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席伟英 《时代教育》2012,(18):99-100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总目标是: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从中不难看出,现代幼儿艺术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幼儿感受美的能力,参与艺术活动的态度,表达真实情感,表现创造性。幼儿美术教育作为幼儿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的"第二种语言",也是孩子"感受美"、"再现美"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教育过程更应重视幼儿的主体性,重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通过多种创新手段的综合运用,让孩子学会如何思考,以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塑造美好的情绪以及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幼儿审美的能力及视野。  相似文献   

2.
暑假后,我和孩子们带了许多贝壳到幼儿园。大班的自然角一时五彩斑斓,布满了形态各异的贝壳。在数数玩玩中,幼儿自发开展了一些游戏,我则依据他们对贝壳的浓厚兴趣,开展各种渗透性的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3.
冯淑兰 《广东教育》2007,(12):80-8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地出:"艺术是实施美术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美术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美术教学活动,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作的快乐;积极支持和鼓励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从而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海边的贝壳     
如何利用海洋资源,引导孩子进行科学探索。感受、体验家乡的美好,是我们海岛幼儿园教师积极探索的问题,大班系列活动“海边的贝壳”便是众多海岛特色教育活动中的一个。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发动家长、幼儿收集各种贝壳放在自然角,孩子们七嘴八舌地交流着,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此时,教师没有给予解答,而是鼓励孩子们讨论、分享,了解孩子有关贝类的知识经验。对于幼儿无法解答的问题,教师则启发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5.
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创造机会让幼儿先感受、发现和欣赏身边的自然与生活环境中的美,为美术活动积累经验和素材,进而引导幼儿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本文以平潭乡土资源贝壳为例,详细阐述如何在教学活动中丰富幼儿关于贝壳的审美经验和表现方式,并使用适当的指导策略,挖掘贝壳的多元化艺术课程价值,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6.
艺术教育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良好手段,是幼儿进行自我表现的重要方式,是发展幼儿想像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幼儿在艺术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使幼儿从中享受审美情趣,为培养幼儿的良好情操打下基础,并使幼儿获得适宜的艺术活动技能指导。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针对每个幼儿的不同个性,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是我一直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杨达 《教育与职业》2012,(27):65-6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的"艺术"教育作了明确指导":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技巧,离开艺术技能技巧,就无法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其审美情趣也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徐茜  王琳瑛 《考试周刊》2011,(30):232-233
幼儿艺术教育创新是广大幼教工作者探索研究的重点。在新《纲要》的指导下,教师应更新观念。本文主要从教具、素材、内容和教育评价这四个方面,结合典型案例谈幼儿园艺术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主旨应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就如何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笔者在美术活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2.
贝壳     
流泪、流汗、流血,病苦、辛苦、痛苦,在排斥与包容的反复中孕育出了耀眼的光芒。她,就是贝壳。一说到贝壳,就不得不提珍珠。珍珠总是赢得人们的赞誉,可是孕育出那一颗颗光鲜亮丽的珍珠的贝壳,却是如此平凡而普通。伟大与否不在于大小,正是贝壳的伟大,才使得珍珠更加光彩照人。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将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作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任务。美术活动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幼儿表达自身情感和展现想象力的过程,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既可以促使幼儿获得艺术方面的感染和熏陶,又可以促使幼儿不断地创新和求异。因此,幼儿教师要结合具体的美术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从而促使幼儿更好地感受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4.
方正丽 《黑河教育》2010,(11):56-56
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了"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喜爱,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的目标。从《纲要》中,我们体会到幼儿园艺术教育注重幼儿的艺术感受力和创造力发展的新取向。那么,如何使幼儿在艺术活动中更好地感受美和表现美呢?  相似文献   

15.
艺术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也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启蒙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了艺术教育的目标是:"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笔者尝试着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将艺术教育渗透进去,从而达到"激发幼儿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的目的,培养健康、快乐、自信、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艺术活动的目标是初步感受并喜欢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韵律活动是指随音乐而进行的各种有节奏的身体动作,是幼儿特别喜爱的一种音乐活动,也是幼儿获得快乐的重要源泉之一。它不仅能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动作表达语汇,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而且有助于增强幼儿对音乐美的敏感  相似文献   

17.
陆琴芬 《学前教育》2006,(12):33-34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在“支持、鼓动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的确.必要的技能可以让幼儿如鱼得水、淋漓尽致地进行艺术表达。  相似文献   

18.
[提示与教学建议]这一篇非常生活化的短小散文,初次读它,感觉很平常,细细一读,就会觉得它是那么清新,又那么亲切!就像好朋友在跟你诉说一件趣事。本篇散文内容源自生活,易被幼儿理解。这篇散文适合中班幼儿学习。教学前,教师可先了解有谁去过海边,是否有拾贝壳的经历。如有的话,就请他讲讲自己去海边的情况及感受。同时,教师可发动幼儿收集贝壳,组织幼儿观赏贝壳,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科学的本质在于人类的探究活动。在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对幼儿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家园携手指导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增长知识。首先,要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的素质。其次,要家长积极的配合。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文章围绕如何开展家园携手指导幼儿的科学活动进行阐述,旨在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杨萍 《中学生阅读》2007,(12):32-3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艺术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强调艺术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要给儿童创造一个发展创新的机会,引导他们在创新中感悟创新。崔子范说:“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新。”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项内容,在培养幼儿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何发挥美术教育这方面的功能,在实践中笔者尝试用以下方法去体现《纲要》中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