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界》2015,(9):7-12
当前的中国网络行动研究大多聚焦于对网络行动的过程及其机制进行解释,忽略了对意义的诠释性理解。本研究通过引介建构主义视角下网络行动研究的理论框架,提出中国网络行动研究应将社会化媒体视作网络行动和权力关系博弈展开的场域,并从行动场域、行动意义及行动者关系这三个分析维度分别考察社会化媒体这一行动场域内规则、结构、逻辑的动态变迁对网络行动的形塑作用,场域内的多元行动者何以反思性地运用符号资源展开框架建构、话语竞争与意义争夺,何以根据自身在社会化媒体场域内的位置感和力量关系的变迁调整相应的行动策略,这些调整又何以更进一步重构变动不居的行动者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占中"事件中的新媒体运用情况进行了跟踪观察,认为"占中"运动并非是一场市民的自发行动,而是组织方通过网站、社交媒体、即时通讯软件等动员、部署的社会运动。在新媒体时代,由于借助"新媒体"强大的组织动员功能,一场社会运动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低强度"的"新样态战争"。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媒体如何确立其舆论主阵地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策划大型媒体行动是一条有效途径.而与新媒体的融合呈现,更能够实现新闻事件的二次、三次传播,体现媒体价值,弘扬社会正气,扩大传统媒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可以将社会中层出不穷的网络媒介行动看作是透视公共治理和社会秩序的一面镜子。本文将网络媒介行动中的话语权博弈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把各利益群体对话语权的争夺看作是网络媒介行动中最重要的一环。通过对政府与网民大众之间以及网民大众内部的话语权博弈过程进行分析,试图弄清潜藏在其中的"权力关系逻辑"和"组织动员逻辑"。  相似文献   

5.
当前有关网络抗争性行动的学术成果数量繁多,但少有学者自觉从网民的情感结构和情感动员这一情感社会学视角切入关注这些网络事件的背后动因及转化过程。本文旨在对网络行动中情感动员这一研究视域进行简要梳理,勾勒情感因素在网络抗争行动图谱中的缘起脉络,情感动员的明确意涵、作用方式和情感在参与动员过程中的动力机制;同时笔者也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出初步检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社会化媒体的持续发展开启了全民公益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种方式关注或参与公益活动。通过对"免费午餐"、"老兵回家"等典型公益项目的观察发现,在公益行动中社会化媒体不仅在社会动员和凝聚共识方面作用日益凸显,而且促进了公益行动中行动者主体性的生成。公益实践活动中多元的行动主体通过行动关联和共同参与,逐渐形成了具有规范性和秩序性的共有意义。这种共有意义是公益行动行为主体展开行动的合法性依据,也是促进我国公益实践和改革创新的社会动力。  相似文献   

7.
曾昕  沙垚 《当代传播》2023,(4):63-70
“饭圈”是近年来饱受争议的青年文化现象,各类粉丝组织表现出强大的组织力、行动力甚至战斗力,各种反转行为在网络中被不断发酵和热议。本文聚焦于饭圈行动如何由娱乐议题引发公共探讨,以及在行动过程中其组织性力量的变化及与主流文化的互动方式。研究发现,粉丝在维护偶像的行动中不断介入公共领域,甚至借助公权力来实现行动目的,与主流文化的传统关系发生重大改变。粉丝行动已突破了娱乐文化表达的领域,具备了形成自组织的能力,有潜力形成一种社会动员的民间机制。行动过程中一方面突破娱乐话语权,以正义为名介入公共领域,建构公共意义;另一方面,其行为动因和手段并不足以支撑其名义的公共性,又导致行动过程中公共性的消解与自我反噬。  相似文献   

8.
本文引入媒介行动主义理论关注中国的行动主义影像实践,认为中国行动主义影像的勃兴既是中国新民权运动和公民社会发育的媒介表征,同时也与全球影像行动主义息息相关。中国行动主义影像在影像维权与社会纪录片两个路径上引领着中国纪录影像发展的新方向,并作为全球影像行动主义的一部分,使中国纪录影像的发展具有了新的国际维度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新闻公益行动体现了宣传思想工作"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媒体践行群众路线的新常态。公益行动如何积聚媒体温度?如何形成新闻延伸?怎样聚合公益资源,坚守主流舆论场,对接新媒体舆论场?本文以大连新闻广播"公益梦想秀"为例,探讨广播媒体在新闻公益行动中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操作路径,提出如何避免公益行动煽情化与物质化的倾向、如何保持公益行动的连续性与品牌性等思考。  相似文献   

10.
吴刚 《军事记者》2013,(1):48-49
美军认为,新媒体是指消费者使用的数字设备,及其接入全球通信网络后所促成的即时互动的交流形式,包括互联网、数码相机、博客、社交网站、即时通讯软件、在线网站、短消息以及用手机传递的消息和视频。未来美军将利用新媒体的透明性和全球普及性来招募人员,搜集情报,募集资金,组织和实施行动,实施网络心理战,扩大战场战术行动的战略影响。一、新媒体与常规作战能力同等重要美军认为,战争是一个持续演变的过程。当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短视频平台逐渐成为舆论的“策源地”与“发酵池”,面对中国传统节庆的媒介化存在与短视频传播,短视频已经成为主流媒体引导舆论的重要载体。【方法】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文章基于社会行动理论,以抖音平台上的7家主流媒体春节短视频为案例。【结果】从场域、行动、功能三个方面,对主流媒体节庆短视频的舆论表达进行分析。【结论】场域方面,主流媒体通过短视频镜头拼贴、后现代话语应用、他塑叙事,构建舆论表达的公共性场域。行动方面,多样化的视觉框架丰富节庆内涵;时空关系的直接呈现强化了节庆结构;数字化符号初建赛博化节日盛典,实现节庆文化的再生产。功能方面,实现了引导传统节日现代化转型的文化整合;“亲亲”与家国情怀互嵌互构的情感整合,增强了社会稳定性、维护社会和谐的价值整合。  相似文献   

