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电荷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为库仑,符号是C.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元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e=1.6×10~(-19)C.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带电及摩擦起电现象; (2)知道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知道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会用这个规律解释简单电现象; (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原理及基本用途; (4)知道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教学难点] 确认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教学方法] 观察、实验、阅读、讨论等。 [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3.
针对密立根油滴实验中的"静态平衡法"测量过程,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带电油滴平衡电压与下落时间的关系,为油滴的合理选取提供理论支持;进而从力学角度对带电油滴全程运动进行了推导分析,计算结果显示油滴在极短时间内就达到了极限速度,因此对于油滴匀速下落区域的选取并不需要特别说明,实验条件完全满足;最后,基于312颗油滴的测量结果,对油滴带电量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当油滴电量不超过5 e时,可明显看出电荷量分布的量子化;若油滴下落时间过短或平衡电压过小,则油滴所带电荷量偏大,量子化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物理卷)》表述:电荷不以连续方式存在,而以分离的某一基元电荷存在。这个基元电荷就是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元电荷用e表示,其值为1.60210×10-19C。在物理上任何存在着的电荷q,不问其来源如何,都可以写成ne,n是正的或负的整数。在高中阶段,取元电荷e=1.60×10-19C,所有带电体的电量都应是1.60×10-19C的整数倍。故物体所带的电量不可能是下列情形: 1.小于1.6×10-19C数值,例3.2×10-20  相似文献   

5.
电场     
不可不填的空 知识梳理,让你夯实基础 1.基本常识 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__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__电荷.物体带电的原因是__的得失.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__.元电荷e=__C,自然界中物体带电只能是元电荷的__.同种电荷__,异种电荷__.  相似文献   

6.
在电荷取分立值这一基本事实基础上,对介观电容介观电路进行了量子化,得到了该电路的有限差分形式的薛定谔方程。介观电路的量子效应不仅来源于电路的量子化,还来源于电荷的量子化,只有在考虑了电荷的量子化性质之后才有可能讨论介观电路中的库仑阻塞效应。经过幺正变换,薛定谔方程变为两个标准的马丢方程,利用WKBJ近似方法,讨论了介观电容耦合电路中电流在基态中的量子涨落,这是介观电路中量子噪声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在苏科版《静电现象》一节中,直接告诉学生: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学生对此提出疑问:自然界中纷繁复杂,难道真的只有两种电荷吗?会不会有第三种、第四种电荷存在呢?于是出现了下面的争论。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物理卷)》表述:电荷不以连续方式存在,而以分离的某一基元电荷存在。这个基元电荷就是一个电子带的电量,用元电荷用e表示,其值为1.602 10×10-19C。在物理上任何存在着的电荷q,不问其来源如何,都可以写成ne,n是正的或负的整数。在高中阶段,取元电荷e=1.60×10-19C,所有带电体的电量都应是1.60×10-19C的整数倍。故物体所带的电量不可能是下列情形:  相似文献   

9.
对介观复杂耦合电路量子化和哈密顿量对角化,研究了压缩真空态、真空态下回路中电荷和电流的量子涨落.结果表明,介观复杂耦合电路中存在电荷和电流量子涨落,这种量子涨落不仅与电路器件的参数、压缩因子、压缩角有关,而且还和彼此的互感耦合、耦合电容、耦合电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电荷与导体     
一、电荷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与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正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  相似文献   

