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强 《传媒》2018,(14):72-74
融媒体时代,全国两会报道成为各大媒体施展融合战略的大舞台.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全国两会报道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从技术运用到技术融合、从多渠道到渠道融合的发展轨迹.随着技术与战略的成熟,未来的全国两会报道,技术融合将会取代技术运用,新媒体矩阵传播将会取代大篇幅报道,而"独家新闻"将一直作为核心竞争力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2.
随着媒体融合加速推进,在融媒体新闻报道当中移动直播成为主要方式。本文从融合媒体传播平台的发展入手,讨论传统演播室环境下如何构建融媒体传播技术平台,阐述融媒体直播与互动系统的结合,希望对相关研究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全面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以来,县级融媒体基本整合了两微、两台、一网一报等平台,做到了技术层面的融合。而县级融媒体要更接地气,关键在于内容融合。从信息来源端、生产端、传播端三端入手可以做好县级融媒体的内容融合。在生产端,以连促通实现信息源融合;在生产端,通过融中有特,创作新闻内容;在传播端,通过反馈直达,让受众反馈变得"重要"起来。县级融媒体在内容融合上独具优势,但依然要坚守内容融合的核心:新闻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各种自媒体和新媒体如雨后春笋,作为传播体育新闻的体育媒体也同样面临着由传统媒体方式向新媒体方向转型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实现新媒体与体育新闻传播的有效融合,是体育媒体人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目前,新媒体与体育所组成的跨媒体融合成为体育媒体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媒体融合颠覆了传统新闻业已形成的传播方式、传播关系、传播理念和传播规律.本文探讨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载体、新闻内容生产、新闻受众等的重构和基本规律,认为强化媒介与人深度交互的思维,才能将媒体由传统媒体与新媒介简单相加的"浅融"推向技术与人相互影响的"深融".  相似文献   

6.
传媒和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历史上的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会带来媒体界的极大变革。如今,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趋势。在众多融媒体传播手段中,网络专题页是一个常见的传播手段。在融媒体环境不断完善和强化的今天,网络专题页具备哪些传播优势?本文将以《人民论坛》杂志社与云南省普洱市人民政府合作举办的普洱绿色发展论坛活动网络专题页为例,简要分析融媒体背景下网络专题产品的传播优势。  相似文献   

7.
吴恒 《新闻传播》2024,(5):12-14
融媒体时代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一方面强调从内容维度实现创新;另一方面也应当基于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技术的融合提升广播电视节目传播与呈现质量。通过本文分析可知,在融媒体时代,传统的广播节目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包括转变观念,实现工作思路创新;转变方法,实现节目内容创新;提升素养,实现传播效应优化。只有实现多方面的创新优化,才能适应融媒体时代,提高广播节目的传播质量。  相似文献   

8.
刘峰 《新闻世界》2023,(1):7-11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党报和新媒体融合成为必然趋势。近年来,党报融媒体从传播形式上适应新媒体的转变,然而党报融媒体编辑思想正经历碰撞和调整。本文以安徽日报媒体融合实践为例,指出党报融媒体编辑思想仍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报道的权威性和思想的指导性,同时也应充分利用新传播技术优势,创新报道手段,提高话语构建能力,增强传播力引导力。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移动互联网的异军突起,传媒业已经无可争辩地走进融媒体时代。现今媒体发展的大势是融合,即兼容并蓄各种新旧媒介的传播特点、规律和特性,通过聚合多种传播介质,拓展媒介传播链条,完成融媒体的体系构建。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只有融合发展才能互生共存,才能给受众提供即时、全面、真实信息,才能让新闻受众拥有一个健康发展、良性互动的和谐的舆论环境。一、新媒体的春天  相似文献   

10.
李青 《新闻前哨》2020,(3):63-64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式发展,传媒业也融合了多种先进的传播技术,逐步走向数字化,互联网成为重要的舆论传播平台,而融合电视、广播、互联网的融媒体以成为当今主要的舆论传播形式,其对新闻舆论的影响较大。对此,本文以融媒体环境下新闻舆论的引导力和传播力为分析重点,针对其现状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现代信息传播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各种传播媒介方式之间的融合成为信息传播发展的重要趋势,而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为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和优越的信息传播环境.因此,为适应融媒体环境提出的新要求,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必须在节目编排和传播方面做出创新调整.基于此,本文从融媒体环境的特点,结合实际分析电视台新闻节目编排...  相似文献   

