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011年8月9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新闻实践活动在全国新闻战线全面启动以来,作为基层的区县级新闻媒体,重庆市《江津日报》推出“记者走基层”、“百姓故事”、“记者进社区”等栏目面向基层,新闻工作者们深入一线蹲点了解,坚持采访写作,关注民生、关注变化、以充满乡土气息的文字为特征,在提升吸引力和感染力上下足气力。  相似文献   

2.
颜伟杰 《新闻实践》2011,(10):12-13
在“走转改”活动中,广大新闻工作者持续不断开展蹲点调研,进农村、进社区、进车间,入工地、入学堂、入警营,上高山、下海岛、赴边疆,与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真情倾听民声,真切体验疾苦,真实记录变迁,真心关爱民生。通过在基层一线的蹲点采访、调研和报道,切实增强了对国情、省情的了解,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理解,对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体验。读一读部分蹲点记者来自一线的“微报告”,细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感所获,在走基层的路上,我们会走得更自信、更充实、更坚定。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特别是电视时政新闻,怎样摆脱“生硬面孔”,以一种更为亲和的形式被观众接受和喜欢?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的走基层记者蹲点日记和《新闻联播》播出的“新春走基层”报道,给了我们答案:通过深入的调查采访,全身心投入节目创作,扑下身子深挖故事,用朴实、感性的语言文字,平实的采访视角,创作出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秀新闻节目.这就需要记者和主持人用一种更加负责任的心态来学习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4.
全国新闻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广州军区《战士报》秉承军事新闻“面向基层、贴近基层、服务官兵”的优良传统,在推出《蹲点式采访亲历式报道——本报记者走基层》栏目的基础上,力求以鲜活的事实和朴实的文风,客观地反映军区部队新成就、新风貌;紧紧围绕主题主线。  相似文献   

5.
在走转改活动中,广大新闻工作者持续不断开展蹲点调研,进农村、进社区、进车间,入工地、入学堂、入警营,上高山、下海岛、赴边疆,与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真情倾听民声,真切体验疾苦,真实记录变迁,真心关爱民生。通过在基层一线的蹲点采访、调研和报道,切实增强了对国情、省情的了解,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理解,对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体验。读一读部分蹲点记者来自一线的微报告,细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感所获,在走基层的路上,我们会走得更自信、更充实、更坚定。  相似文献   

6.
今年8月中旬,中央五部委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近一个月以来,“蹲点”、“一线”、“民情”、“体验”,这些“三贴近”特色鲜明的关键词频繁出现在新闻媒体开设的栏目中;一大批来源于基层的鲜活的“接地气”新闻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如何让“走、转、改”活动走得更好、更远,每一位编辑、记者心中都应有杆秤,深刻理解“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九个字的深刻内涵,并付诸于实际,肩负起时代赋予给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7.
潘旭光 《新闻窗》2014,(2):75-75
一、电视记者新闻采访概述 1.电视记者新闻采访的内涵新闻采访工作是电视记者的日常工作,新闻工作者要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在采访过程中获取更多的新闻事实,进而提取其中的有效信息,为新闻的后续工作打下基础,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8.
自从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全国各级电视媒体的大批记者走向基层,深入田间地头"蹲点"采访。他们"走下去""沉下来",用心灵倾听百姓心声,用双脚展开田野调查,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为观众奉献接着基层"地气"的、带着情感体温的新闻报道。虽然不能  相似文献   

