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重点分析转型语境中主流媒体新闻评论引导力的困境及提升策略,结合当前我国主流媒体的发展现状,从强化主流媒体的网络传播能力建设工作、优化主流媒体新闻评论矫正方式、积极构建主流媒体新闻评论应对策略、大力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艺术思维、给主流媒体提供新闻评论引导空间这几点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转型语境中主流媒体新闻评论引导力,为主流媒体更好更快的发展做铺垫。  相似文献   

2.
在媒介融合发展成为常态的新闻生产环境下,新闻的制作、传播和呈现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新闻编辑应当顺应媒介环境的变化,掌握融媒体新闻制作的专业技能,实现转型升级。本文首先介绍了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接着论述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优化转型的重要性,最后探讨了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优化转型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3.
新闻评论作为媒体的 "旗帜" 与 "灵魂", 历来为媒体所重视. 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 信息传播和更新频率越来越快, 促使新闻评论不得不加快节奏,新闻评论的时效性愈发凸显出来. 由于网络传播新闻信息比传统媒体快, 传播范围广,社会影响大, 包括传统媒体在内的新闻评论, 所评论的新闻事由越来越多地取材于网络媒体,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新闻评论的真实性问题. 因为网络传播速度快, 有的新闻事件没有核实到位或报道的只是问题表象, 在这种情况下, 强调新闻评论的时效性, 极有可能出现所评论的新闻事实本身就存在失真问题, 导致新闻评论出现问题.  相似文献   

4.
倪万 《青年记者》2012,(22):63-64
一 曾经有一个非新闻专业的教师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他说看了一些媒体评论说纸质媒体很快就会消失,那么是不是新闻专业的学生将来就没工作了?当然,他不是搞新闻与传播研究的,再加上长时间以来对传统媒体尤其是报业发展基本一边倒的唱衰,让人产生这种想法也不奇怪.我简单地从几个方面谈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一是从历史上看,消亡论总是在新的媒介形态产生后出现,但至今也没有哪一种传播媒介真正消亡,只有作用大小的变化,即便是旗语这种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在电子通信发达的现代海军里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二是有人类社会存在就有新闻与传播的活动,就有传媒的存在,就报业而言,即便纸质媒体消失了,数字化转型后的报社依然存在,而且发展的空间更大了;三是新闻与传播工作需要转型,重心将会有所转移,但"采写编评摄录播"的新闻业务依旧存在.  相似文献   

5.
短视频新闻评论是近年来大众媒体为适应媒介转型发展、受众阅读习惯改变的新要求而制作的新闻产品。但从理论和实践来看,短视频新闻评论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产品制作缺乏系统性、体系化、深层次,难以满足受众对新闻产品需求的升级。在融媒体新时代,短视频新闻评论需与新闻消息、深度报道等各种新闻体裁相融,与纸质传播、互联网传播等各种传播形式相融,通过特色内容,以产品矩阵形式在新闻碎片化中黏住读者,应对新闻信息同质化对大众媒体个性化造成的冲击,实现品牌的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媒介融合的进一步深入,为新闻生产的多样化提供了契机。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作为传统媒介中的重要内容,在媒介融合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创新发展。本文将基于融媒体背景下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创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在融媒体背景下的创新路径,以期为相关研究者和工作者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7.
国内首档融媒体新闻评论节目《中国舆论场》,改变原有的传媒主导型模式,注重用户参与、多维互动,实现平等对话、深度交流,并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社交媒体的传播优势,拓展节目传播渠道,为我国新闻评论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启示。融媒体时代下,新闻评论节目应注重受众本位、融通传播渠道,同时更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承担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表达自由与社会开放的大环境下,在web2.0媒境、全球化语境与中国风险社会环境的语境下,加强传统主流媒体的舆情引导创新具有紧迫性。CCTV2《今日观察》栏目以舆论聚焦、平台构建和舆情辐射的话语传播,创新性地构建新闻评论4.0传播范式,推动中国新闻评论的创新发展,是经济舆情建设平台的一个蓝本、电视经济评论栏目的一个精品和主流媒体传播的一个范式,是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的积极方向。  相似文献   

