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库,研究亲缘和友缘两种类型社会资本对农户的借贷可得性和借贷偏好的影响。使用Probit模型分别对农户借贷可得性和农户借贷偏好进行回归验证,并使用Logit模型对实证分析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对农户获取借贷存在影响,亲缘类社会资本的影响程度强于友缘类社会资本;友缘类社会资本对正规渠道借贷影响更大,非正规渠道借贷更看重农户的亲缘类社会资本水平;拥有房屋和较多现金存款的农户不易发生借贷行为,拥有土地、收入更高的农户更容易获得借贷。因此,要建立健全农村正规金融体系,完善农村金融结构;加强监管,规范非正规借贷形式,将民间金融纳入国家金融监管范围;重视社会资本在借贷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利用社会资本的信用机制和规范性,为更多的农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长期的物质救助使得很多贫困农户"等、靠、要"思想严重,形成了贫困农户数代依赖政府救济的代际传递现象。学界认为要建立一种持久而稳定的长效脱贫机制,培育贫困农户的社会资本是根本。在实践中,由于现代化转型对传统农村差序格局下社会资本的消解和现有针对贫困农户的社会保障形式的偏差,使得贫困农户的社会资本存量极其匮乏。尤其是对改善贫困最为关键的跨越型社会资本和垂直型社会资本的培育和积累是困难的且令人失望的。为此,通过对甘肃省实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所惠及的武威市古浪县两个村庄相关农户的走访调查,发现在该行动开展一年后,贫困农户社会资本的四个测度指标-社会网络、信任、互惠、参与都不同程度地得到提升。可以说"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不仅使贫困农户的社会资本存量得到积累和培育,更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农村扶贫路径。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农村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意愿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河北省25个县(市)173家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农民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加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农民对养老保险水平的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河北省农村地区对社会养老保险需求强烈,农民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等差异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及实施影响显著,应该列入制度改革的考量范畴;农民养老观念已经开始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政府应充分考虑农民的不同心理需求与参与意愿,制定更为合理的制度.  相似文献   

4.
农村公共品提供政府主体缺位,是当前农村公共品提供中存在最根本的问题。从表象上看农村公共品提供中存在的问题,如:财政用于农村公共品提供的转移支付规模过小;地方政府在提供农村公共品上缺乏动力;实际提供的农村公共品结构不合理,本质上都源于相关制度即政府官员行为诱导机制、农村居民对公共品需求的表达机制以及自上而下的农村公共品提供制度供给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致使农村公共品提供机制在运行中扭曲,并进一步引致农村公共品提供政府主体缺位。  相似文献   

5.
依据新兴古典资本理论探讨提高中国农民资本积累能力问题。认为需要改变农业弱质性、正确引导农村非正式金融交易发展、完善信用风险制度,以提高对农民的信贷交易水平,增强农户资本积累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乡村公共品供给中,农民对政府的依赖程度非常高,而且这种依赖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农民对政府的高度依赖一方面反映了农村公共品需求与供给还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家公共权力从基层上收之后乡村社会越来越散,农民对政府"输血"式的援助产生了供给依赖,失去公共权力的乡村干部也难以获得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相似文献   

7.
从公共产品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与短缺原因,针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以及公共品供给管理监督不力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公共品需求表达机制、决策机制、供给来源、供给监督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于珍 《教育教学论坛》2012,(18):203-204
向上的社会流动能使社会成员从低的社会阶层上升到高的社会阶层,这意味着经济资源、权力资源和文化资源这些社会稀有资源的获得与拥有。教育或文化资本的取得是农民实现社会流动的主要依赖路径。学校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吸引农村学生投入教育的最为主要的诱因。未来农村教育的发展应该具有底层的眼光,应该重视农民受教育者的真实需求,通过教育给农村受教育者创造更多向上流动的条件,实现他们向上流动的理想,这是农村教育政策影响农村学生和农村教育最为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社会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本文主要是从区域社会资本的角度,从社会文化网络和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分析了区域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5年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综合研究项目的调查数据(农村部分),分析了社会资本和其他因素对农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表明,农民生活质量由身心健康因子和生活满意度因子构成,社会资本的各因素对农民生活质量起一定的积极作用,积极构建社会资本以追求较高的生活质量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