9.
自2011年8月9日,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广泛响应、积极参与,迅速形成较大声势和规模.“蹲点”、“一线”、“民声”、“民情”、“体验”等有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三贴近”栏目和挂牌板块出现在电视屏幕和报纸页端.事实证明,新闻媒体只有走向基层、和群众零距离,才能向社会奉献电视精品和报纸力作,新闻媒体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本文结合青海省西宁电视台《夏都零距离》栏目多年的实践,对“走、转、改”如何走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做出思考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近期稿约     
今年8月,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联合发起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得到全国新闻工作者的热烈响应。大批编辑记者深入基层,蹲点调研;各新闻单位建立基层联系点,开设相关专栏专题。大量充满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记协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组织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以踏踏实实的采访作风,采写出一批反映基层实践,反映基层群众心声的新闻作品。按照走、转、改的活动要求,嘉兴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也组织采编人员深入农村基层,积极参与走、转、改活动。根据嘉兴的特点和新闻综合频道的实际,频道决定先把桐乡濮院镇作为记者蹲点的第一个联系点,随后再把建立联系点的工作在采编人员中铺开。台副总编辑、频道总监等亲自带队来  相似文献   

12.
“新春走基层”活动,既是新闻工作者的“新春之约”,也是新闻工作者的“假期坚守”。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在“新春走基层”活动开展中坚持策划引领、突出民生视角、强化统筹协同,努力推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不断深化,为进一步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刘芬 《新闻天地》2011,(10):32-33
为积极响应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我刊经过精心筹划,组织编辑记者走进基层一线,采访典型人数,倾听基层群众的心声。在与基层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互动中,我们时时受到激励与感染,更加清晰地理解了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去连队采访.一位连队业余报道员说的一句话。令我至今难忘:让我们和新闻一直“在路上”。在体味这句话的同时,我不禁想到当前正在新闻界如火如荼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油然感到,作为部队基层新闻工作者.我们应当如影随形的与新闻一直“在路上”。  相似文献   

15.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这是总书记对全国广大新闻新闻工作者寄寓的殷切希望,也是新时代赋予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黄石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记者牢记嘱托、勇担使命,从2017年开始以"新春走基层"大型新闻采访行动为抓手,转作风、改文风,努力践行"四力",强能力、出精品。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报道,成了黄石城乡百姓每年新春收到的鲜活礼物。特别是系列报道《新春走基层·蹲点贫困村》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16.
陈南 《传媒》2015,(11):62-63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用脑去思考,用眼去发现,用耳去倾听,用手去触摸,用脚去丈量,用心去感受.”这是笔者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具体体会,通过活动实践,也更深层次地理解了新闻工作者的“事业”和“职业”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目前,“走转改”活动在全国新闻界如火如荣开展.作为山东新闻综合门户网站,大众网于9月16日在全省新闻两站中率先启动这一活动,首批10名编辑记者前往德州市陵县五李社区和芦坊社区展开蹲点采访,在6天的时间里,年轻的编辑记者走街串巷、钻大棚进鸡圈,共计采写发表来自最基层的新闻稿件72篇,照片近500张,视频声像十余次.活动期间,大众网注重蹲点与文化下乡相结合,为两个社区的图书室捐赠1000册科普实用图书,并挂牌成立了大众网记者基层实践基地.按照计划,大众网还将在青岛、泰安等地包村蹲点.“走转改”活动得到了大众网编辑记者的热情响应,十一黄金周期间,采访中心和编辑中心共同开展“大众网编辑记者国庆走基层活动”,发表一大批面向基层、面向普通人的新闻报道,采编团队体现出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8.
“走、转、改”成为新闻工作者当下必做的功课,它考验的是一名新闻工作者与群众的真实情感。只有“身”入基层、“眼”入基层、“心”入基层,通过全身心的融入,才能做到“走”得活、“转”得快、“改”得好、“练”得精,才能使新闻报道凸显鲜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基层是本无字书,实践是个大课堂。在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深入开展之际,辽宁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以组织十佳新闻工作者走基层集中采访的形式,庆祝第十二个中国记者节的到来。这一务实创新之举,让我切身感受到了走的力量。走在基层,进一步读懂了脚底板下出新闻的内涵。你看见我的时候,我在报上;你看不见我的时候,我  相似文献   

20.
自“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各地新闻工作者进车间,跑田头,报道基层风貌,反映群众诉求。能不能在报道题材上让群众喜闻乐见,能不能在报道之后引起读者互动?我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走基层——采写“吃”的小故事,没想到,受到读者的认可和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