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崔峰  丁风芹  何杨  杜林华  颜廷凯 《资源科学》2012,34(10):1988-1996
采用条件价值法(CVM),基于游客支付意愿(WTP)的调查,对南京市玄武湖公园游憩资源的非使用价值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游客(62.1%)对玄武湖公园游憩资源的非使用价值有支付意愿,表明玄武湖公园游憩资源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和价值。2011年,玄武湖公园游憩资源的非使用价值为4.73亿元,其中,存在价值为3.07亿元,遗产价值为0.88亿元,选择价值为0.79亿元。通过对游客人口统计学特征与其保护玄武湖公园游憩资源的支付意愿、支付意愿值的相关分析可知:游客受教育程度、年龄与支付意愿显著相关,而性别、客源地、月收入及游客对玄武湖公园的了解程度等对支付意愿影响较小;月收入与支付意愿值显著相关,其他因素对支付意愿值的影响并不显著。该评价研究有助于游客全面认识城市公园游憩资源的价值,增强其保护意识,并能为有关部门制定游憩资源规划、管理与保护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武汉市农地资源非市场价值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蔡银莺  张安录 《资源科学》2006,28(6):104-111
非市场价值是农地资源价值中无法忽略的重要组成。估算农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将其纳入农地资源的成本核算中,不仅能够弥补市场机制作用的不足给农地城市流转决策带来的影响,而且通过提高土地资源农业利用的比较效益,能够真正起到缓解农地流失的作用。文章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对武汉市农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进行估算,在对471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后的研究表明:①随着农地保护意识的增强,武汉居民已经意识到农地资源非市场价值的存在;②从居民参与农地保护的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WTP)出发,武汉居民每年保护农地资源的支付意愿为30.00×108元,折合单位农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11.62×104元/hm2;③从农民作为农地保护执行主体参与农地保护需要接受政府补偿(willingness to accept, WTA)的角度出发,农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为1.64×104元/hm2,是目前国家鼓励农民种植粮食作物发放补贴(中稻225/hm2元,折合无限年期价值4 978元)的3.30倍。   相似文献   

3.
都市休闲农业中农地的非市场价值估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都市休闲农业将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利用农田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融合农业生产、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等人文景观,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游憩和文化教育等多重功能。文章以武汉市和平农庄为例,应用旅游成本法(TCM)和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估算该农庄农地的非市场价值。在对农庄及247位受访游客随机抽样调查获取数据的基础上,研究表明:①和平农庄2006年总的消费者剩余(Total consumer surplus, TCS)在1591.36×104元,游客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 CS)530.45元/人,约为旅游平均费用的2.6倍,休闲农庄农地景观年均游憩价值397845元/hm2;②从游客的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 WTP)出发,和平农庄农地景观每年保护的补偿价值(compensation variation, CV)达153.14×104元,农地年均存在价值38 285.1元/hm2;③相对传统农业而言,休闲农业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显著,单位土地经济产值是传统种植业产值(4628.10元/hm2)的5.4倍,然而其目前无法通过市场配置实现的非市场价值则更加显著,单位游憩价值和保存价值分别是传统种植业收益的85.96倍和8.27倍;④保护型农地提供的环境舒适、景观等非市场价值远远高于其传统的经济产出价值,然而其在现行的资源价值核算体系中却往往被遗漏,意味着在土地分配决策与消费实践中,如果只单纯考虑经济产出,土地用途转换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福利损失。  相似文献   

4.
山地丘陵地区农地资源价值评估——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本文在回顾农地价值理论及评估方法的基础上,以湖北省宜昌市农地为代表,采用收益还原法和条件价值法,通过实地抽样调查对不同地类的农地的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进行评估。在尽量减少评估偏差的前提下,得到宜昌市农地主要地类资源总价值:宜昌市耕地总价值约为396.32×108元,园地总价值约为509.24×108元,林地总价值约为29.37×108元,水域总价值约为30.30×108元。其中,单位耕地的市场价值约为9.44×104元/hm2,非市场价值约为2.49×104元/hm2;园地的市场价值约为54.88×104元/hm2,非市场价值约为3.97×104元/hm2;林地的非市场价值约为0.23×104元/hm2;水域的非市场价值约为6.32×104元/hm2。根据价值评估过程,得到相关结论:农地总价值应该包含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农地非市场价值与支付者对农地生态功能的认识有显著关系;不同地类的资源价值对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对农地非市场价值的认识加深有助于优化农地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郊区休闲农庄农地游憩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进云  杨微  乔荣锋 《资源科学》2014,36(9):1898-1906
农地游憩价值是农地资源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农地游憩价值的评估,可以促进城郊农地的合理有效利用,为纠正市场配置农地资源失灵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庄园和水高庄园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共获得765份有效样本数据,运用改进后的旅行成本法,在剔除了非游憩价值部分和评估区域内非农地部分,分别对比评估了两庄园内农地的游憩价值。结果显示,杨柳青庄园和水高庄园游客的人均消费者剩余分别为86.98元和94.15元,人均旅行费用为386.16元和322.03元;杨柳青庄园农地年游憩价值为2.62亿元,单位面积游憩价值为628.90万元/hm2;水高庄园农地年游憩价值为2.19亿元,单位面积游憩价值为241.54万元/hm2。  相似文献   

6.