12.
叶秀端 《东南传播》2020,(10):17-19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智能化已经成为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方向。通过5G移动网络重构与用户的连接,借助AI技术打造自动化内容生产模式,通过内容共享构建"价值共同体",是智慧融媒体的发展逻辑。内容建设是融媒体的根本。融媒体可通过智能算法识别用户信息消费场景、感知用户信息需求,进行精准传播;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三个方面提升其传播力,扩大主流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13.
"融媒体"时代,面对飞速发展的传播技术与迭代更新的传播形态,传统媒体要想在一片唱衰声中求生,转变思维方式尤为重要。融媒体时代促使传统媒体要直面多样化需求的挑战,应当主动"融变"思维,以互联网思维统领采编流程,以优质内容推进媒体建设,将用户思维渗入媒体融合,以跨界思维搭建多元平台,积极探寻媒体深度融合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众传媒事业的不断发展,融媒体时代逐渐到来,融媒体可以为文化传播提供新途径,创新文化传播方法,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如今,我国的传媒技术发展越来越迅速,广播新闻编辑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在融媒体视野下,人们也更加重视新闻广播媒体传播策略的发展,重视其与媒体融合的重要作用。研究融合新闻编辑发展路径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本文基于融媒体时代背景,分析广播新闻编辑发展现状以及发展优势与特点,重点阐述了广播新闻编辑的发展路径与策略,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李晓鹏  范静涵 《中国记者》2023,(10):101-107
<正>本文认为,当下媒介深度融合、技术形态迭代升级的同时也发生传播范式的融合:新闻传播从原有传统媒体时代偏重理性传播朝着情感传播方向深度融合发展。情感作为新闻传播中的重要因素,旨在创新报道,与受众“重建连接”,形成情感共鸣的互信亲密关系。“用户意识”成为一条主线,以期建立人际联系。媒体与用户之间的连接,是媒体与人之间的“连接”,情感传播发挥关键性作用,这是融媒体深度发展道路中极为重要的问题,也是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指引。本文提出,融媒体传播注重情感传播,但并非与理性传播相对立,而是在媒介技术进步的支持下,形成共存互补的共融范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媒体的快速发展,媒体传播的模式和生态也发生着变化,本文尝试将媒体的深度融合与生物学的基因重组进行类比,进一步探讨融媒时代下如何实现媒体传播从相"加"到相"融",如何推动相互融合的项目产生化学反应,促进融合改变传播。  相似文献   

17.
柯晓 《东南传播》2022,(4):36-3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传播技术也日新月异,县级媒体融合也势在必行,但是与上级媒体相比,县级媒体在资源、人才、技术等方面都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本文从以莆田市仙游县融媒体中心融合发展的做法为例,提出县级媒体融合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钊 《出版科学》2015,23(2):34-37
融媒体文化的出现,重构着传媒业的传播特质和编辑思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后呈现贴近受众、微传播、用户生产内容、碎片化、平台化等发展趋势.编辑在融媒体传播视域下,应建立跨媒体、以受众为本和出版人的传播意识,深入挖掘新媒体大数据,实现媒体融合的划时代传播.  相似文献   

19.
林霖  邵晓霞 《今传媒》2023,(11):122-127
随着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革命的不断推进,媒体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本文对融媒体视域下麦积山石窟文化传播现状调查情况、麦积山石窟文化融媒体传播效果进行了分析,提出融媒体时代麦积山石窟文化的传播策略,旨在促进麦积山石窟文化的有效传播,提升麦积山石窟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石窟的保护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20.
于璐  冯超 《新闻世界》2014,(8):138-139
手机媒体作为当今新闻传播中的主要媒介之一,也是新兴发展起来并具有较大潜力的一种媒介,其在报道实时动态和互动性较强的新闻时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而体育新闻是一种极富变化性、趣味性和可视性的新闻类型,与手机媒体的传播特性具有较高的契合度。因此,本文试图探索如何良好运用手机媒体进行体育新闻传播,使手机媒体的优势与体育新闻的特性均能够得到有效彰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