9.
李佳宝 《新闻世界》2014,(11):64-65
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客户端等的兴起及发展,主流媒体微评论成为舆论引导的主要方式之一。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主流媒体的评论不仅在新闻传播方式、传播模式上取得良好的效果,更在舆论引导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本文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人民微评"板块为例,分析主流媒体新闻评论在微语境下如何进行舆论引导,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融媒体时代,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了新闻的生产方式、传播模式。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新闻评论节目要发挥影响力、传播力和引导力,应立足其原创内容的生产优势,引入非新闻元素,打造小而精的融媒体工作室,培养和建立融媒体新闻评论人才队伍,以实现融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创新表达。  相似文献   

11.
融媒体时代,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了新闻的生产方式、传播模式。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新闻评论节目要发挥影响力、传播力和引导力,应立足其原创内容的生产优势,引入非新闻元素,打造小而精的融媒体工作室,培养和建立融媒体新闻评论人才队伍,以实现融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创新表达。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变革,更多的受众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与评论者,大大增强了信息传播能力。本文通过对众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变化发展与传播变革进行研究,以期为新闻评论的发展从选题、立论、评论主体和传播渠道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东锋 《新闻战线》2023,(17):77-79
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新闻传播模式蓬勃发展,视频评论成为主流媒体在加快推进媒体融合转型过程中竞逐发力的重点领域。要在“众声喧哗”的互联网中引领舆论,需要从表达的切入点、视角、话语方式等多个维度对提升主流媒体视频评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成为促进我国消费升级、经济社会转型、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推动力.这种变化,对媒体生态的影响极为重大,自然也会影响到作为媒体内容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评论.在全新的融媒体背景下,传统的观点生产方式受到冲击,新闻评论的传播生态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一些不可忽视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媒体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和结构也在不断变换,新媒体技术不但促进了新闻传播行业的转型,也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加深了信息传播对于受众的意义。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了新媒体特点,并为新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以及影响展开浅析和评论。  相似文献   

16.
郭晓敏 《传媒》2021,(10):31-32
全媒体时代,技术成为媒体发展的核心驱动.主流媒体必须在技术赋能下快速转变经营思维,构建融合新闻生产体系,占据媒体融合转型先机.人民日报作为主流媒体的代表,始终走在融合转型前沿,在融合新闻生产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是当前国内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指向标.本文从生产机制、技术应用和传播渠道三方面入手,重点总结分析其融合新闻生产特色,为国内新闻媒体的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社会舆论环境和传播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视内容为生命的报纸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严峻挑战,新闻评论自然也成了纸质媒体在新一轮新闻竞争中有所作为的重要手段和有力武器,而社会的发展进步,媒体的竞争加剧,受众的需求变化,都要求新闻评论不断创新。从本期起,本刊和嘉兴日报社、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新传播格局下评论创新笔谈》,欢迎广大读者来稿。  相似文献   

18.
在融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必须通过积极转型来适应新的信息传播生态,在此过程中,新闻编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闻编辑不仅需要敏锐地感知到新的信息传播环境对自身角色定位、专业能力所提出的新要求,而且需要重视积极探索自身转型发展路径,为自身职业生涯发展以及新闻媒体生存发展空间的拓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在对融媒体背景下新闻编辑转型发展方向作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新闻编辑转型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新闻评论的根本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网络媒体迅速发展,中国与世界交往日趋频繁的形势下,广大公民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新闻评论作为人们直接表达自己意见的有效形式,越来越受到媒体的重视。如何定义新闻评论,本文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并根据定义提出了新闻评论的根本特性,即新闻评论依赖事实的新闻性,新闻评论传播的时效性,新闻评论论说的理论性,新闻评论内涵的思想性,新闻评论传播知识的有益性。  相似文献   

20.
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随着媒介环境、舆论生态、受众需求的变化,传统媒体创新内容形态、表达方式,短视频新闻评论应运而生,成为新的传播风口,同时也面临着种种矛盾挑战与现实困境。本文聚焦纸媒转型过程中短视频评论的变与不变,以期为短视频评论创新发展、传统媒体转型升级、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