敦煌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郭剑英  王乃昂 《资源科学》2005,27(5):187-192
本文介绍了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概念和研究方法--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CVM),并设计CV调查表对敦煌市的国内游客进行抽样调查,得出游客的社会经济特征、支付意愿(WTP)和WTP值,并对游客的社会经济特征与支付意愿、WTP值进行了列联相关分析.计算得出游客的人均WTP值为20.29元/年,把2002年到敦煌的旅游总人次作为总体人群,可推导出敦煌旅游资源2002年的非使用价值为1 200×104元,其中存在价值为528×104元,遗产价值为558×104元,选择价值为114×104元,即游客每年愿意出资1 200×104元保护敦煌旅游资源质量的提高和永续存在与利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能值分析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凤娇  刘金铜 《资源科学》2014,36(9):1949-1957
农田从供给、调节和支持三个方面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同时也消耗着其他系统和人类经济社会对其投入的资源,并且农田还提供了很多无益甚至有害的负服务。本文构建了基于能值分析框架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体系,以河北省栾城县为代表的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其消耗的资源、生态系统正服务、负服务产出3个方面分析农田生态系统的投入和产出情况;并构建基于生态服务的综合评价指标来探究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情况。结果表明:农田消耗了大量的资源(2.75×1020sej),其中人类的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最大(2.52×1020sej);农田提供的正服务(6.40×1020sej)主要是供给服务(3.70×1020sej),负服务供给中(2.02×1020sej),调节负服务比重最大(1.83×1020sej);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远小于1,且逐渐降低,综合评价农田属于严重的消费型系统。  相似文献   

8.
废物处理方式对工业系统可持续性影响的能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小洪  邓仕槐  肖鸿  张延宗 《资源科学》2010,32(9):1806-1813
废物的不同处理方式对工业系统的可持续性影响不一样。在考虑了工业系统内废物处理、循环、系统 间废物交换和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和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反映工业系统特点的能值分析方法和相应的指 标体系,即能值节省率( PES)、产品转换率( PT)、能值产出率( EYR)、环境负荷率( ELR)、能值可持续指数( ESI)。以 攀枝花某硫酸生产企业和某钛白粉生产企业为案例进行了分析。废物交换前硫酸生产企业的PES、PT、EYR、ELR 和ESI分别为9.57%、8.52×108 sej/g、3.29、5.56和0.59,钛白粉生产企业这五个指标分别为3.59%、10.40×108 sej/g、 2.56、26.19和0.10;废物交换后硫酸生产企业的这五个指标分别为23.96%、7.22×108 sej/g、3.83、5.49和0.70,钛白粉 生产企业这五个指标分别为13.25%、7.72×108 sej/g、2.62、17.62和0.15。结果表明,这两个工业系统间的废物交换 可提高它们的可持续性。最后针对它们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鲍超  方创琳 《资源科学》2008,30(11):1658-1666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风能资源与风电产业其他发展条件相互匹配的最佳区域之一。充分开发利用沿海和近海风能资源,建设大规模并网与非并网风电产业基地,不仅对促进该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沿海地区和全国风电产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示范价值和先锋作用。本文详细阐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大规模并网与非并网风电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并从能源和环境问题、风电价格、风电政策、经济技术条件、非并网风电产业发展条件等因素入手,论证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大规模并网与非并网风电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机遇,分析了目前发展的基本态势与挑战,并提出2020年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 000×104kW(其中非并网风电占30%左右)目标后可节约原煤1 104×104t,减少排放粉尘104×104t,CO2 2 083×104t,NOx 104×104t,SO2 167×104t。规划将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国家级大规模并网与非并网风电产业基地和高耗能无碳型产业基地,建成国家级风电设备制造中心,千万千瓦级东西两翼风力发电基地和沿海高耗能无碳型产业带,形成“一心两翼一带”的大风电产业布局。其中,沿海高耗能无碳型产业带主要由高耗能无碳型电解铝基地、高耗能无碳型氯碱化工基地、高耗能无碳型海水制氢基地共三大基地组成。  相似文献   

10.
