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位教师教学《草船借箭》时,抓住文中很不起眼的一句话:“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教师问:“这部分有多余的话吗?如果是你,  相似文献   

2.
《草船借箭》(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9课)教学片段:师:我们来看第6自然段的第二句话:“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相似文献   

3.
忧思 :探究理性化在《语文课程标准》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之后 ,在许多的课堂教学中 ,探究之风便时兴起来。只要有问题存在 ,教师就会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 ,自行探究解决问题。教学片断实录 :(教师正在引导学生探究《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师 :同学们 ,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生 :神奇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师 :现在请你们读读课文 ,找一找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几方面?(学生读、画、找)生 :我认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他懂天时。师 :你是从哪儿读懂的?生1 :我是从这儿读懂的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第二天仍不见诸…  相似文献   

4.
一、针对文本理解的话题设计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在教师营造的轻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充分自读,在此基础上对文本进行大胆质疑,并在合作讨论等学习方式中探究解疑的方法。例如,特级教师王崧舟在《草船借箭》一课中教到"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  相似文献   

5.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一定对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记忆犹新。周瑜为陷害诸葛亮,故意刁难诸葛亮,限令他在短时间内造箭十万支。没想到诸葛亮却真的立下了军令状:三天后江边搬箭。周瑜于是藏起铁器及工匠,而诸葛亮竟然不用造箭的材料,只向鲁肃借用船只、军士、布幔和草束。大家知道,三天内造十万支箭绝不可能,可诸葛亮接连两天不见动静,剩下一天如何完成?这一连串的悬念真让人心情紧张和期待。小说这样安排,达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三国时期,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能。 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军中缺箭,命令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却说只要二三天就可以做好,还立下了军令状。周瑜命令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动静。  相似文献   

7.
一、课堂实录(课前 ,学生欣赏电视连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 ,谈感受。 )师 :今天 ,我们随着课文再次走进《草船借箭》的历史故事。大家知道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十万枝箭 ,并立下军令状 ,当时他是怎么说的 ?(一学生答 ,齐读。 )师 :老师有一个问题 ,猜一猜是什么 ?生 :诸葛亮为什么这样说 ?生 :诸葛亮想到了什么 ?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生 :为什么诸葛亮那么肯定会在3天内造好十万枝箭 ?生 :当时 ,诸葛亮想到了什么计策 ?师 :你们和老师想到一块去了。接下去分四人小组读一读 ,划一划 ,议一议 ,诸葛亮想到了什么 ?有了怎样的计策 ?你从课文中哪…  相似文献   

8.
“要是世界上没有诸葛亮该多好......”这个问题久久困扰着天下第二聪明的周瑜。周瑜便与老好人鲁肃商量:“有什么办法能将诸葛亮哄到东吴,然后把他扣留起来。”鲁肃说:“除非你死了,诸葛亮就会来吊唁,他是很有人情味的。”“什么?”周瑜气得头发竖了起来。不过,当那些头发慢慢平静下来,周瑜拿定了主意:“好吧,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就死一回吧。”“什么?”这次轮到鲁肃目瞪口呆了。周瑜关起门来折腾了三天三夜。第四天周瑜开了门,把鲁肃叫进去悄悄吩咐:“你可照我计策行事......”鲁肃立刻爬上高台发布消息:“周都督昏迷不醒,重金聘请天下…  相似文献   

9.
搞笑三国     
草船借箭草船中——鲁肃:“这样真的可以借到箭吗?孔明先生?”诸葛亮:“相信我。”鲁肃:“可是我还是有些担心……”诸葛亮:“没必要。”鲁肃:“可是,你不觉得船里越来越热么?”诸葛亮:“这么说起来是有一点啊……有什么不对劲吗?”  相似文献   

10.
夜,草船中———鲁肃:“这样真的可以借到箭吗,孔明先生?”诸葛亮:“相信我。”鲁肃:“我还是有些担心……”诸葛亮:“没必要。”鲁肃:“可是,你不觉得船里越来越热么?”诸葛亮:“这么说起来是有一点啊……有什么不对劲吗?”鲁肃:“是啊,天黑,我担心敌人射的是火箭……”诸葛亮:“哎!?子敬……你会游泳么……我不会……”中军大帐———诸葛亮(戴上眼镜,翻开点名簿):“张艺谋!”众将:“……”诸葛亮(扶了扶眼镜,仔细看了看点名簿):“张艺谋何在!”众将:“……”魏延:“军师……应该是张翼德吧?是张翼德……”诸葛亮:“……”诸葛亮一生厌恶…  相似文献   

