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在提高专项能力为主的大负荷训练阶段,主要以实验的方法,应用运动补剂温阳激活颗粒和滋阴修养胶囊和C口服液对军事五项队30名运动员进行了身体机能的应用效果筛选研究。结果表明:运动补剂温阳激活颗粒与滋阴修养胶囊能显著改善大负荷训练期运动员的睡眠质量和效果,而且能显著提高运动员血清睾酮水平和机体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作为国际军体理事会陆军军事五项比赛内容之一的500米障碍跑,已在很多国家的军队中开展,并已成为衡量军队战斗训练效果和体育训练成绩的基本训练项目之一,是现代战争中颇有实用价值的一个运动项目。在国际军事五项锦标赛中,我军运动员已蝉联两届团体冠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在,包括500米障碍跑在内的军事五项运动将在全军广泛推广,但就五项运动,尤其是500米障碍跑对人体的影响与机体的生理生化变化,目前国内外尚缺乏专门的研究。本文以血乳酸、尿蛋白、尿pH值以及心率为指标,进行实验测定,以期为这一项目的训练、教学和推广提供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3.
在体育运动领域里,有一项被称为“捍卫军旗之战”的运动——军事五项。这项运动包括射击、投弹、实用游泳、陆上障碍和8公里越野。世界军队军事五项锦标赛每年进行一次,男子军事五项锦标赛已进行40届,而女子军事五项锦标赛刚刚起步,只举行了两届。 1991年,一些国家的女军人闯进了过去只属于男军人的军事五项运动,举行了首届锦标赛。中国起步略晚。这年10月,八一女子军事五项队  相似文献   

4.
五、全面身体训练与早期专项训练 (一)全面身体的训练全面身体训练,主要是指人体通过训练,使其各部位各器官系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这需通过反复练习多种运动项目而获得。系统的全面训练。对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全面发展身体的协调能力、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预防运动损伤等,都有很大好处。某项运动只能重点发展身体某些素质,这对身体的影响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儿童少年易于掌握各种运动技能,应该从事多项运动,使身体能适应多种多样的变化,才能使身体的各项素质都得到加强,为专项运动训练打下坚实的索质与动作技能的基础。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5.
我国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比较少,训练中没有正确认识羽毛球运动专项体能特征,训练理念滞后、训练方法手段陈旧、训练周期中体能训练安排不合理等制约我国青少年羽毛球运动水平提高,研究结果表明依据羽毛球运动制胜规律,更新训练理念、科学安排训练周期、合理训练方法与手段,成功身体功能性训练将能有效提高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专项体能。  相似文献   

6.
在提高专项能力为主的训练阶段,主要以实验的方法,应用运动补剂“SLJ”和“A”口服液对军事五项队33名运动员进行了身体机能的应用效果筛选研究。结果表明:主观感觉调查表明运动员对“强力士”更有认同感,且统计结果显示:“SLJ”和“A”都能显著提高运动员血清睾酮水平和机体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从运动训练的长期目标来看,中小学生的运动训练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身体训练,增强体质,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术,为高一级的运动队或体育院校输送人才。当然中小学生的运动训练也有是为准备某一运动会或比赛的短期目标。由于目标不同,其训练周期的安排也应各有特点。一般来说,经过选材,认为学生的身体条件较好,是个有潜质的运动员,况且他们又立志于从事体育事业,因此,对他们的训练可采用多周期和大周期,全面发展他的身体素质,以达到远期效果。对于为参加某一级比赛而进行的短期训练的,可采用中周期或小周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训练。  相似文献   

8.
张海忠  何凯  王恋英  赵敏 《体育科技》2012,(4):69-73,83
目的:探讨军事五项中体能性项目的施训对策及其对实现男子团体十五连冠的重要意义。方法:分析体能性项目障碍跑与越野跑对军事五项整体的贡献率,提出障碍跑与越野跑的施训策略。结果:体能性项目障碍跑与越野跑两项之和的贡献率占军事五项整体的55.05%;其施训对策包括建立体能选材模型,研究项目特征,并根据项目特征加强速度、耐力、力量训练,同时进行全方位保障。结论:以体能性项目障碍跑与越野跑为重点是军事五项训练的指导思想,对实现男子团体十五连冠起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9.
学校的运动训练不能与体工队的运动训练相等同。在训练中,也不宜采用超强度的大运动量训练的手段和方法。学生以学习为主,训练周期也要根据学校的特点去进行安排。学校运动训练的周期全学年(前一年的九月至第二年的八月)视为一个大训练周期。具体可分为: (一)恢复体力阶段由于新老学生的更替及较长时期的暑假休息,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较低,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恢复体力的训练。时间是九月至十一月初,为期九个星期。每周训练三次。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统计分析第60届军事五项世界锦标赛男子团体前十名代表队的比赛成绩,了解主要对手的成绩特征及我国队员现状,为我国军事五项男子团体项目的训练及比赛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的研究方法是查阅第60届军事五项世界锦标赛比赛成绩与相关资料,并访谈我国参赛教练员与运动员。结果显示我国代表队各单项和总成绩均居前十名之列;障碍、游泳和越野均位居前三名,射击和投弹排名相对靠后,在五名之外,尤以投弹成绩较差。因此,在今后的训练比赛中要关注主要对手,加强投弹训练,各单项均衡发展,是不断取得连冠的法宝。  相似文献   

