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封静 《东南传播》2013,(8):47-49
近年来,我国传媒界和学界掀起了一股“全媒体”热潮.在新媒体日渐强盛,传统报业日渐式微的背景下,传统报业纷纷提出“全媒体”发展战略,通过打造“全媒体新闻中心”、“媒立方”等新的传播形态,寻求新出路与新发展.在国内众多报业中,南方都市报依托其原有纸媒的优质资源和优势地位,自2009年起全面展开构建“南都全媒体集群”的战略实践,在国内众多报业中有不俗表现.本文以南都全媒体集群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试图探析我国传统报业的全媒体转型这一热点问题,以及在转型实践过程中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从“报网一体”到“三媒一体”再到“全媒体运营”,燕赵都市报自2009年开始,始终在进行传统纸媒转型发展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尝试与探索。2014年,燕赵都市报新媒体从品牌影响力拓展、本地用户深度服务、市场新商业模式开拓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极大推进了燕赵都市报全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截至2014年年底,燕赵都市报新媒体平台用户数达到428万:  相似文献   

3.
刘铭秋 《视听》2016,(6):156-157
对于我国各大都市报来说,新媒体转型已成为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的基本共识。如何实现纸质媒体经营向多媒体经营的转型、如何探索与实践发展路径和运作模式,已成为我国都市报亟待解决的难题。《钱江晚报》作为最先尝试新媒体转型的都市报,其新媒体发展模式值得分析与思考。本文以《钱江晚报》的新媒体发展为研究对象,对都市报的新媒体转型进行研究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陈剑  胡弋  刘柳 《新闻前哨》2012,(9):83-85
为顺应媒介融合大趋势,加快集团全媒体战略转型步伐,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于2012年7月6日~8日举办了"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第一期全媒体记者(编辑)培训班"。在三天培训时间里,来自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荆楚网、大楚网、省政府门户网站和新媒体发展中心70多名年轻编辑记者,认真聆听专家、教授的理论讲解:学习南方都市报、扬子晚报等国内同行新媒体实践的先进经验:亲身体验全媒体技术发展带来新闻报道形式的新视角、新变化。  相似文献   

5.
在新媒体异军突起、全球传媒业发生急剧变革的大环境下,传统报业纷纷改革,进入到一个全新阶段——全媒体时期。全媒体报道下的新闻呈现出新特点,然而在这种全媒体热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关注。南方都市报走在报业全媒体转型的前列,在各种重大新闻报道中实现全媒体报道。本文以南方都市报亚运全媒体报道为例,分析全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特点以及全媒体热背后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唐英  李江 《青年记者》2016,(3):80-81
《华西都市报》的全媒体转型实践 在媒体格局深刻变迁的背景下,传统报业遭遇断崖式下滑.为应对这一新常态,一些有影响力的报纸,尤其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都市报,纷纷开始寻求以全媒体为指向的转型之路.如《南方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全媒体集群的构建以及《燕赵都市报》“报纸+网站+手机客户端”三媒一体的运营模式,都是都市报向全媒体转型的重要探索.  相似文献   

7.
李军 《传媒》2017,(22)
在新闻生态变革中,新闻生产和新闻职业本身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作为传统媒体,面对新的发展课题,《西海都市报》如何在逆境中"破茧成蝶"?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转型?笔者通过多年在《西海都市报》的实践与探索,有很多体悟,现将一些想法与做法与大家分享,以期为我国都市报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都市报的出现顺应了我国大众化报纸的兴起,在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发展势头强劲。但是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冲击和报业内部竞争的加剧,都市报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众化报纸却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特别是2005年以来都市报的发展进入了平台期,已经有越来越多报纸的发展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的迹象。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出版印刷行业发展缓慢,颓势日渐显现。反观国外纸媒的没落转型,在全媒体生态下  相似文献   

