结的人来找母亲,  相似文献   

6.
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将军,年轻时一次和家人打扑克消磨时间,整晚手风不顺,抓的都是很糟糕的牌,连输好几局之后,便开始烦躁起来。当再一次看到必输的牌面时,他诅咒起这可恨的坏牌来。他的母亲静静地看了他一眼,然后说:“你到底还打不打牌?上天给你的就是这样一副牌,如果你不想放弃,就请打好你手中的牌。”艾森豪威尔从母亲朴素的话里听出了某种人生哲学,听出了拼搏的真谛,这让他受益非浅。从此以后,无论从军还是走入政界,他都会常常用“打好手中的牌”来激励自己,鞭策自己,鼓励自己勇敢面对眼前的失败和挫折,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如果我们…  相似文献   

7.
林小全是初三学生。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便离异了,他一直跟着母亲生活。小林的家境不好,母亲是一位清洁工,收入微薄;父亲应负担的生活费也时有时无。为了让小林进好学校,母亲几乎是把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了。  相似文献   

8.
一位母亲的儿子在战场上死了,消息传到母亲那里,她哀痛非常,祈祷主说:"要是我能再见到他,即使只见5分钟,我也心满意足。"这时天使出现了,对她说:"你可以见他5分钟。"母亲欢喜得眼泪流满双颊说:"快点,快点让我见他。"天使又说:"你的孩子是个大人,他已经30岁,你要看他30年中的哪5分钟呢?"母亲听了以后,一时也说不出来。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他对父母让他识字早就厌烦了,因此,就把母亲留下的作业抛到一边;到外面尽情地玩去了。当母亲下班回家后问他为什么没完成作业的时候,他回答说做完了。可是,当母亲让他  相似文献   

10.
杨颖 《基础教育论坛》2013,(Z1):112-113
<正>莫言获得了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在致辞中,他讲述了他母亲对他教育的几件事,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平凡的中国农村母亲的形象。反复阅读莫言的致辞,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在反思一件事,教师应该是母亲啊。母爱是最伟大的,而教师对待学生也应该像母亲对待孩子一样。  相似文献   

11.
小时候,看到邻居们亲友们都很喜欢自己的母亲,见到她总是比见到别人更加的亲热和无比的崇敬,尼古拉·特斯拉觉得很奇怪。他的牧师父亲开玩笑说,那是因为你母亲发明了打蛋器。确实,他母亲是打蛋器的发明者,她的发明,让大家做起蛋糕来不再打蛋打到手软了。特斯拉对父亲的话信以为真,也想做个让大家都很喜欢的人,从此他也没事就鼓捣这个鼓捣那个,科学引发了他对人生无限的向往。5岁的时候,他就发明了一种无  相似文献   

12.
林小全是初三学生。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便离异了,他一直跟着母亲生活。小林的家境不好,母亲是一位清洁工,收入微薄;父亲应负担的生活费也时有时无。为了让小林进好学校,母亲几乎是把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了。可是,小林在这所重点中学已经学习生活三年了,成绩虽然不错,他却一点儿也不快乐。  相似文献   

13.
游子吟     
<正>孟郊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人。他父亲做过昆山县尉,但是去世较早,留下他和两个兄弟,由母亲一人辛辛苦苦养大成人。他家境非常贫寒,然而母亲却是一位有见识的女子,为了孩子们的前途,她宁愿辛苦一些也一定要让他们读书识字。孟郊小时候就很聪明,而且非常懂事。他看到母亲为他们几个日夜操劳,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让母亲过上好日子。几十年过去了,孟郊终于考中了进士。50岁时,他任溧(lì)阳尉一职。刚上任不久,他即告假还乡,准备将母亲接到身边,陪伴奉养,报答养育之恩。  相似文献   

14.
莲花 《家教指南》2004,(4):51-51
有一个黑人家庭,母亲想让渐渐长大的儿子做些事。一天,她让儿子去零售商店买点食品,孩子高高兴兴地走了,心里非常自豪。到了街上拐角处,一群小孩把他几拳打倒,抢去了钱,孩子流着泪跑回家,把一切告诉了母亲。母亲没说什么,给了他更多的钱,让他再去。孩子不愿去,母亲告诉他说,你没惹那些孩子,你没有错。别理会他们就行。孩子怯怯地走了。不久,他又慌慌张张奔回家中,他告诉母亲,那群小孩又追他了。母亲责备说:“难道因为这个就往家里跑吗?”她用命令的口气让孩子再去,孩子无可奈何地去了,结果钱被抢了,还遭了打,他哭喊着往家里跑,向母亲哭诉。…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母亲的一位朋友老梁,经常到他家来串门,有一次,无意中撞见母亲与老梁搂抱在一起。一时间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母亲大声喝斥,让他到外面去玩,让他赶快出去。陆少林不明白她为什么会那么生气,不明白为什么只要养父不在家,这个叫老梁的男人就会过来。有时候养父在家,那个男人也会来,大家有说有笑,一团和气。  相似文献   

16.
园中那抹绿     
<正>还未入夏,母亲就开始在菜园里忙碌了:拿着锄头松土,种上辣椒苗,撒上草灰,然后像往年一样在旁边埯上几粒丝瓜子。家人都爱喝丝瓜鸡蛋汤,那诱人食欲的黄衬着清新怡人的绿,总能使我们欢呼雀跃,急不可待。久晴未雨,那原本松软的土地也变得硬邦邦的了。热浪扑面而来,躲在树上的知了不停聒噪,让我原来就烦躁的心情更加烦躁——接连的考试失利让我灰心丧气,最初的恐慌已经慢慢变成了麻木。我不情愿地提着装满鸭食的桶,经过母亲的菜园时,无意间瞥见园里的丝瓜藤。咦,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17.
一个黑孩子出生后,体弱多病,他母亲到处去为他寻药,也无济于事。后来,那孩子的母亲听从一位乡村医生的建议,让那孩子去学拳击,以增强体质,强健筋骨。  相似文献   

18.
关于男人吹牛,有一经典评价:十个男人九个吹,一个不吹没机会。我第一次听这话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来的,当时我的父亲正指着电视里的一位出访的国家领导人对母亲说如果他到了那个位置上也会让母亲跟着他一块儿出去风光风光。其实我父亲熬到退休也只是个科级干部,但吹牛又不上税,过过嘴巴瘾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后来我也引用了这句话,当时我老公正指着某电视剧里的一幢豪华别墅深情地对我说:“我这辈子如果能让你住进这样的房子里也就心满意足了。”我们结婚四年了我还赖在娘家没走,可老公还能有这等豪气,也算不简单了,不过如果这能让他保持一份斗志…  相似文献   

19.
在我的印象里,父亲对于过年不大热心,而且在那一阵,总是显得有些不高兴。有几次他还因为母亲办多了年货,跟她争吵起来。当时我们虽然不敢做声,可是心里是同情母亲的。我们实在不懂为什么那可口的鱼肉、七巧果盒里的甜食、美丽的大红蜡烛,和一包包的鞭炮会引起他的烦躁。 1933年春节时,发生了下面这样一件事情。  相似文献   

20.
小心我揍你!     
一个黑人孩子出生后,体弱多病,他的母亲到处去为他求医问药,也无济于事。后来,孩子的母亲听从一位乡村医生的建议,让他去学拳击,以增强体质。学习拳击之后,黑孩子的身体渐渐强壮起来,但他的脾气却非常暴烈,常常惹是生非,妈妈也常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