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激学生     
来深圳一晃就四个多月了,早已与学生们打成一片。深圳的孩子不像内地的孩子那样思想单纯,而是特别爱张扬自己的个性。以前我在内地当班主任的时间比较短,今天遇到这样一群孩子,束措手无策,简直就是头痛。每天都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琐事,“老师,李伟明他们四个人没上美术课,在外面的操场上玩呢!”“老师,刘鑫宇跑到学校外面去买零食了!”“快!老师,纯净水桶摔破了,水流得满地都是。”……我都快焦头烂额了!我只能使出最笨拙的办法,从早上一上班开始,便盯着他们,哪里出现了“战情”,便到哪里“站岗”,我简直就快成了他们的“保安”了。从早上开始…  相似文献   

2.
与快乐同行     
来深圳执教这五年,接触了很多小家伙,他们或勇敢,或胆小,或活泼,或文静,或毛手毛脚,或文质彬彬……每个孩子都像一幅个性鲜明的画卷,在我面前浮动,与这句诗熔融揉合在一起,最终俘获了我。我一直无法…忘记那些不长翅膀的天使们。  相似文献   

3.
魅力天津     
《天津教育》2014,(23):119-120
天津市红桥区跃进里小学语文教师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我愿做阳光,给他们以温暖;我愿做雨露,给他们以滋润;我愿做土壤,给他们以勃勃生机。 ●张扬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力,发展个性特长,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4.
工作二十年了,一个个鲜活的孩子,带着他们独具魅力的个性,走进我的生活,并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鲜明的痕迹。虽然为学生付出了很多,但从内心中却真的感谢他们,是他们唤起了我工作的灵感,丰富了我的经历。他们就像我工作的一面镜子。在他们面前,我曾有过内疚感、自责感,也有过很深的挫败感。  相似文献   

5.
目前,“发展个性”是人们颇为关注、谈论最多的话题。一提起发展孩子的个性,许多家长认为这就是让孩子从小学习掌握一项专门的知识技能。他们觉得孩子只有通过学习,有了特长,将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于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不少家长把孩子往书法、美术、声乐、舞蹈、小记者等各类兴趣班送。其实,他们把培养特长和发展个性等同起来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同事、邻居、亲朋好友,他们作为家长都很重视对孩子的培养。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仅让孩子上这样那样的兴趣班,还不惜重金为孩子买二胡、古筝、钢琴、电脑等,…  相似文献   

6.
我自从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就一直从事着低段的教育工作,低段的孩子生性活泼,年纪小。不够懂事,对他们各个方面的管理,我需要付出更多的辛劳。但是这些低段的孩子是一张白纸,可由老师去描绘最美的图画。作为孩子的第一任绘画老师,我总希望能描绘出最美最优秀的图画,这些孩子应该是热爱班集体、热爱学习、热爱劳动、讲卫生的……方方面面都很优秀的孩子。但是在教育工作中,一个最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人是有个性的,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个性的;学习阶段的学生不仅在长着身体、丰富着知识,也在发展着个性。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2005,(5):20-21
我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孩子。打小时候起,我就喜欢穿的、用的和别人不一样。一次,全班同学每人桌上一碗方便面,就我桌上是三块水果糖。他们说,你幼稚不幼稚,这么大了还吃糖?我说,这叫个性。等你们都吃糖了,我可就换方便面了。还有一次,奶奶给我理发。都理完了,前边剩下一撮。我告奶奶,那撮别剪,我还留着张扬个性呢。洗完头,我不停地揪那撮头发,揪得它竖起来完事,个性!  相似文献   

8.
马岚 《四川教育》2001,(5):22-22
面对班上几十个个性各异的孩子,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应该如何去加以正确的引导呢?  相似文献   

9.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言:"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作为班主任,我们都知道,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孩子组成的集体,他们有独特的感情和个性,只有发挥并培养他们的个性,引导他们正确地表现自我,他们的个性才能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10.
小学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既要体现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负载着学生的个性培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真正走近学生,准确把握孩子的个性,把写作的主动权交给他们,“我手写我口,我口诉我心”,让孩子的作文个性飞扬。  相似文献   