方创琳 《资源科学》2008,30(11):1602-1611
中国正在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快速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加剧了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寻找替代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改善我国城市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又是世界上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这为改变我国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提供了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能性。本文通过分析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我国风能资源与风电基地建设的空间布局格局,提出了我国风能资源开发与风电基地布局的“入”字型空间模式,采用GIS技术选择出与大规模非并网风电紧密相关的七大无碳型高耗能产业基地;提出了由“七点两轴”组成的我国大规模风电开发的点轴空间模式,即集中建设东部沿海风电产业带和三北沿线风电产业带,重点建设东北基地、环渤海基地、长江三角洲基地、珠江三角洲基地、内蒙古东部基地、酒泉基地和北疆基地七大综合型高耗能无碳产业基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型高耗能无碳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电解铝工业、氯碱化工产业和海水淡化制氢产业的设想,提出了高耗能无碳产业基地建设目标及节能减排目标,规划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0 021×104kW,占全国同期发电装机容量(按照12×108kW计算)的8.35%,占全球风电总装机容量的8.15%。其中非并网风电装机容量3 100×104kW,占风电装机容量的30.93%。七大风电基地的装机容量将占全国风电装机容量的91.7%,占全国风力发电量的96.53%,占全国非并网风电装机容量的8581%。到2020年我国风力发电量达到2 104×108kWh后可节约原煤11 153×104t,可减排CO2 21 044×104t,SO2 168×104t,NOx 105×104t,粉尘1 052×104t。该研究为科学引导我国高耗能产业基地与大规模风电基地耦合布局,为进一步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WTP和WTA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以辽河为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徐大伟  常亮  侯铁珊  赵云峰 《资源科学》2012,34(7):1354-1361
本文在分析现有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的基础上,以辽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辽河干流的源头——福德店和辽河干流入海口——盘锦进行实地调研,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辽河流域居民的支付意愿(WTP)和补偿意愿(WTA)进行了测算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利用非参数估计法,测算得出辽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为160.72元/(人·年);在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利用参数估计法,得出辽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为255.97元/(人·年)。这样通过同时测量受访者的WTP和WTA,并进行平均值处理,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受访者的实际支付意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单独测量受访者支付意愿(WTP)以作为生态补偿标准制定依据所带了的补偿金偏高问题。最后,从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方式和公众参与制度三方面提出了辽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面对条件价值评估法估值问题时,由于对待评估物品缺乏认知等原因,部分受访者将对支付意愿金额表现出不确定性,造成不确定性偏差。为识别并修正不确定性偏差,本文以平潭海洋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为例,通过增设题项,要求受访者给出支付意愿确切金额或区间范围,以支付意愿区间长度比例衡量受访者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不确定性的影响因素,并以不确定性水平对支付意愿区间进行加权,将不确定性纳入支付意愿估值框架以减少偏误,提高条件价值评估法估值精度。结果表明:①不确定性的存在具有普遍性,近50%受访者对支付意愿表现出不确定性。②受访者在当地的居住年限、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了解程度、收入水平均对不确定性具有显著影响。③将不确定性水平纳入支付意愿估计,运用参数估计方法测算福建平潭居民对于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支付意愿为200.24元/(人·年),平潭海洋生物多样性价值为8888.65万元/年。研究结论将加深对条件价值评估法中不确定性偏差来源及修正方法的理解,提高条件价值评估法估值有效性与准确性,并为海岛生态系统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江冲  金建君  李论 《资源科学》2011,33(10):1955-1961
我国耕地资源快速减少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耕地资源价值的认识不清。为完善土地补偿制度,提高人们的耕地保护意识,本文以浙江省温岭市为例,采用条件价值法对耕地保护的非市场价值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温岭市居民已认识到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的存在,城市居民对耕地保护非市场价值的认知较农村居民深刻;城、乡的平均支付意愿分别为500...  相似文献   

14.