11.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故事以周瑜一声长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作结束句,这句话既是周瑜自愧不如诸葛亮的表白,也是全文对诸葛亮足智多谋,才能惊人的画龙点睛之笔。引导学生抓住“神机妙算”这条主线,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弄清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是教好这篇课文的关键。一、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已经能从故事情节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周瑜要诸葛亮赶造十万支箭是事情的起因;诸葛亮巧妙地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是事情的经过;借箭成功是事情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以果导因,剖析诸葛亮借箭前后巧妙安排的原因,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1.熟知气象地理,运筹帷幄。文章开篇就揭示了周瑜同诸葛亮的矛盾。周瑜为了陷害诸葛亮,苦心设计了一个圈套,要诸葛亮十天造出十万支箭来。按照当时的工艺水平,这件事是很难办到的,况且周瑜还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教《草船借箭》一文时,先引导学生围绕“神机妙算”这个中心词熟读课文,并找出有关语句加以理解,随后组织学生交流阅读体会。学生议论纷纷:有的同学认为,诸葛亮能料定三天后必有大雾,可谓“神机妙算”;有的同学感叹,诸葛亮能猜测到曹军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却不敢出兵迎战,可谓“神机妙算”;也有同学谈到,诸葛亮猜到鲁肃会借船相助,且预测船返回南岸时必定顺风顺水,足见其“神机妙算”……在组织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出人意料,杀了一个漂亮的“回马枪”——  相似文献   

13.
三顾茅庐     
宋明明 《小朋友》2004,(2):2004
官渡大战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但刘备总想干一番大事业,就想找一个智谋出众的人做助手。他打听到隆中地方有个叫诸葛亮、号卧龙的人,是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了不起人物。刘备叫谋士徐庶去把诸葛亮找来。徐庶说:“像诸葛亮这样的人,只有将军您亲自去请,才能把他请来。”刘备听了,觉得有理,马上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去请诸葛亮。三人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轻轻敲门,一个童子开门出来。刘备说:“我们专门来拜访诸葛先生。”童子说:“先生出去了,什么时候回来不知道,三五天,十几天都有可能。”刘备很失望。回家途中,刘备看见一个…  相似文献   

14.
笑弹X枚     
叫门有方一女生边敲宿舍的门边喊:“同志们,我回来了。”门里面没有动静。“心肝宝贝们,又玩什么新花样?”还是没有动静。  相似文献   

15.
《草船借箭》(第十二册)第七、八自然段有声有色地写了诸葛亮巧妙地向曹操“借箭”的经过,生动地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教师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这两个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七、八自然段,想想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的什么?  相似文献   

16.
话说当年周瑜心里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命令他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即可。第三天四更时分,诸葛亮便驾二十只船驶向曹营,向曹军“借箭”。周瑜听了诸葛亮的借箭过程,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诸葛亮真的那么神吗?假如诸葛亮“借箭”的时候,曹操用的是火箭,诸葛亮还会那么神机妙算吗?火箭会把草船和草把子烧掉,那诸葛亮会怎么办呢?难道他会法术,还是他有别的锦囊妙计呢?我估计诸葛亮没办法了。  相似文献   

17.
诸葛亮猜谜传说周瑜很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总要想办法为难他。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喝酒,还未开宴,周瑜说:“不才有一个字猜不出,想请教先生。有种人,再多一点就没有了,请问,  相似文献   

18.
大凡上课前,教师们都要做“诸葛亮”,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精心设计教法,运筹帷幄,然后方能驰骋三尺讲台,带领学生向知识殿堂奋进,取得赫赫成果。诸葛亮智谋过人,料事如神,未出茅庐,便三分天下;赤壁火攻,大破八十三万曹兵。他的形象在人们心目中乃是智慧的化身。然而我们一般教师岂能象诸葛亮那样料事如神,没有一点疏漏和失误?一节课上完了,总不免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有要继续发扬的长处,也有需要弥补的短处。古人云:“教然后知  相似文献   

19.
有一次,笔者听某地一位知名老师教学《草船借箭》一课,获益匪浅;但对一说法不敢苟同。这位老师说,从诸葛亮算准了第三天四更时江上会出现迷茫的大雾,体会出诸葛亮“通天文”的本领。笔者认为,在这里说诸葛亮“通天文”似有不妥,而说他“识气象”则比较恰当。  相似文献   

20.
元旦迎春晚会,某校的歌舞《大妹子》获镇上文艺调演优秀节目,笔者在此不想评论其艺术水准,单请诸位看看歌词内容是否适合中小学生演唱。歌词如下:一天不见妹妹睡不香,两天不见妹妹心慌慌,三天不见妹妹不知该怎样……除此以外,其他获奖节目也大多是一些流行歌曲,反映少年儿童生活和传统爱国主义内容的革命歌曲,却很少见到。元旦过后,笔者走访了部分农村中小学,所见所闻,不禁深深为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的前景担起忧来。没有音乐的音乐课听:学生们唱的都是什么歌。农村学校的音乐课,课前预备时间唱的音乐课上教师教的都是当前的流行歌曲和情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