11.
对全年训练周期划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运动训练的飞速发展,对马特维也夫的周期理论产生了争论。争论主要围绕负荷量和强度的安排,一般和专项训练的比重,以及周期、时期划分的时间等问题。实践中优秀运动员基本围绕重大比赛划分全年周期,但也不乏变革。然而,依据竞技状态形成与发展的规律,运动员必须经过准备性训练,参加比赛,调整恢复这一过程是客观存在。要从我国的训练实际对周期理论的某些规定性加以变革,以适应现代运动训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运动训练学的理论视角,分析了我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的周期训练计划的规律和训练时间段的划分。对于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的训练年度大周期进行了初步的归纳。探讨了我国在本项目上现阶段的训练周期划分的结构,并且对于冬季雪上季节性较强的项目周期训练方式总结,提出如何使运动员的身体状态在比赛期得到良好的调整以及更好的使陆上训练和雪上训练进行对接。  相似文献   

13.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本质、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颂平 《体育科学》2012,32(5):3-11,33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由Л.П.马特维也夫为代表的前苏联学者们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核心是通过训练大周期的分期形成竞技状态,以便使运动员能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中以最大概率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阐述了形成竞技状态的客观规律性作为训练分期的自然依据;训练大周期作为形成竞技状态的完整结构单位;"波浪型"负荷动态是形成竞技状态的必要条件;"延缓传导"现象反映了负荷量动态与竞技状态之间的联系;竞技状态在全年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次数;分析了近年来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出现某些不同的看法;同时分析了全年多周期方案的特点,阐述了现代阶段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特点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军事五项运动的发展历程经行了回顾,探析了中国军事五项运动取得优异成绩的主要因素及其当前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训练方法创新、运动技术创新、人才机制创新和从严治队与强化爱国教育是中国军事五项运动能够长期称雄世界的主要因素,但其也存在着项目发展水平不平衡、过度依赖精神激励、市场化运作理念匮乏和主动性宣传不足等问题。建议要均衡发展发展运动项目;进一步完善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各项保障措施;积极进行市场化运作,探索引进企业赞助和合作的双赢模式;同时,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力度,进行主动性的自我推介和宣传。  相似文献   

15.
训练对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某些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某些血液生化指标的分析 ,说明运动训练对其身体机能的影响 ,同时强调运动员训练期间机能监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际上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专业机构和学者对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国内外在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面的应用,采用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力求将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概念、特点、作用阐释清楚,全面客观认识身体运动功能性训练,以体现该研究的国际最新动向及未来发展趋势,并解决目前我国在身体功能训练方面理论基础薄弱、应用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为尽快完善我国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推动身体功能训练的本土化,促进该训练的科学化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1、一般心理训练 长跑训练是一项极艰苦的身体运动,训练中长时间重复同样的动作周期,会使运动员感到枯燥和厌烦,为改变这种局面,将心理训练运用到长跑训练的全过程,改善训练情感,使训练具有趣味性、游戏性、竞争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多年来训练实践,在充分认识500m障碍跑专项特征基础上,紧紧抓住项目特征系统总结了军事五项队在500m障碍中的科学训练方法.本文认为500m障碍训练主要包括技能训练和体能训练.运动训练特征主要包括技能训练和体能训练.技能训练主要包括:模拟训练、单个障碍物熟悉训练、3-4个障碍的衔接训练、小分段训练、大分段训练和全程训练;体能主要内容包括:力量训练、速度训练、柔韧灵敏协调训练和专项训练.  相似文献   

19.
女子冰球项目训练周期结构与负荷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刻认识女子冰球项目训练周期结构与负荷的规律,对提高我国女子冰球运动员训练效果与比赛成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理论设计与实验对女子冰球运动员的训练结构及负荷特点进行研究,试图完善女子冰球运动年周期训练结构理论,揭示女子冰球运动训练负荷的规律及优秀女子冰球运动员年周期训练结构和训练负荷动态变化的基本规律。提出训练周期由年、大周期、中周期和小周期等构成,不同类型的训练周期由多个训练阶段与不同的训练时间组成;以小时、分钟、公里、公斤以及心率负荷的量度指标并分为最大、次大、中等和小4个等级建立负荷与训练评价体系。训练周期结构与负荷设计在国家女子冰球队的应用表明,掌握女子冰球运动周期训练结构与练负荷动态变化的规律,有助于实现训练效果的最佳化。  相似文献   

20.
对优秀田径运动员训练周期理论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晓霞  包云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1):70-71,74
多年来,各国从事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专家学者,不断对传统的运动训练周期理论提出质疑和挑战,使运动训练周期理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体育商业化进程迅速加快的过程中,传统的训练周期理论已不适宜指导优秀田径运动员的训练与比赛.由此,引发了作者对周期训练理论的再次分析和探讨,并针对关于周期训练理论的不同观点,对当前我国田径周期训练理论的实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