9.
李鹏 《传媒》2011,(2):30-31
在中国报纸全媒体孕育探索发展过程中,报纸早已经不再是一张新闻纸,而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全媒体产业。在全媒体时代中国都市报纸转型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我国都市报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威胁,纸质媒体将被新媒体取代的说法甚嚣尘上,而都市报的发展也确实出现了困境,因此国内的都市报也积极寻求转型。本文首先分析了都市报的发展状况,对新媒体时代的都市报发展的优势及其面对的挑战进行分析,接着以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都市报》作为例子进行详细地分析,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地级市都市报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作为地市级媒体,《温州都市报》的日子长期以来过得十分滋润.即使是在全国的都市报收入开始整体下滑的2012年,《温州都市报》依然处于高枕无忧的巅峰状态.根据2012年度的财务数据显示,报社营业性收入达3亿多元,在全国地市级都市类媒体中名列第一.但正是在这样一个发展的高峰期,2013年初,《温州都市报》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了全媒体转型和发展的顶层设计.笔者认为,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与经营能力正在逐渐下行,这一趋势日渐明晰并将成为业内的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尽早转型、主动转型才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2.
彭健 《青年记者》2022,(17):73-74
在既有路径之外,都市报转型能否走向垂直化、专业化、分众化,这样的转型之路又能否行稳致远?本文以深圳报业集团晶报社近期向“大文化”方向转型,打造文化全媒体传播服务机构的实践为案例,剖析都市报转型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缪礼延 《新闻通讯》2013,(10):55-56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迅猛发展,都市报作为传统媒体正向现代的全媒体运作转型,而都市报新闻编辑的传统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工作方式等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笔者认为,都市报编辑在采编流程中惟有“提前介入”,努力做个监控型、指导型、策划型编辑,才能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一、监控型编辑:随时网络监控,协助记者筛选新闻线索和选题就在几年前,编辑对待新闻稿件还基本上处在“坐等”状态,来什么编什么,编辑下的功夫大多是编稿本身,无非是做个好标题,改写个好导语等。而如今已进入“全媒体”、“自媒体”时代,编辑一下变得无所适从,稍不留神,编发的新闻就迟滞于自己的竞争对手,编辑也面临受到处罚甚至面临“下课”的危机。  相似文献   

14.
《新闻前哨》2012,(9):85-85
1.南方都市报全媒体集团战略 2009年,南方报业正式提出要把全媒体战略作为集团发展的重大战略。为配合这一战略,南方都市报系提出“南都,无处不在”的口号。率先作为整个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由平面媒体集团向全媒体集团转型的首个试点报系。南都全媒体集群的目标:全媒体数字信息运营商.媒体和信息的混合运营商,成为现代性通讯社。  相似文献   

15.
陈明明  马燕 《新闻通讯》2012,(11):41-43
今年4月28日,扬子晚报组建了首批跨部门的全媒体记者队伍,66名来自采访一线的记者正式上岗。这是扬子晚报向全媒体迈进的重要一步。新兴数字、网络等技术发展,使新闻信息传播模式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在这场变革中意识到,要在竞争中不落伍,并且求得长远的发展,必须以开放、创新、借鉴、融合的姿态.不断融入新媒体的优势。从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队伍的推出,到海南日报“全媒体中心”的组建。以及三晋都市报北方首张全媒体报纸的出版,无不说明“全媒体”已向我们扑面而来。由此,也引发我们对“全媒体记者”实践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温州都市报自2013年开始全力打造全媒体平台,在提升“温都”品牌影响力的前提下,把温州都市报从过去比较单一的内容供应+版面营销的经营模式,向全媒体经营的媒介运营商转型.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近十年也是都市报由兴盛到衰落再到转型突破的十年.近年来,每年都有多种都市报因经营和发展问题而休刊甚至停刊,探讨都市报在新媒体时代的生存、寻求突围是其必然出路.文章以山西《生活晨报》为例,探讨其符合自身特色的定位策略、传播策略、商业策略,为地方都市报的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现如今,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的各个领域不断应用于新媒体技术,加快了我国媒体行业的发展。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传统媒体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与挑战。由于新媒体自身不受空间、时间的局限性,信息传递速度之快的优势,使传统媒体也纷纷开始了转型之路。转型中的传统媒体,应该建立与时代接轨的互联网思维模式,在积极的转型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复合营销模式,在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新型人才为传统媒体转型注入新鲜血液,有利于培养人才全媒体发展体系的建立,使传统媒体积极转型,才不会在新媒体浪潮中淘汰。  相似文献   

19.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让纸媒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在全民阅读蓬勃发展的今天,都市报可借力新媒体实现转型发展,成为全民阅读环境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然,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都市报转型之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0.
电视媒体在全媒体时代面临全面转型的挑战,位于省级卫视收视率之首的湖南卫视在全媒体转型中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将结合使用与满足理论,从湖南卫视全媒体转型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就湖南卫视全媒体转型的成就和不足,提出调整建议,为电视媒体的全媒体运营改革提供参考,以更好面对新媒体浪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