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许振哲 《浙江档案》2023,(12):43-46
档案鉴定工作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对比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档案鉴定理论与近年来提出的档案鉴定非必要论,指出我国档案鉴定工作存在归档鉴定模式因循守旧、价值鉴定标准存有局限、销毁鉴定工作推进不力的问题。人工智能时代,机器可以取代人工完成繁复的工作,有助于打开档案鉴定工作新局面。档案工作者应确立全部性管理方针、将档案质量鉴定作为归档鉴定的核心,通过档案利用平台主动抓取用户行为数据、构建档案价值动态鉴定体系,废止档案销毁鉴定、构建开放档案智能鉴定数据库,积极应对新一轮技术浪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人民法院诉讼档案初始鉴定的标准及初始鉴定工作中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两个根本性问题进行系统论述.作者明确提出应缩小诉讼档案的归档范围,短期诉讼案不是"有卷必归",而应留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卷,并主张缩短诉讼档案的保管期限,减少已归档诉讼案卷的留存时限.本文强调从来源上大幅度地控制无保存或继续保存价值的诉讼档案存库的数量,以最大限度地优化人民法院的档案库藏结构,更好地发挥有价值档案的效益,最终有利于人民法院档案工作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学习鲁迅先生的<谈所谓"大内档案">,笔者对档案鉴定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鉴而不销"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经鉴定已无档案保存价值的档案可能仍有其他保存价值,档案鉴定后的处置(主要是销毁)应早日列上工作日程.  相似文献   

4.
档案的价值鉴定工作是档案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其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档案的保管与利用.而这项工作开展好坏的表现就在于被保留下来的档案保管期限划分是否合理,所保存下来的档案是否最大限度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服务,即本文所说的档案的价值鉴定科学性问题. 当然,这里所说的科学性是就某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而言的,指在某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要求档案的保管期限的确定是唯一可以接受的,在当时必须是正确的.可以这样说,档案的价值鉴定科学性具有明显的时代性.而作为档案价值鉴定的承受者和执行者——鉴定组织,在影响其科学性的诸多因素中它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相似文献   

5.
档案学理论认为:"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判定档案的价值,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并据此剔除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予以销毁的一项档案业务工作",[1]"鉴定解决档案实体的存毁问题",[2]对经过鉴定"没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已经保管期满的档案就要进行销毁"[3].<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机关应定期对已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进行鉴定……鉴定工作结束后,应提出工作报告,对确无保存价值的档案进行登记造册,经本机关领导人批准后销毁.  相似文献   

6.
档案鉴定和销毁是两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工作。虽然档案销毁必须经过鉴定,但就鉴定工作而言,档案销毁只是档案鉴定的目的之一,鉴定工作还应包括开放档案鉴定、案卷质量鉴定和档案褪变情况鉴定。目前,县档案馆很少开展档案鉴定,即使鉴定了,也很少对应销毁的档案进行销毁。一、开展档案销毁工作的必要性首先,从一般意义上说,馆藏档案也处在不断变化中,过去有价值的档案,现在、将来不一定有价值。档案馆应当一方面不断地接收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档案进馆,以丰富馆藏;另一方面,对失去保存价值无需继续保存的档案则要及时剔除销毁,防止馆藏臃肿。…  相似文献   

7.
档案价值是档案学的重要理论问题,而档案价值鉴定就像过滤器一样,在众多的档案文件中根据具体的情况挑筛选出那部分有价值的,档案价值的鉴定直接影响着档案的利用和开发,是人们开展文件处理的基础和前提,什么样的档案可以被保存,什么样的档案应销毁,这全都取决于档案的鉴定的环节,所以说档案鉴定可以被称为档案整理环节中的档案"命运"中转站.  相似文献   

8.
<正>高校档案管理是以高校档案为对象,主要是对高校建设与发展过程当中产生或生成的各类档案进行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利用与开发等。在数字时代发展背景下,探讨高校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面临的问题及推进策略,将有利于更好地认识、理解并不断推进高校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进程。一、高校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1.适应数字时代"新趋势"的需要。在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核心的  相似文献   

9.
从档案视角探讨将人工智能作为数字遗产进行保存,旨在明确档案机构保存人工智能的策略要点。通过分析《长期保存的数字遗产遴选指南》(第二版)中的相关内容,从遴选通用框架和人工智能专题两方面进行梳理,明确人工智能作为数字遗产的情景和保存要点。在此基础上,从职能、对象、管理框架、管理方案这四方面提出档案领域将人工智能作为数字遗产保存的策略。最后,对人工智能作为数字遗产保存的未来议题进行了讨论,涵盖人工智能作为文件的认知建构、人工智能档案化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构想、人工智能作为数字遗产保存的路径设计。  相似文献   

10.
观点     
正钢丝录音档案抢救平台研究1.采用数字化抢救方式。为了解决钢丝录音档案长期保存和开发利用问题,必须将钢丝录音档案从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2.妥善保管原始载体和设备。即使已完成信息转换,仍应妥善保管原始载体与播放系统。3.保留钢丝录音档案的原貌。应保证原声音不受到任何人为的改变或"改善"处理;所有的信息都要能够完整地被转录。4.记录和保管  相似文献   

