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I主播是人工智能技术与媒体创作融合的产物,也是播音主持创作中艺术性与技术性的一次激烈碰撞。AI主播的出现为媒体行业带来更高工作效率和更低工作成本,同时也带来了一场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博弈。基于对已有AI技术与播音主持创作融合案例的分析发现,AI主播在新闻播音主持创作和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具有加持和赋能的积极作用。同时,AI主播在实际应用中主观能动性的缺失也为真人主播的播音主持创作工作带来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李惠文 《传媒》2021,(13):44-46
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引领的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智能媒体应用中的虚拟播音主持技术迅速发展,AI主播即人工智能虚拟主播逐渐成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广受关注的技术应用趋势.播音员主持人作为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中的传播者,广大受众是否会接受并适应其依托于智媒实现的虚拟播音主持模式,在虚拟播音主持的应用趋势下传统的播音主持如何创新发展等问题,还需学界业界共同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3.
任晓坤 《新闻传播》2023,(12):82-84
AI主播,已经被广泛运用于了各个领域。从最初2D的首位虚拟主播阿娜诺娃,到冬奥会的AI手语主播,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数字环境的深化,令整个传媒行业的转型和适应节奏发生了巨大改变。在这种全新的数字环境下,AI主播的深度学习能力得以强化,而播音主持的从业人员也被赋予更高的要求和更为严峻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将AI与播音主持进行融合创新,不仅仅要明白两者的优势所在,也在将其特点进行互补弥合,从而实现智能环境中的播音主持转型与升级,为观众的体验与未来的发展做出有利的促进。。  相似文献   

4.
李斌 《传媒》2021,(22):62-64
随着直播行业的迅速发展,网络主播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视野.短视频和直播内容通过IP流量吸引了大量人气,已经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网络主播的角色定位、能力素质备受关注.新技术、内容运营和思维能力是网络主播需要具备的硬核要素.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各大高校尤其是播音主持教育如何创新培养网络主播人才并提升其能力素养,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传媒领域竞争加剧,互联网+的时代传统媒体生存更显艰难,传统媒体的新闻主播抑或文艺节目主持人都需要更加用心地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笔者就新闻主播与文艺节目主持人使用语言的差异性,结合本人播音主持工作的实践展开论述,希望和广大媒体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在播音主持领域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已呈现一种重要的趋势.本文通过介绍人工智能AI合成主播的定义及相关概念,分析了人工智能AI合成主播具有的特点,阐述了其具有的优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杨琳 《传媒》2021,(22)
在传统媒介时代,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以及相关人才的培养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也为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享受,实现了信息传播的高质量呈现.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新的媒介形式产生,传统播音主持领域受到严重冲击.如何适应媒介传播方式的变化,探索播音主持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林小榆所著的《融媒时代的播音主持艺术研究:现状与趋势》一书,立足融媒体时代,探寻播音主持领域的变化与问题,剖析行业发展桎梏,探寻行业发展方向,着眼于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以期推进播音主持艺术在融媒体时代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虚拟播音主持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人工智能主播为代表的智能传播主体成为活跃于各大视听平台的新角色。本文通过技术形态、属性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价值判断与人的感官相结合,观照人类社会实践与心理意向,并提出通过文本多维细分、优化语义情感表达与“角色赋生”“价值观赋能”“圈层化联结”的内外部优化策略以提升人工智能新闻主播的发展进路。  相似文献   

9.
媒介融合是新时代的显著特点,适应媒体时代变革是播音主持行业在发展中亟待探讨的问题,为此,本文研究融媒体背景下播音主持行业的机遇与发展策略.了解播音主持行业的发展现状,播音主持行业需要实现融媒体时代的转型与升级.对融媒体背景下播音主持行业的机遇的研究发现,开放的传播环境为播音主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并从培养播音主...  相似文献   

