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把教学内容问题化,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的思维探究式教学已经走进数学课堂.教师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参与探究,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提出的“主体性教学原则”.本文从“主题与背景”、“情景描述与问题讨论”、“诠释与研究”三方面阐释思维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该为学生的思维探究提供怎样的问题支持”的一课多轮型课例研究。  相似文献   

2.
努力让最不喜欢数学的学生也产生兴趣;让学生有数学头脑,进而转化成科学头脑.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学认识论认为:“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认为:“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因此,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通过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的教学,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系统、知识结构,还要掌握连接知识的逻辑锁链,驾驭  相似文献   

3.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的接收、贮存和应用过程,更重要的是思维训练和发展过程。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都必须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教师将教材的编写意图、自己处理问题的想法复现出来.展现给学生,便于学生深层次的理解与思维方法的借鉴。学生将自己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曝光”.便于教师反馈评价与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补偿。这样就沟通了师生间思维路线。形成“教”与“学”的回路,从而有效地实现知识训练智力的价值,开发儿童潜能,完善和提高儿童素质。下面谈谈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4.
“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探究性教学已走进课堂,把教学内容问题化,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的问题探究式教学在现行的课堂教学中较为常用.教师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提出的“主体性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5.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的提出是思维的开始.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数学教学是一种“过程教学”,它既包括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也包括人的思维过程.前一种过程教材中有所体现,但思维过程是隐性的、  相似文献   

6.
“生成”是我们这个时代哲学的最强音。生成性教学是生成性思维下凸显出来的一种教学理念。生成性思维认为.事物及其本质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生成的而不是预先存在的。在生成性思维看来。事物没有先在的本质和外在的规律,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生成的。以此为基础,可以认为.生成性教学是教学行为、教学过程等应依据具体情境及其变化而不断地作出调整和创造的教学。自生成性教学理念提出以来。  相似文献   

7.
巴尔扎克说“思维是打开一切宝库的钥匙”。在教学工作中,研究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自然成为培养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数学教学理论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最本质也是最显的特点,在于它所传输的信息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即数学知识,而且还包括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的内容,不仅含有知识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现代数学教育不仅仅是“学会”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会学”.因此,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获得学习与发展的能力成为我们的探索方向.教师要如何有效地创设情境,诱导学生把学习活力变成自己的精神需要,发展其数学思维呢?下面笔者谈三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巴尔扎克说“思维是打开一切宝库的钥匙”。在教学工作中,研究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自然成为培养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数学教学理论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最本质也是最显的特点,在于它所传输的信息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即数学知识,而且还包括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的内容,不仅含有知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最值问题一直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难点,许多学生在遇到此类问题时,感到无从下手,找不到适当的切入点,导致思维受阻.为了让学生开拓思维,提高分析能力,使学生从畏难的阴影中解脱出来,笔者基于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用“几何画板”探究最值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数学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是以数学思维活动为核心的教学,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因此,发展数学思维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哪些思维能力,这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科学“课标”的前言中有这么一段话:“从小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的问题,”这一句话就体现了思维教学是科学课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回顾我国关于思维教学的历史,可见在我国的中小学至今尚无单独开设思维教学课程,思维教学方式只属于容入式指导.即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维。  相似文献   

13.
数学即生活.而生活最本真。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明确“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细胞,数学是用概念思维的。从数学的发展过程看,数学概念凝聚着人类认识事物的思想精华。“如何确保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了数学学科教学所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和方向。“情境教学”不仅能够提供教学知识所必需的课堂环境,而且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笔者通过把“生活情境”引入数学概念教学中的研究.意在提高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为情境教学的进一步推广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数学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本身,就是数学思维活动过程以及对这个过程的分析。由此可见。思维活动是数学教学的中心。《数学课程标准》也同时指出,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的“独白”。而是学生、数学文本、教师之间“对话”,即不同的思维之间的对话.从而构建轻松、活泼、智慧、和谐的课堂。  相似文献   

15.
“数学最重要的是教会人们思考。”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从“知识型”向“智能型”、“智慧型”转变是现代数学教学的新理念。“学成于思、思源于学”,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就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疑惑、好奇是发现问题的根源;探索、交流是思考问题的根基;追本溯源、返璞归真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创设问题情境,探究问题过程,反思问题教学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物理习题教学是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基础知识,熟练运用和巩固知识及培养技能的过程;又是帮助学生树立物理思想方法,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但在实际习题教学中,学生常会出现思维上的障碍,往往被“卡”在某一点上,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善于进行点拨,既要“点出”问题的关键,“拨动”学生的思维,又要“点出”思维的起点,“拨正”思维的方向.本文就习题教学中如何运用“点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学理论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着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过程;二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过程。前者是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是密小可分的。在人们的印象中数学课是枯燥无味的,数学计算与几何证明根本谈不上“情感”两字.其实不然,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体会最深的就是“情感”在教学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浅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创新”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动力.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研究问题的过程,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笔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在地理教学的课堂上,课堂活动停留在师生之间的单向传递。。教师是“主宰”,学生则是一种知识的“容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即便是教学中应用了多媒体辅助于地理教学,也只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了一种较为现代的传授手段而已激学的思路并没有改变,仍是偏重于结论的掌握,忽视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与结论获得的认知策略过程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窒息了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20.
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勤于思考,思考,再思考.”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思考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过程,只有“思考”才是最本真的.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根本价值在于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思考、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