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范海诚 《今传媒》2011,(6):23-25
"媒介环境",也称"拟态环境"、"虚拟环境"、"信息环境",是处于人与现实环境之间的一个"中介物",它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在与自然环境相区别的社会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社会成员之行为方式的符号部分。在现今社会,这种媒介拟态环境更多是由大众媒体建构起来的,了解大众媒介是如何建构拟态环境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新闻选择的要素这个角度来探讨媒介拟态环境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一、理论基础 拟态环境是与客观世界相对的概念,与客观环境相比,拟态环境是新闻传媒基于语语优势,通过媒体信息选择、加工、重组而构建的假定环境,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拟态环境理论的提出者沃尔特·李普曼认为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象征性时间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选择的结果.它建立在民众和客观环境之间, "将民众和客观环境隔离开来,以致使人与作为本原的现实世界脱离了直接联系".①在媒介高度发达的当下,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媒介对现实环境的拟真表达.区域媒体作为区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区域文化的重要记录者和传播者,更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助推者,区域媒体通过对区域文化的积累、传播、选择、创新,积极介入区域文化的建构,生成拟真环境,促成人们"对某种文化价值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把握其鲜明特征,产生出一种符合自身的内心期待和利益诉求的正面印象,达到认知认同"②,同一价值观的共享.  相似文献   

3.
高翔  旷宗仁 《青年记者》2016,(33):54-55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受众已然习惯于通过网络及媒体营造的“拟态环境”感知外部世界的风云变幻。
  然而近些年来频频出现的富有戏剧性的新闻反转事件令公众大跌眼镜。更值得深思的是,新闻反转事件的背后是舆论的一次次倒戈和媒体公信力的贬损,该现象阻碍了媒体的健康发展。因此,探究新闻反转事件的产生模式及原因是有效避免新闻反转事件的重要前提及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突发公共事件频发,易引发社会舆论,甚至导致社会恐慌。新媒体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舆情环境,也给主流媒体对突发舆情的引导、处置带来了挑战。主流媒体在此类公共事件的舆情引导中应当坚守信息发布者、舆论引导者和利益维护者三重角色,切实保障受众的知情权,正确应对及引导网络舆情。2018年,我国"长生疫苗"事件所引发的大规模网络舆情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体现了主流媒体在社会突发公众事件中舆情引导的作用。本文以此事件为分析对象,探讨主流媒体如何积极、正确应对网络舆情,并为主流媒体如何正确把握舆情导向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为确保新闻时效、抢占新闻第一落点,并使主流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的舆论引导起到关键作用。【方法】笔者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舆情特征,探讨了主流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对策。本文借助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典型案例法说明突发公共事件舆情的特征和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作用。【结果】提出了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对策,对提升主流媒体的舆情应对能力及防范舆情风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论】突发公共事件具备突然性、不可预见性和社会性等特征,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舆情时,主流媒体应具有为政府提供风险预警、引导舆论走向、整合社会资源等作用。本文针对有效提升主流媒体的舆情应对能力,推动社会秩序恢复平稳状态也提出了一定对策。  相似文献   

6.
舆论逐渐转向网络空间,促生了新的媒介生态,形成了独特的"拟态环境",非规范化的网络舆论导致"后真相"事件频发。通过分析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品安全事件的舆情传播趋势,发现事件反转后的舆情量,远比不上最初由摆拍、谣言引发的舆情关注,即便调查处理结果与开始的"事实"大相径庭,滞后的"后真相"也无法抹平公众已经激起的恐慌情绪。要防止后真相事件愈演愈烈,需强化网络媒体责任,构建行业性监管规则,更重要的是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与社会治理能力,促进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7.
"舆情反转"新闻往往涉及与大众利益息息相关且社会矛盾尖锐的事件,极易引发意见气候的"一边倒"。这种现象的反复出现,会不断影响着受众的认知,使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度降低,这一点十分值得媒体的警惕与反思。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运用议程设置等传播学理论,从媒体与受众两个视角揭示"舆情反转"新闻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探求如何有效避免"舆情反转"现象。  相似文献   

8.
2013年4-5月《京华时报》与农夫山泉持续28天的"水战",赚足了受众眼球,成为各大主流媒体和搜索引擎的热门话题,"标准门事件"是在新媒体环境中发展而成的热点新闻事件。本文运用危机传播的相关理论对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进行个案研究,结合危机产生的阶段性特征重点分析"标准门事件"中的舆情建构。  相似文献   

9.
看似普通的常规报道,竟然成为新媒体推送的头条。因为越劲爆,越反常规的事件,往往越能吸引公众的眼球。舆情压力迫使相关职能部门发出通报,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也让新闻事实逐渐清晰。最终,公众重新站队,舆情实现反转。这样的"反转新闻"伤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媒体从业者和公众都应该有所反思。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自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加,新闻舆情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要面对突发新闻舆情。对突发舆情进行相应分类研究,可以帮助当事人正确应对各类突发舆情。对突发公共舆情分类的方法有多种。梳理当前媒体经常发生的热点事件,可以发现,大部分新闻舆情热点事件可以归纳到如下几类:涉法事件类(诉讼官司、利益冲突、暴力行为等),自然灾害类(水灾、地震、泥石流等),群体事件类,和民生社会类(罕见病例求助、娱乐事件等)。  相似文献   