10.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2019年被称为中国人工智能元年,从中央到地方,各个部门、各个行业都制定发布了人工智能白皮书和发展规划等,这次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给相关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AI主播的出现也给传统电视媒体中播音主持行业带来了冲击。那么对于电视镜头前的第一人——播音员主持人来说,如何加强自身优势、了解和分析AI主播的发展方向,是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2011年,《新闻夜航》主播小翟获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这是业界对小翟多年来播音主持工作的极大肯定和鼓舞。从走红地毯,对话成龙、赵本山等娱乐大腕;到唠家常、聊民生,小翟完成了从娱乐主持到知性主播的华丽转身。"民生新闻的主播,形象要有亲和感,要让观众入  相似文献   

12.
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使得播音主持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播音主持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融媒体时代下,播音主持工作如何顺应媒体发展形势而进步,是传播媒体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围绕融媒体时代下,播音主持转型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困难,以及结合目前播音主持行业实践与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实践等工作,进一步探究播音主持转型发展行之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传媒行业面临着新的重大变革,各行业正在不断地进行创新.自2014年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从新闻宣传到政务服务,从媒体相加到全媒体发展深度相融,媒体融合不断推进,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日益增长.在融媒体时代,以传统新闻信息传播方式为主要工作形式的播音主持面临着新的挑战.由林小榆所著的《融媒时代的播音主持艺术研究现状与趋势》一书,以融媒时代为背景,梳理了播音主持发展相关理论,深入研究并分析了播音主持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并提出了播音主持教学改革的策略.该书内容全面,引用资料详实可靠,结构框架清晰,为融媒时代播音主持的良好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AI合成主播已然给播音主持专业带来巨大冲击。但是真人播音员与AI相比仍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文章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认为在播音的吐字发声、语流音变、语言表达等方面,AI的确拥有准确清晰规范的优势,但是却有着无法克服的先天问题,那就是吐字发声无法声随情动,语流音变无法灵活变化,语言表达没有内外技巧处理。这也正好提醒了专业播音员主持人一定要规避AI的缺陷,才能在播音主持领域永保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5.
在人工智能时代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播音主持行业中,为播音主持从业者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多的AI主播出现,甚至可以取代一些主持人.[1]而主持人在人工智能时代下是否仍有存在的价值,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对主持人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对此进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时代赋予媒体行业更多的时代元素,给播音主持带来新的课题,机遇与挑战并存,播音主持该如何适应新定位?本文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的媒体环境特征,以及在此环境下播音主持的定位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论述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如何做到新定位、实现角色转型,最终构建播音主持新风貌。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主播.一个非常惹眼职业:纵观华语电视界,近十多年,从被朱镕基总理点名的吴小莉起.港台新闻主播异军突起.风头几乎赶上甚至超过了央视主播。环视华语当红的新闻主播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几乎所有的主播们都不是播音主持科班出身。  相似文献   

18.
陆瑶 《新闻世界》2014,(8):83-84
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也催生了媒体的诞生和发展,播音主持行业依托科技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随着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特别是从广播电视时代到互联网时代,传媒技术的飞跃,对广播电视时代建立的播音主持职业标准产生了冲击。同时,国家大力推进的三网融合战略,给播音主持行业带来新的挑战,播音主持人才的选拔标准也将更为严格。  相似文献   

19.
毛阳南 《今传媒》2016,(12):143-145
播音与主持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整合者,在媒体与受众之间起到关键性的纽带作用.如何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工作中的重点.本文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分析了当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对新媒体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性教学途径进行了探索,以期推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2019年《新闻联播》栏目推出的"主播说联播"短视频取得了显著的传播效果,同时开创了电视新闻融媒体发展的新路径。本文对为期6个月中100条"主播说联播"短视频样本进行了定性定量结合的实证研究,试图透过传播现象深入创新背后的理论与实践贡献,从而为电视新闻融媒体发展战略提供借鉴。研究认为,"主播说联播"通过"人的价值"得以区别于其他新闻短视频产品,增强了网络舆论引导与价值观塑造的功能,开创了新媒体下播音主持行业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反差风格助力建构多元文化的电视新闻全媒体栏目;通过平衡"传者思维"与"受者思维"模式,有效推动"两个舆论场"的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