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对联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依据 两语相对,应用性极广的对联是我国独有的古老的文学样式。虽然目前语文教学大纲对对联知识并未作学习规定,教材也未把对联知识作一种文体知识进行介绍,参考资料中也不重视对联,中学语文老师也较少提及对联,但这并不表示对联不重要。我认为中学生学习对联知识很重要,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讲对联用对联、教学生写对联更为重要。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2.
根据命题目的与命题形式的不同,将2015年中考对联题大致分为考查对联特点、考查对联内容赏析、用对联考查文学常识、给对联进行配对、考查撰写对联能力等五类,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类研析.2015年中考江苏苏州卷对联题出得非常精彩,很值得研究推广.2015年中考吉林卷对联题难度最高,是否适合出现在中考试卷中,值得研讨.  相似文献   

3.
角度之一:对联在论证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综观全文,对联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此对联开头别出心裁,给人以新颖之感,能巧妙地吸引读者,使人有兴趣读下去。其二,作者通过介绍对联、解释对联、评价对联,自然而然地揭示出中心论点。其三,因为对联包含东林党人鲜明的政治观,也隐含着作者的观点,故对联又是作者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有力论据。教学方法与过程:可用“导读法”教学。1、作者为何介绍三百多年前的一幅对联?2、此对联开头有何好处?3、对联的意思是什么?4、作者认为东林党人的进步性与局限性表现在哪里?如何评价东林党人的政治主张?5、作者解释对联、评价对联,对论证中心论点有何作用?  相似文献   

4.
第一课时活动目的1 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课内交流 ,知道对联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 ,是我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花异草。2 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 ,了解对联的特点 ,并尝试练习对简单的对联。3 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说话和思维的能力。活动准备向学生推荐一些谈对联的书籍和文章 ,并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对联故事、知识 ,收集精彩的对联 ,准备课内交流。活动过程一、讲对联故事主持人 :同学们 ,我们都读过一些关于对联的书和文章 ,知道了一些有关对联的知识 ,长了不少见识。今天 ,我们就来聊聊对联。如果我们在聊…  相似文献   

5.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联独特的艺术形式,无所不包的丰富内容,一向为大众喜闻乐见,要是能巧妙地把对联艺术引入课堂,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还可以增强语文课的知识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本文从巧借对联学汉字、巧借对联学修辞、巧借对联学课文三方面,谈谈如何变对联为语文教学所用。  相似文献   

6.
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源远流长的一种文学形式,也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中西文化多元碰撞的今天,对联的译介显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对联形式的处理、内容的把握、文化的翻译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对联的翻译问题,指出对联的可译性,分析了在翻译实践中可采用的具体方法,揭示了对联翻译的重要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活动目的1 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课内交流 ,知道对联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 ,是我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花异草。2 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 ,了解对联的特点 ,并尝试练习对简单的对联。3 激发学生语文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说话和思维能力。活动准备向学生推荐一些谈对联的书籍和文章 ,并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对联故事、知识 ,搜集精彩的对联 ,准备课内交流。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讲对联故事主持人 :同学们 ,这段时间 ,我们都读了一些关于对联的书和文章 ,知道了一些有关对联的知识 ,长了不少见识。今天 ,我们就来随便聊聊对联…  相似文献   

8.
左修忠 《湖南教育》2004,(23):33-33
去年放寒假,我根据教材内容,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特别的假期作业:抄对联、赏对联、写对联,让学生在假期广泛参加实践活动,积累对联,然后在开学后举行对联鉴赏、交际和书写活动。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学(包括中职、中专)语文课本出现对联和涉及对联内容的并不少,但对联一直以来却是"身份不明"。其教学状况,用"可有可无""零星浮浅""几近空白"等语或可概言之。本文分析当前中学语文课本中对联的"地位",论及对联进入高考题、对联与语文教学等问题,提出中学语文适当开设对课的主张。  相似文献   

10.
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中有许多是十分有趣、耐人寻味的。下面六道趣题都是围绕着对联展开的。同学们,趁着明媚的春天让我们一起去对联趣题大观园逛逛。一、巧配对联有四副对联,每副对联的纸张一样大,字数一样多,字体也是一样的,可惜现在弄乱了。你能把它们一对一地搭配好吗?  相似文献   