11.
在去年汶川大地震报道中,内地和香港新闻界所表现出来的快速反应、报道及时的专业能力以及顽强拼搏的职业精神,受到了社会舆论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检验了内地媒体人及时、连续报道突发事件的能力.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报道中所折射出的新闻伦理问题,似乎从未如此集中和突出.本文试图基于新闻伦理角度梳理内地和香港新闻业界对于汶川大地震报道的相关反思,以"局外人"身份审视华文媒体灾难报道中的伦理困境,力求探讨新闻工作者如何在灾难报道中实现新闻"为个人、为社区、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在国内框架分析的实证研究中,框架建构与议程设置的混用极为普遍,即将媒体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频率、稿件安排方式及组织方式等议程设置的内容解释为媒体对于报道框架的建构。而实际上,媒体议程设置与媒体的报道框架影响受众的路径与结果是不同的。本文拟从媒体选择框架与符号框架两个方面入手,对大陆、香港与美国的六家媒体关于弗格森事件的报道进行框架分析,来具体说明不同国家地区媒体的新闻报道框架之间的差异,以及报道框架与议程设置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梳理手机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互动关系的基础上,从传播者与受众两个方面分析了手机拟态环境建构的主客观特征,提出了在手机媒体定位时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4.
自2016年以来,"后真相"以高调的姿态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它作为舶来品对中国的新闻理论和舆论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本文通过追溯"后真相"起源,厘清"后真相"定义,并结合新闻理论知识提出"后真相"对新闻伦理的三种冲击:舆情反转现象频发、新闻客观性受到损害、价值共识引导遇困境;并从民众、媒体、政府三个层面针对三种冲击提出了三点建议:良好的舆论环境离不开民众的媒介素养、媒体应该致力于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建构、政府应重视政府网站和政府新媒体管理。  相似文献   

15.
骆语诗 《东南传播》2020,(8):122-125
社会性别建构主义认为对于社会性别的认知是建构的、来源于人际互动。研究通过对广州地区青年男性的问卷调查,考察社交媒体、青年男性护肤行为与社会性别建构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社交媒体护肤内容的接触频率、形式、立场、呈现性别、传播者的身份和特质都与青年男性的护肤行为及其社会性别建构有关。这种社会性别的解构与重构是在性别平等意识、个体意识、消费主义共同作用下在社交媒体的"拟态环境"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小悦悦事件为起点,从媒介塑造的拟态环境中探讨风险的媒介化呈现,论述媒介对风险的不当建构加剧了社会对风险的恐慌程度,进而追寻规避此种媒介恐慌亟需媒体承担的责任所在。  相似文献   

17.
由于实行一国两制,香港的社会传播环境之于内地有所不同,比如在新闻传播理念方面,比如在媒体与政府、媒体与企业、媒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方面,比如媒体的机构设置及管理机制方面等等,但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同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态势确是相同的,它们之间由竞争到融合,用户、受众从分化到聚合的趋势十分明显,都进入到相互渗透和交叉、既竞争又合作的融媒体时  相似文献   

18.
白菁 《今传媒》2013,(5):151-152
站在历史的视角看问题,无论是从现代各民族发展的角度还是全球化趋势加剧的角度,现代大众传媒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它们之间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系统"。一方面,大众传媒在其中发挥着广泛的作用,其内容涵盖信息、娱乐、文化、互动等领域;另一方面,大众传媒与这个"系统"之间又形成了一个供所有元素发展壮大的"拟态环境"。人们只能在这中"拟态环境"中来建构观念和再生产实践。这其中就包含着"意识形态"建构。及由此"拟态环境"而衍生的对大众传播媒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李静  谢耘耕 《新闻界》2020,(2):37-45
本文基于2010-2018年10600起舆情事件,考察了事件本身属性、媒介传播、网民参与及政府干预对网络舆情热度的影响。多元分层回归模型的结果表明:1.环境和文化体育类事件网络舆情热度较高,反腐倡廉类事件网络舆情热度较低;因为大型活动和科技发现引发的舆情事件传播热度较高。2.由传统媒体、网络新闻首次曝光的舆情事件热度较低。3.出现第三方、网络谣言、网络动员的舆情事件热度较高,意见领袖的出现对网络舆情热度没有显著影响;网民舆论倾向性非常正面的舆情事件传播热度较高。4.网络舆情事件中如果国家部委进行了干预,则舆情热度较高;政府干预的时效性越差,网络舆情热度越高;政府采用新闻发布会、社交媒体回应的舆情事件热度较高,利用对外公告或文件回应的舆情事件热度较低;政府干预级数与网络舆情热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朱霞 《视听界》2010,(6):110-111
一、用个性化的思维贴近大众 当今社会的舆论环境越来越宽松,民意参与舆情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随着媒体多元化带来的舆论界"群雄争锋",各家媒体都试图去挖掘和引导舆论力量,其正面的积极意义不可否认。在此起彼伏的媒体"群舌论剑"声中,人们更需要听到来自主流媒体的声音,期望他们心中的媒体代言人敢于"亮剑"。广播新闻评论如何做到动人心弦?评论播音如何处理好新闻与宣传之间的度?摆明对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