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语文课程性质的研究不能停留在课标层面,深入到知识(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过程)层面的研究更具有可操作性。从语文知识的形态特征去归纳语文知识的性质可以发现,语文知识具有感受性(语感)、认知性(语识)、实践性(语文经历)和综合性(语言运用)。探讨语文知识的性质对改善语文知识的含混不清和语文教学活动的"跟着感觉走"具有重要影响。基于语文知识性质的语文教学可以划分为情境教学、活动教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和语文多维教学,语文教学策略的知识自觉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基础学科,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实质是两个能力的培养——理解能力(听与读,以读为重)和表达能力(说与写,以写为重)。笔者亦认为能力培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途径有三: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 )·语文》是根据教育部 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试验修订稿 )》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验修订版 )》的规定,在两省一市进行试验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本 )·语文》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其指导思想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  相似文献   

4.
语文审美化教学,也可称作语文艺术化教学,是一种经过美学加工的语文教学。“语文审美化教学过程,是施教者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理想,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审美教学媒介,引导学生认识语言世界,建构和完善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过程。”(《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第202页)这个过程是在完成  相似文献   

5.
杨庆谦 《南平师专学报》2003,22(1):84-85,88
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外延,本文阐述了如何开展多种别开生面的课外语文活动。将生活引入语文教学中去,使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得益彰,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近三年来,小学语文界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以来,语文教学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课标”提出一系列的新理念,如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倡导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在生活中学语文,大胆进行“学科间的融合”,尝试巧借它山(数学知识)之石,攻语文素养之玉,注重跨学科学习。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实践跨学科学习的新理念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一、借助数学公式,激发想像力教例1摇摇摇摇摇《长城》师:我们已经感受到长城的长(6500000多米),知道了长城的宽(五六匹马并行,假定5米)与高大(假定6米)的特点,如果把前两小节的内容联系起来思考,能想出什么?生:(思考、沉默)师:(…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变多年来语文教学高消耗低效益的现状,1995年以来,我区一些地区和学校的小学语文教师在丁培忠(已故)先生的带领下,开展了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实验(以下称“小语整改”)。这一改革实验,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了语文教育质量,同时,在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上取得了许多突破,自治区教育厅将其视为推进  相似文献   

9.
注重语言学理论研究,增强语文教学,特别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理论内涵,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重要方面。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了语言理论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一)充分认识语文的性质与规律,避免用单纯逻辑的、乃至数理的思维方式对待语文教学;(二)加强理论指导,准确、规范地进行语文教学,避免随意性;(三)认识语言,特别是汉语自身的系统性与规则性,举一反三,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的语文教学造成了学生语文知识懂与会的分离,学与用的脱节,使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所以,我们只有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隔离,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通,让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才能使学生接受语文,喜欢语文,享受语文。  相似文献   

11.
周思凡 《林区教学》2023,(9):99-103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语文核心素养成为义务教育乃至高中阶段语文教育教学及评价的主要抓手和重要参照。陶渊明诗文中蕴含的人生哲思,异质性的审美追求,倡导的隐逸思想,以及对诗歌艺术手法的变革等,均是作为课程目标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教材选编文本中的体现。因此,基于语文教学的时代大背景及作者作品特征,统编教材中陶渊明诗文的教学应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选取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2.
李祖植 《云南教育》2001,(10):23-24
语文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语文反映生活,生活是语文的源头。学语文必须与生活建立联系,这是现代语文教学的重要思想。据此,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大纲这段话的要义,就是要我们突破整天把学生禁锢在课堂上、书本里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建立一种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体,使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读写活动、其他学科教学、社会生活相沟通的开放性语文…  相似文献   

13.
大学语文教学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语文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今天的语文教学片面强调工具性而忽视了其文学性。语文教学必须摆脱教条化倾向,赋予语文教学新的任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本文试从人文素质本身和时代的需要入手,结合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探讨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单元教学与语文教学科学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著 :《语文学科教育学》《语文教学系统方法论纲》《中学语文单元教学模式》《初、高中语文课本文言词语表》( 2册 )、《常用文言词典》等。主编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讲座》《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践》《中学语文教育文萃》( 2册 )、《中学语文教参新编》( 6册 )、《基础教育语文工具书系列》( 7册 )等。曾主持“高师中文系语文教育三级训练体系”实验研究 ,获北京市教学优秀成果奖。现主持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高师中文系语文教学论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单元教学是按教学单元安排的。教学单元是教学…  相似文献   

15.
边境 《中学语文教学》2000,(9):23-24,27
2000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在赋分、题型、选文、设题等方面,与1999年高考基本保持了一致。在语文教学(包括语文测试)大讨论进一步展开、《教学大纲》及各种教材纷纷修改变动的背景下,这种一致不仅体现了国家级重大考试要保持相对稳定的命题原则,更体现了命题者对新时代人才素质的理解、对中学语文教学性质和任务的理解,是命题者在语文教学观上的一种坚持。  相似文献   

16.
十多年前,上海部分语文特级教师和语文专家曾座谈当时的语文教学状况。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在题为《语文教师的读和写》的发言(载于《语文学习》)中说:“前不久,我有幸担任‘花季的耕耘’征文竞赛的评委,原以为教师(中学教师——笔者注)的‘作文竞赛’虽不一定佳作如林,至少要比学生的  相似文献   

17.
孙庆甲  李燕 《山东教育》2003,(21):59-62
为了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吕叔湘语)的局面,近几年来,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掀起波澜,好多地方在探索语文教学新模式,改革课堂教学,进行课题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湖北省宜昌地区的课内课外衔接语文教学,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他们既让学生在课堂上扎扎实实地学好教材,又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8.
最近读到一些关于语文教学的文章,学到很多新理念,新方法。但是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大多与语文教学方法论有关,而语文教学方法论是和辩证法分不开的。在这里我想从辩证法的角度谈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19.
语文既是一门学科课程,又同时具有活动课程的性质。作为学科课程,语文教学自然要传授和学习语文知识;作为活动课程,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这样,语文知识和语文活动就成为语文教学的两个最基本的课程因素。围绕这两个课程因素的认识,语文教学界曾有过一些探讨和争论,如近年来对以往语文教学过分传授系统的语文知识的所谓“知识中心论”的批判;如以“新课标”为导向的有意无意淡化语文知识、强化语文活动的倾向。对于这些批判和倾向,我们要认真分析、理性对待。根据以上语文课程的特性,语文知识和语文活动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显然构成了一对矛盾,既然是矛盾,就不能将二者分割开来孤立地认识,不能简单化地厚此薄彼,必须考察它们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是构成事物的动力因素,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定型。也许,语文教学的规律就包含在语文知识和语文活动这一对最基本课程因素的对立统一关系之中,找到了它们对立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蒋太霞 《小学生》2012,(8):19-1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围绕教材灌输知识,学生则处于完全被动地死记硬背局面,这种填鸭式“教要点”的教学模式,会严重制约学生的提升综合能力。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已经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非常重要,必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不断沟通,让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