11.
对联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也是我国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无所不包的丰富内容,博得了人民群众的喜爱、专家学者的青睐。正因如此,故一般诗词不可取而代之,对联有对联的特点、作用,也就是说,对联就是对联。李可珍、郑天佑二同志在《对联与语文教学》(1994年第一期湖北大学主办的《中学语文》第25页。以下简称《对》)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值得语文教师借鉴。不过,文中列举的对联多有不当,没有达到对联的要求,有些对联还不算对联。其不当之处,归纳起来有如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也是初中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知识。要做好对联题,先要了解对联的特点: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上下联必须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结构一致。总结近年来各地的中考对联题,可看出主要有六  相似文献   

13.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种富含文化古典气息的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近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对联题型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内容由课内诗文涉及各种课外知识,题型丰富多样。下面谈谈中考对联题型的复习策略。一、了解中考对联考什么1.考基本的对联常识这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对联的基本常识。对联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对。  相似文献   

14.
对联种种     
春联:欢庆春节、新年时贴在门上的对联。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楹联:指旧时庙宇、寺院楹柱上的对联(有时也将对联统称为楹联)。寿联:祝贺寿辰用的对联。婚联:祝贺结婚时用的对联。  相似文献   

15.
梁晓燕 《初中生》2017,(24):15-16
明、清时期,我国特有的文学样式对联有了长足发展.那时,皇帝不但倡导写作对联,自己还带头写对联,并且科举考试也要考对联,这对繁荣发展对联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当时,对联高手如云,众星璀璨夺目,极大地鼓舞着人们为之努力学习,深入探讨.有时,人们为了对出半边对联,或是写好一副对联,往往废寝忘食、冥思苦想,大有二句多时得、一吟双泪流的顽强拼搏精神.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语文中考试题的题型可谓丰富多样,多姿多彩。其中,对联题频频亮相于许多省市中考试卷,成为一个热点。中考对联题.其分值一般在2分至4分之间,从形式上看.比较简单,常见的有对联链接、对联匹配、对联撰写、对联赏析等类型;从内容上看,相对复杂一些,有的结合课文、名著考查,有的从语言、语境角度考查.还有的联系地域特征来考查。  相似文献   

17.
付昭权 《广东教育》2009,(12):62-64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被誉为“诗中之涛”。对联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人们喜闻乐见、广为流传的文化传承器。许多对联均以艺术性见长,并融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为一体。其中也有不少对联都反映了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事实,基于此,在高考试卷和各地名校的测试训练卷中,也不时出现对联试题。因为对联类历史试题不仅内容具有人文性,情境设计也具有人文性;不仅可用对联来承载丰富厚重的题意,也可考查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个性倾向。  相似文献   

18.
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学样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短小精悍,能表达复杂的内容,说明深刻的道理。近年来,对联题已成为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题型之一,它可以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分析、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但是对联在现代语文教学中一直是个盲点,鲜有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对联,故学生对对联知之甚少。对对联这一传统文学样式进行渗透教学,就显得十分必兽.  相似文献   

19.
李良旭 《少年月刊》2014,(11):32-33
祖父读过几年私塾,在村子里,算是有文化的人了。他特别喜欢写对联,每年到了春节的时候,村子里的人就会请祖父写上几副对联。那大红的对联贴在大门上,红红火火的,渲染了节日的喜庆气氛。祖父每写好一副对联,总是对着对联,轻轻吟咏着。听着从祖父口中吐出来的那朗朗上口、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的对联,我感到祖父很了不起。我抬头看着祖父,心想,如果我也会像祖父那样写对联就好了。  相似文献   

20.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我国文学百花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对联可以说是相当地普遍。作为中学生,也应该继承和弘扬这一优秀文化传统,熟悉并掌握对联的一般知识,并且要能书写出独特、新颖、精彩的对联。对联不仅能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能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学素养。因此,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中,全国卷、广东卷和浙江卷中都出现了对联试题,让人耳目一新,并且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对联的复习备考。一、对联的基本要求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这是对联的基础,例如广东卷的出句是“荔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