唐建  沈田华  彭珏 《资源科学》2013,35(1):207-215
评价耕地生态价值有利于了解耕地生态外部性大小,为政府制订合理的耕地补偿政策提供依据,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以重庆市为例,采用双边界二分式CVM法的Logistic模型,从城镇居民的支付意愿和农民的受偿意愿两个角度评价耕地生态价值.研究结果显示:①按5%的折现率计算,在WTP和WTA法下重庆耕地生态总价值分别为876亿元和2132亿元;②耕地资源具有重大的生态价值;③城镇总体支付意愿和农民总体受偿意愿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情况下政府应采取农业补贴等形式解决耕地生态外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评价:CVM的局限性及几点改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崔卫华  林菲菲 《资源科学》2010,32(10):1985-1990
意愿调查法(CVM,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是西方评价非市场资源价值最常用和最有效的工具。科学地应用CVM对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价值评价,是遗产资源价值评价从定性走向定量的质变过程。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和相关案例的研究,分析了CVM的局限性、应用领域以及相关技术。并根据文化遗产资源价值的特殊性,为在我国应用CVM评价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选择WTP指标值更合理;二分式应更好地模拟市场的定价行为;支付方式的选择要考虑当地民众的习惯和偏好;受众对象的选择应既考虑所评估文化遗产资源的辐射范围,又要考虑所选人群的支付能力、受教育水平。本文旨在对解决CVM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价领域应用的局限性问题提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由二分式条件价值评估法得到的样本数据,通常会包含零观察值,以往研究中的支付意愿函数模型和Tobit模型未能妥善处理零观察值,降低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针对零观察值问题,本文通过构建支付意愿的双栏模型,将零观察值纳入CVM数据分析,提出了双栏模型参数估计方法。以三江平原湿地生态保护价值为例,得到黑龙江省居民的平均支付意愿为127.93元/(人·年),低于支付意愿函数模型的计算结果134.58元/(人・年),高于Tobit模型的计算结果102.52元/(人・年),得到2010年三江平原湿地生态保护价值为49.01亿元/年。研究结果验证双栏模型可以避免因删除零观察值而导致估算结果的高估及将所有零值归为真实零观察值所导致估算结果的低估。通过比较两栏的结果发现,收入、了解程度、游玩次数等影响因素在两方程中的作用不同,表明参与和支付是两种不同的机制,需要区分处理。研究结论为CVM研究中零观察值的处理提供新的途径,为生态环境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汉琦  牛海鹏  方国友  梅泽勇 《资源科学》2011,33(11):2116-2123
在分析耕地生态服务功能特征及耕地资源和社会经济环境等对耕地生态影响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对焦作市未来不同情景下的耕地生态服务功能变化过程进行模拟,并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中连续型的支付卡方式调查农户对耕地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WTP)和受偿意愿(WTA)。研究表明:①在“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情景”、“现状情景”和“经济优先发展情景”这三种假设情景下,受访农户的平均WTP和wTA随假设生态环境的恶化而逐步提高,每户每年分别为74.7元、116元、162.9元和458.3元、497.2元、754.8元;②由于耕地保护意识的增强,受访农户已经意识到耕地生态效益的存在,82.95%的受访农户对耕地有正的支付意愿,但因支付工具选取不同,可能会造成支付意愿的偏差;③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的不对称性在本研究中得到反映,WTA/WTP的平均值比值为4.8,与已有研究的一般范围较近;④受访农户对不同情景间耕地生态环境的对比可以制约支付意愿区间的大小,从而提高WTP整体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许志华  卢静暄  曾贤刚 《资源科学》2021,43(5):1025-1037
受偿意愿和支付意愿的差异性导致条件价值评估法有所争议。本文基于前景理论参考点与厌恶损失构建效用函数,对受偿和支付意愿差异性的心理来源进行理论模型构建与分析,并在青岛市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构建胶州湾围填海造地3项差异化情景进行实证研究,为加强条件价值评估法调查结果的实践应用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个体参考点偏离增大时,受偿和支付意愿的差异性增大;个体厌恶损失程度越高,表现出的受偿和支付意愿差异性越强。但两者在影响机理上有所差异,参考点通过正向影响受偿意愿,而厌恶损失通过负向影响支付意愿导致受偿和支付意愿间的差异性增大。②内在动机、融合动机以及教育程度均对支付意愿表现出显著正向影响,并且与受偿和支付意愿之间的差异性表现出显著负相关关系。③政府信任度与收入虽与支付意愿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并未对受偿和支付意愿之间的差异性表现出显著影响。研究揭示了影响受偿和支付意愿之间差异性的重要因素,有助于提高条件价值评估法运用的科学性与可靠性,为推进国内该领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二分式诱导技术,针对广西北部湾四城市当地居民保护滨海生态环境的WTP值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影响其WTP值选择的偏差形成因素。结果显示:①分别应用Logit模型测算得到受访者在未来的5年里,至少愿意支付(204.13~450.17)元人民币(/人·年)来恢复或保护当地滨海区域的良好生态环境;②在测算过程中分别对单边界和双边界模型进行了多重拟合计算,显示单边界的WTP期望值高于双边界的WTP期望值,且两者均高于其简单算术平均值,表明可以减少低估性偏差;③为有效地避免框架锚定效应偏差,在二分式问卷格式基础上,追加了支付卡投标值问项,统计显示选择值大多落在所设定的投标值范围,因而从一侧面验证了本研究不存在明显的框架锚定效应;④对居住环境、环境政策和经济收入满意度高的受访者,其支付意愿明显高于满意度低的受访者,原因在于产生了抗议性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