12.
丁新吾 《视听界》2011,(6):97-98
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中,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如何牢牢把握话语权、发挥主流媒体的引导功能?本文以泰州广播电视台的大型新闻行动为例,探索如何保持并提升地方台新闻的影响力。实施大型新闻行动是地方台应对新媒体时代传播格局的需要。一方面,互联网新媒体发展如火如荼,将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受众,新闻的时效性大大增强,用户自我生成的信息充斥网络,使信息呈爆发态势。以泰州为例,在这座“长三角”的后发城市中,有“泰无聊”、望海楼论坛.  相似文献   

13.
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出发点,基于对南方Z市政务微信编辑的深度访谈,本文研究认为,政务微信生产实践宜理解为新闻场域与政治场域两种文化逻辑之间的融合与冲突,理解为其间各行动主体之间的博弈。具体地,政务微信的融合形态有四,即,"忠"且"传","忠"而不"传","不忠"而"传","不忠"且"不传"。融合中的冲突性元素源于各自相异的场域逻辑,显现为融合中的行动主体--行政领导与微信编辑--在投入与效果、有为与无为、代际差异三方面的博弈。不过,两大场域在目标上可能的一致性,即,政治安全前提下的市场致效,使得政务新媒体仍存在有机融合的空间。基于此,本文尝试性地将我国政务新媒体实践概括为"博弈性融合"。  相似文献   

14.
在经典社会学理论中,长期存在社会结构论和社会行动论两种理论研究取向。文章通过对这两种研究取向的代表人物埃米尔·涂尔干和马克斯·韦伯相关理论的回顾和探讨,认为这两种理论研究取向虽有其可取之处,但也把社会学理论引向了一种"二元对立"的境地。随着社会学从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向,这个问题越来越引起了社会学理论家们的关注,安东尼·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和皮埃尔·布迪厄的关系主义理论,都是化解这一理论困境的努力,他们实际上都是力图使社会学理论实现从"结构-行动"对立向"结构-行动"互构转化,以期走向一种社会学理论的综合。  相似文献   

15.
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基层社会治理和社会动员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发挥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光盘行动"中的作用,既是推动"光盘行动"落到实处的重要渠道,也是检验县级融媒体中心作用的契机.文章以北京市延庆区融媒体中心为例,分析其借助全媒体平台、融媒体产品创新和联动报道,在"光盘行动"中成功发挥作用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5,(11):54-58
"惯习"(Habitus)和"场域"(Fields)这两个概念是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先驱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文化分析的核心概念。本文将利用文化分析理论对微博文化形成原因、表现特征及影响进行探析,力图揭示微博如何将特定社会的规则、体系、价值观念内化于社会成员的心智结构内,体现出具有微博文化特色的思维、知觉和行动。通过剖析微博媒介特性背后的文化图景,找寻微博媒介属性呈现的文化因素,以期为新媒体的研究提供新的角度与视野。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空前复杂,电影作为最主要的大众文化消费品成为了各种政治话语博弈的重要场域。影视所传递的观念不仅统摄当下世道人心,更直接作用于青少年,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在此背景下肩负特殊历史使命的新主流电影横空出世,传递出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润物细无声地培育了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和人文精神。本文通过对《红海行动》的文本分析,透视当下电影场域的意识形态斗争,找寻新主流电影的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18.
吴世文 《现代传播》2014,(4):132-136
历史—社会转型期中国爆发的新媒体事件集中体现了当下的社会问题,研究者们使用不同的命名模式和研究框架来探讨之。本研究主张使用"新媒体事件"的理论命名,进而在"新媒体与社会""新媒体与行动者"的宏阔背景中考察中国场域中的新媒体事件,聚焦事件行动者的行为、事件关系、新媒体的角色作用及其与传统媒体的关系、事件的社会影响等议题,开展事件的扩散机制、影响机制与动力学机制研究,并连接起中国社会转型的实践与理论,致力于发展基于中国语境和新媒体特定使用情境的新媒体事件理论。  相似文献   

19.
《青年记者》2020,(6):74-74
战“疫”时刻,媒体在做好采访报道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推出形式丰富、覆盖广泛、效果突出的一系列公益行动,成为抗击疫情的“轻骑兵”。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发布新冠肺炎求助者征集信息“紧急发布!全网征集新冠肺炎求助者信息!”2月4日,人民日报社旗下多个新媒体平台发布了这则特殊的“征集”信息。各平台将尽可能为求助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张志安  杨洋 《新闻界》2023,(9):36-45
社会运动是社会群体利益诉求的集体表达方式,也是影响政治权力与社会结构演化发展的关键变量。本文尝试在立足经验案例的基础上引入社交媒体可供性视角,对行动者利用不同传播技术发起社会运动的经验案例进行比较分析,从身份认同、传播资源与动员结构等不同维度,尝试回答“行动者如何利用传播技术影响和改变社会运动”这一问题。本文认为,传播技术的变迁使得社会运动的身份认同构建由面对面沟通转变为线上多元聚合,传播资源动员由资源调用转变为技术赋能,动员结构生成由人际关系网络转变为线上组织的无形化。在此基础上,文章总结出社交媒体可供性视角下,传播技术对社会运动的影响:根据具体事件的关注而产生的新的集体行动形式“连接性行动”更多出现,短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传播内容丰富了社会运动的传播资源,社交媒体的内容可复制性为社会运动提供了新的学习路径,同时的、多点的跨境社会运动涌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