11.
(三)了解幼儿的个性心理特点,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教师只有了解孩子的个性心理特点,才能真正叩开每个孩子的心扉,才能真正成为塑造孩子灵魂的工程师。一个班级的孩子由于知识、兴趣、爱好、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呈现出各自独特的个性心理特点。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完全特殊的个体。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孩子,才能针对他们的个性特点,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小淳比较任性,自控能力差。有一次,为了丰富孩子们的游戏内容,我示范当“大夫”,让孩子们当我的  相似文献   

12.
马国美 《山东教育》2005,(15):36-36
“老师,小宇把我搭的积木拆掉了!”听到又一名孩子向我这样报告,我觉得有必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做法了。班上的方形塑料积木引起了全班孩子,尤其是男孩的兴趣。他们能变魔术似的搭出陀螺、变形全刚、飞机、坦克等多种形象逼真的现具。有时孩子因为自己搭出一件与众不同的模型而兴奋不已,可令他们头疼的是,  相似文献   

13.
《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作活动,能够激活孩子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感受到音乐故事创编活动能为孩子的想象插上高翔的翅膀,给孩子的思维注入形象的因子,并带给他们无限的创意和快乐……  相似文献   

14.
从湖南到深圳教书已经数月。国庆节回家时,一个做校长的朋友硬逼着我搞一个“讲座”,说给他们学校的中层管理干部开开眼,介绍点儿特区教育中的先进做法。说什么好呢?我很是犯愁。在深圳,我主要从事的是教学工作,没有深入的管理体验,再说各地情况迥异,而成功的管理策略从来都是结合实际去感悟与创新的。  相似文献   

15.
【案例一】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大家的关爱。 来深圳谋生的众多打工者,有相当一部分人把孩子放在老家,他们认为只要自己按月寄钱,孩子有爷爷奶奶、老师管就够了。我班余浩就是这样的例子。  相似文献   

16.
刘亮 《考试周刊》2012,(67):183-183
如何让孩子们更喜欢我的课?是每个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丰富的教学内容是首要条件,怎样来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能否具有让孩子认真听讲的独特魅力.如何对待孩子上课时的表现,怎样做到关心每个孩子的不同个性.并且引导他们一步步专注于课堂学习。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留住人生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有个性,有思想,有叛逆,对他们仅靠说理教育是不行的。必须要“润物细无声”,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尝试着把情感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效果还真不错。  相似文献   

18.
我担任小学3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班上的35个孩子热情大方、活泼好动、个性鲜明,有很强的表现欲。但他们的缺点又实在让人头疼,最主要就是做事拖拉,毫无时间观念。就这个问题,开学初我在班里做了一次调查,这是针对学生父母的一份调查。从调查结果看,有37%的学生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不会珍惜时间,希望老师能在集体中为他们创设锻炼机会,帮助他们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9.
与孩子为友     
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面对的是许多的孩子。有的孩子生性乖巧,讨人喜欢;有的孩子活泼开朗,伶牙利齿;有的孩子天生内敛,沉默寡言;有的孩子乐于助人,善解人意;也有的孩子只顾自己,对周围的一切漠不关心。作为一名教师,我没有理由强求他们去放弃个性,也没有理由以貌取人,更没有理由忽视孩子们求知的欲望。每一个孩子更像是来自不同土壤的花朵,绽放着各自的美丽,散发着不同清香。而教师则是护花使者,用爱与信任灌溉、呵护每朵小花,让他们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20.
是什么能让幸福在小学的班主任繁琐的工作中洋溢?想一想刚开始工作时带的69人的2年8班,到现在的56人的4年10班,想起那些孩子,想起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日子,我就会很感动!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来自孩子的信任、爱戴、跟从,更让人感到幸福的啦:在我22岁到30岁的8年中,他们与我的生命交融,他们的童年写进了我的身影,我的年轻的岁月编织着他们成长的印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