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与法治课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铸造民族精神为宗旨的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人文性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特点。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文课堂的价值追求就是让学生精神成长、道德向上、内心向善、价值提升。  相似文献   

2.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际,文章从读文本、抓探究、重实践三个方面,对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育路径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3.
"制度伦理"与市场法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市场法治不是天然有效的,它需要相应"制度伦理"的支持和引导;制度伦理有规约政府成员、经济人、平民三层次法治和经济含义;制度伦理的生成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乃至市场法治"内生"的结果,应是世界市场法治伦理精神与中国传统法治道德文明的结合,是道德功效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是制度伦理文本形态与实践形态的交融.  相似文献   

4.
<正>马克思说:"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道德与法治课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离不开数学的影响。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适当运用数学知识,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复杂为简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道德与法治学  相似文献   

5.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道德说教和理论灌输方式令学生反感,影响立德树人教学实效。借助本土人文故事,设计有思想、有思维、有思考的道德与法治课,能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中山市为例,就如何选好、讲好和用好地方人文故事,以及如何构建有思想、有思考、有思维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正>人文性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特性之一,是教材编写着力凸显的重要理念,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遵循。为了更好地揭示这一学科特性,笔者以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为例,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一、尊重学生学习发展规律,关怀学生精神成长"守望精神家园"一课,不论是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还是每一个主要观点的陈述,都尊重学生学习发展规律,关怀学生精神成长,彰显学科人文特性。  相似文献   

7.
初中时期德育发展非常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身心成长,也对其未来有很大的指引,可以说,道德教育得好,学生成才的概率就高。作为初中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与法治课程既是重要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课程。通过对人文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阐释,分析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改变策略。  相似文献   

8.
如今,在初中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属于一门不可或缺的学科。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引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但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道德水平,还能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较强的法治意识。同时重点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现阶段中学教学中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一个关键性目标。为此,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初中生学习主动性培养为主要阐述点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97):161-16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实践性、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的特性。团体心理辅导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任务,在课堂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是开展有效教学的重要形式。二者的整合能使学生在参与中感悟和分享,实现知识的内化,实现"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提高各方面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运用你的经验》栏目的设计,体现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课程基本理念的设定,即"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真正的道德学习只有建构在已有生活经验基础上,才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深入探究。《运用你的经验》将学生生活经验有效嵌入课程教学,彰显了道德与法治学科人文性、实践性课程性质。徐兆宏同志着眼学生人文素养内在提升,对九年级上下册《运用你的经验》30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探析,在不同类型经验聚焦的人文素养切入点和落脚点上做文章,较好地发挥了栏目的引领与导向作用。每一点思考,都能让教学更加贴近学生,体现出道德与法治教师强烈的、由内而发的使命自觉,这是统编教材教学须着力培养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最根本的追求以及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它的人文性。教师结合2017年江苏省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通过直面学生真问题、设计思辨性问题、借力有效追问等方式,对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引导进行探究,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多浸润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门人文社会学科,道德与法治学习离不开对知识的记忆,而有效的记忆方法犹如一把"利器",能帮助学生"善其事"。在记忆道德与法治知识过程中,学生可以灵活运用一些方法:借用情境法,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巧用绘图法,将知识点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妙用故事法,将抽象的知识点转为生动有趣的故事;精用比较法,通过对比知识点异同强化记忆;善用定位法,有条理、有逻辑地记忆知识;活用动作法,调动身体各个部位进行全方位记忆。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20,(25):106-107
道德与法治是维持社会稳定的两条基准线。做好对初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起守法和道德意识,是当今时代老师的教育重点方向。本文通过分析当今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面临的困境,提出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开展策略,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能有效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其科普法治知识。学校是道德与法治知识传授的主要阵地,家庭则是学生践行理论的主要场所。完美的教育是家校合作的教育,学校与家庭建立统一战线,形成合力,能让学生真正将所学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自身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人文性学科、思维性学科,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表达互动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探究。在新课标引领下,教师可以在小学中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中适时引入“议题式教学”,鼓励学生围绕议题展开分析、讨论,并尝试解决,亲身参与探究学习的过程,领悟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内涵,培养创新思维,有效发展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有着独特的学科魅力。要让学生尽情领略学科美景,道德与法治教师就需要做一名推窗之人。一名优秀的道德与法治教师:能妥善处理好学科"有意义"与"有意思"的关系;能左手理性,右手感性,彰显心中自信;能让人倍感温暖而又获取力量。我是多么希望成为这样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呀!一、左手理性:千秋胜负在于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讲理的课。有道德、法律、心理、国情等内容,注重对"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进行理性价值观培育。课程关注学生成长,"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相似文献   

17.
以"品"为明线,以"探"为暗线,包括导入、课中三个活动、课后延展在内的"五品三探"环节贯穿教学,达成道德与法治课程之美。导入以"品"引"趣",调动学生情绪,营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视觉美;课中以"品"导"思",引发学生探究,铸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成美;课后以"品"促"动",催发学生践行,实现课程育人的行为美。  相似文献   

18.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发展人格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知识源于教材,更源于生活。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应遵循学生的生活逻辑,设计由浅入深的梯度内容;展开由"我"及"他"的温情观照,丰富学生的个体经验;进行"变客为主"的主体转换,提升学生的成长智慧,实现学生更好的道德成长。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构建"文化课堂"已经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的资源,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将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其他课程进行融合,将"文化课堂"构建落实到位,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9,(A5):1-2
本文通过论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在渗透人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在具体的渗透中教师要创新课堂人文素养培育方法,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在课堂授课中做好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课后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自己的人文素养精神,从而使他们成为一个执行统一的合格中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