11.
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是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档案鉴定销毁成了企业档案工作中的"老大难",对企业推进档案信息化进程造成障碍. 1企业档案鉴定销毁难的原因 1.1企业对鉴定销毁工作的不重视,怕担责任.对于归档保存的档案来说,大部分档案最终要被销毁.档案具有不可再生性,企业面临的档案库存矛盾再大,困难再多,与鉴定失误相比,责任要小得多,这种求稳保守的思想直接影响档案鉴定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谈德尔菲法在档案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专业所说的"鉴定",主要的内涵之一即是指对档案价值的鉴定.对档案进行鉴定是"去粗取精",提高管理效益的科学措施,同时也是关系"档案存亡"的一项非常严肃的丁作.将德尔菲法应用于档案鉴定工作,能较为准确地鉴定出档案的真实价值,特别是对高龄档案、争议性档案和边缘性档案的鉴定,作用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3.
吴晶 《档案管理》2001,(3):26-26
1自动化管理模式将取代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与传统的档案工作相比,电子时代的高校档案工作者,不再始终面对档案本身实施一系列的管理活动,而是很大一部分时间直接运用电脑网络来进行电子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输,传统的按部就班的工作环节被"超前机制"的方式所取代,即将收集、整理、鉴定等工作一并预先设计在程序里,通过系统来完成.诸如纸质档案中的立卷、装订以及装裱、杀虫等环节也将在电子档案管理中消失,而代之以新的管理措施(防磁、防有害气体、防变形等).日常的借阅管理、统计工作也因采用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而变得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下中国发展战略之一,对中国各行各业产生深远影响,档案行业也不例外.论文概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和代表性技术,认为人工智能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网络档案信息资源智能收集、数字档案信息资源智能分类与检索、智能化档案价值鉴定、智能化档案安全管理和智能化档案提供利用服务在实际应用中人工智能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周瑾 《档案天地》2004,(1):48-48
为了更加科学地管理档案 ,我馆根据日常工作的需要 ,编制了“全宗管理数据库”。通过该数据库可以对馆内所保存的每一个全宗的档案数量、档案整理、移出、鉴定、接收、开放、修复等情况的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科学汇总 ,使管理人员更为清晰地掌握馆藏全宗的具体情况张家口市档案馆建成“全宗管理数据库@周瑾  相似文献   

16.
王楠 《档案时空》2015,(6):7-10
档案鉴定是档案工作者对档案有用性的预测,是挑选有价值的档案妥善保存,对无须保存的档案剔除、处理的过程,是档案管理过程中一项难度最大也最为重要的工作,受到了各国档案界的重视.因此,档案鉴定作为文件生命周期运动中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重要环节,对其发展动态进行研究与分析,可以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价值鉴定方法,从而更好地指导档案鉴定工作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7.
李娟  李超 《山东档案》2023,(6):66-67
<正>数字时代照片逐渐被数码照片所替代,但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照片档案出现不同程度的褪色、破损、折痕、氧化、发脆、画面模糊等现象,一旦残破到无法修复,将严重影响照片档案利用及寿命。笔者通过对本单位馆藏照片档案的归档实践,浅谈照片档案的整理与数字修复。一、照片档案的整理照片档案一般在活动结束后一个月内应当及时归档,各类照片在归档前都应做好鉴定和筛选。照片档案的整理应遵循有机联系、有利于保管、有利于利用的原则,同时照片与底片应分开存放。  相似文献   

18.
我们知道,相当一部分档案在档案室保存时间是短暂的,档案馆是档案的归宿.因此,档案工作的改革应考虑到档案馆档案的管理.新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规定以"件"为归档文件的整理单位,就管理角度看,本人认为"案卷"这一基本保管单位还是保留为好.  相似文献   

19.
1 将油田信息数据库与档案部门进行联网,把以前的文档管理系统进行修改和升级 以前的软件主要采用MS-DOS操作系统进行文档软件的开发、研制.但随着科学的进步,档案馆与油田综合信息数据库的联网,要求对文档系统进行修改,才能在Window2000以及WindowsXP网络中运行,否则该系统将难以"上路",难以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档案工作的需要,限制档案工作的管理水平,同时也抑制了油田档案工作的发展.同时,这还涉及到管理软件在升级的过程中所涉及到原始档案的保留以及格式转换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档案的安全问题.这些都是需要通过技术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中美档案鉴定工作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丽萍 《浙江档案》2006,(5):50-50,53
档案工作作为保存一个国家历史记录的实践活动,从其具体的操作行为到抽象的指导原则,都有着一定的规律.中美两国由于国家制度、社会背景不同,档案鉴定方面有一些共同点,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对中美档案鉴定进行比较研究,将进一步推动档案鉴定实践工作,也有利于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在美国,关于档案文件的鉴定标准,档案界普遍遵循美国档案学家谢伦伯格的双重价值鉴定论.而我国,现有的规章和教科书中,对于档案价值的鉴定,要求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分析和鉴别档案内容的现实作用和历史作用,根据本机关工作的需要和为国家积累历史文化财富的需要,全面确定档案的保存价值,虽然没有双重价值这一说,但鉴定标准基本上包含了双重价值标准的内容,只是侧重点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