11.
引言 有时我们把物体或物体局部存在不能被抵消的正电荷或负电荷称为净电荷。给一个电容器加上电压,在电容器的极板上就存在净电荷;将电介质置于电场中,介质表面(甚至内部)就出现净电荷(束缚电荷);静电感应使得导体表面产生净电荷。这些都是人们熟知的事实。但给一导体通以电流,导体内何处出现净电荷,出现净电荷的条件是什么,净电荷的数值,正负与什么有关等问题,在电磁学教科书中没有专门介绍,一般参考文献中也没有讨论。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在理论和实际上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执教"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时教师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量子化思想,要具备物理模型的观念和实验探究的思想。文章从"学生具备的初中知识基础、课本知识学习的思路梳理、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课堂教学操作范例"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13.
做静电学实验须讲究:绝缘性能好,仪器干燥清洁,空气干燥纯净,不发生放电,操作熟练。本文结合具体实验过程谈点看法。 1.用法拉第圆筒做静电平衡时净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的实验,先使有绝缘柄的金属球e接触已带电的C的内表面,再使球e与验电器A接触时(如图1),A的箔片应不张开,但有时却张开了。此系放电所致,C的内表面本不带电,e当然不能把电荷搬到A上,但e与C筒口之间的放电,却使球  相似文献   

14.
文中的核变化是对高中《物理》第三册 (以下简称教材 )中涉及的衰变、核反应 (人工核转变 )、裂变和聚变的统称 .在教材中 ,关于这些核变化的守恒规律主要有 :电荷数守恒、电荷量守恒、质量数守恒、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 .下面在对几个相关概念进行辨析之后 ,重点讨论核变化方程及其中的守恒规律 .一、几个相关的守恒概念的辨析1 .电荷数守恒和电荷量守恒 .基于“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是电荷量e的整数倍 ,其中电荷量e称为元电荷”的认识 ,核变化中电荷数守恒与电荷量守恒是等同的 ,统一为电荷守恒 .对同一个核变化用核变化方程进行表…  相似文献   

15.
就静电平衡导体表面感应电荷量值与施感电荷量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讨论,澄清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模糊理解.  相似文献   

16.
库仑定律的精确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就是库仑定律: F∝e1e2/r^2(1) 库仑定律是整个电磁学理论的基础.一个粒子的电荷量不随观察者的相对速度而改变,但是一个电荷的电磁场,或者说,它与另一个电荷的电磁相互作用则是与观察者的相对速度有关的。对相对于某个电荷静止的观察者来说,该电荷周围只存在电场;  相似文献   

17.
一电子与电荷电子是人们发现最早的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它的质量极小,带负电,在原子中绕原子核高速旋转;而电荷一般是指带电的物质微粒,如带电的原子核、质子、电子以及正、负离子等,都称为电荷.在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二带电与带电体带电是指物体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从而使物体对外显示电性.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显示正电(即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多余电子而显示负电(即带负电);而带电体是指带了电的物体,带了电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三中性与中和中性是指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或整个物体)对外不显示电性的一…  相似文献   

18.
例1(2004年天津高考)中子内有一个电荷量为 2/3e的上夸克和两个电荷量为-1/3e的下夸克,一简单模型是三个夸克都在半径为r的同一圆周上,如图1所示,图2给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出各夸克所受静电作用力的是( )  相似文献   

19.
现用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本,1995年10月第二版)第3页在“元电荷”一段写道:“我们知道,电子带有最小的负电荷,质子带有最小的正电荷,它们的电量的绝对值相等.一个电子的电量e=-1.60×10~(-19)C.”学习这段课文时,就有学生提出疑问:一个电子的电量是-1.60×10~(-19)C,如用元电荷做单位,从这里看应该等于e,但课文第4页开头却是“把1.60×10~(-19)C叫做元电荷,”那么一个电子的电量就又必须记为-e.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为了答复学生的质疑,本人查阅了《中学物理教师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2月第一版),发现在第146页上有一处说明:“物体所带电荷的量值是不连  相似文献   

20.
(第二册第七章简单的电现象) 一、填空(27分每空格1分) 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即____和____。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____,异种电荷____。 2.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当电子发生____时,有了多余电子的物体带____电,缺少电子的物体带____电。 3.金属、陶瓷、空气、大地、橡胶、油、人体、盐溶液等物质,其中属于导体的有____,其他属于____。 4.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物理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