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婚变是爱情和婚姻的坟墓,婚变中女性往往成为了受害者.为了祭奠死去的爱情和婚姻,有些女性选择了复仇.女性婚变复仇因此成为了中西方文学语境中的重要命题.现以<美狄亚>和<霍小玉传>个案为例,比较同一母题在不同文学语境下的差异性及造成这种差异性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
美狄亚与霍小玉是与传统女性相背离的另类女性形象:东西方文学中复仇的反抗女性.她们同处于以男性文化为中心的社会中,却显示了不同的人格层面:霍小玉是对人物“人格面”的艺术解说,而美狄亚则把人物的“阴暗面”发挥得淋漓尽致.两位反抗女性形象塑造上的差别更深刻地体现在人物个性及思想意识上.追根溯源,造成这种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差异的最深层原因就在于父权文化意识形态对作者创作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作为唐传奇中的名篇,《霍小玉传》的结局叙写历来备受争议。李益与霍小玉的爱情悲剧终以痴心女子的冤魂向负心男子复仇而结束,不少论家认为结局的灵异化削弱了作品的现实性。本文试图从心理学角度探究李益目睹霍小玉横死于前因而性格大变的可能,以及"鬼灵复仇""果报不爽"的集体潜意识对作者叙写这一结局的深层影响。  相似文献   

4.
崔莺莺与霍小玉是唐代爱情传奇小说中极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在封建女性的共性中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在爱情生活中,崔莺莺和霍小玉同样面对被抛弃的命运,但是由于个性的差异,两人分别选择了不同的结局,一个忍气吞声地接受被弃的命运,一个则在死后也化为鬼魂展开复仇。对这种不同结局的安排,既是崔莺莺与霍小玉不同身分和地位以及家庭环境所决定,也反映了作者的思想观念和创作动机的不同。元稹塑造崔莺莺,有自饰的动机,体现了他"补过"的男性封建思想;而蒋防塑造霍小玉,则是对李益负心的谴责,且对霍小玉的遭弃充满同情,体现出了一种对女性的尊重。  相似文献   

5.
崔莺莺与霍小玉是唐代爱情传奇小说中极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在封建女性的共性中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在爱情生活中,崔莺莺和霍小玉同样面对被抛弃的命运,但是由于个性的差异,两人分别选择了不同的结局,一个忍气吞声地接受被弃的命运,一个则在死后也化为鬼魂展开复仇。对这种不同结局的安排,既是崔莺莺与霍小玉不同身分和地位以及家庭环境所决定,也反映了作者的思想观念和创作动机的不同。元稹塑造崔莺莺,有自饰的动机,体现了他“补过”的男性封建思想;而蒋防塑造霍小玉,则是对李益负心的谴责,且对霍小玉的遭弃充满同情,体现出了一种对女性的尊重。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创作的《美狄亚》讲述了一个杀子惩夫的悲剧故事。非常巧合的是,元代作家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也讲述了一个复仇的故事,同样是复仇,但复仇的主人公形象、复仇的强度和复仇的结局上却迥然不同,这充分反映出中西方在文化背景和民族审美心理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西方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狂暴女性是美狄亚,《萨勒姆的女巫》在人物层面和结构单位上都运用了美狄亚原型。阿碧格像美狄亚一样都是男权社会的受害者,但美狄亚的复仇被视为对男权社会的反抗,而阿碧格的复仇却被视为丧心病狂。这是因为作家对美狄亚原型进行了置换,降低了阿碧格的同情指数,提升了普洛克托的道德水准。米勒虽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高大的男性英雄形象,但却暴露了自己潜意识中的男性中心意识。  相似文献   

8.
谢磊 《文学教育(上)》2008,(21):152-152
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创作的《美狄亚》讲述了一个杀子惩夫的悲剧故事。非常巧合的是,元代作家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也讲述了一个复仇的故事,同样是复仇,但复仇的主人公形象、复仇的强度和复仇的结局上却迥然不同,这充分反映出中西方在文化背景和民族审美心理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陈蕾 《海外英语》2014,(15):167-168
《美狄亚》是欧里庇得斯的著名悲剧,它讲述了一个被自己深爱的男人所抛弃的女性其复仇的全部过程。文章拟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读该剧。通过分析剧中美狄亚的形象、其复仇的心理历程及社会中女性地位的变化,意在强调每个人都有追求自由、尊重和平等的责任和权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美狄亚和妲己复仇方式的比较,写出了在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下的两位女性,在仇恨时表现出来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1.
《霍小玉传》和《谭意哥记》是唐、宋传奇中的代表性作品,主人公霍小玉和谭意哥也是传奇小说中青楼女子的典型代表。由于题材相近,霍小玉和谭意哥有诸多相似之处,如:虽沦落风尘却久存从良之志;对妓女的现实地位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忠于爱情等。由于作品创作年代不同,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同,两人在性格和结局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如:霍小玉温柔多情而不乏执着刚烈,谭意哥则温柔痴情且守节重礼;霍小玉死后化为厉鬼报复李益的负心;谭意哥则苦志守节并最终得以夫妻团圆。  相似文献   

12.
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中黄畹秋因爱生恨的非理性复仇,来自传统女性偏执报复的劣根性叙写,复仇模式较大程度上超越了传统复仇叙述套路。其复仇母题深受西方文学影响,女性复仇动因属"早期创伤型"变态复仇,类似"美狄亚"报情仇,复仇效应为多米诺骨牌式"连锁反应"复仇。这一因爱生恨的狠毒女性类型,也影响到金庸小说,并因此形成了一个"黄畹秋"式形象群落。  相似文献   

13.
作者从三个角度对唐传奇《霍小玉传》进行了新的诠释:男主人公李益不是一个绝情的负心汉,也不是简单的负约不负心,而是一个尚有余情的负心汉。女主人公霍小玉并不痴情,更没有爱到至情,是一个理智清醒的多情女。造成二人爱情悲剧的原因不能忽视唐代的门第观念与婚姻制度,亦不排除李益草率、懦弱、不敢担当的性格,但李益为仕宦前途而负心的道德问题更值得重视。悲剧主人公的境遇是超越时空的,小说的思想意蕴也值得现代人深思。  相似文献   

14.
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从第二性角度对美狄亚的魔力、爱情、与复仇展开剧情,将美狄亚作为第二性的存在,来对比现代女性的生活困境。美狄亚的突出的才能源于她神秘的力量,除却这神秘力量,美狄亚将无法拥有与男性抗衡的力量。美狄亚接受了时代赋予的社会角色,即使把一切奉献给爱情,也只能得到爱情中的依附者地位。美狄亚接受着男人创造的规则,只能通过子嗣间接地影响丈夫,以杀子作为报复的最有力手段。在复仇过程中美狄亚主体意识的觉醒痛苦而惨烈,成为带有破坏性而不可避免的悲剧典型,就女性的生存状态向世人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文本中有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复仇女性,从她们身上可以看到古今中外经典复仇女神的影子,如精卫、美狄亚、莎乐美、涅莉等,复仇女神通过借助张爱玲的神来之笔完成了复兴。张爱玲笔下的复仇女性通过两种反差极大的方式复仇:极热闹的复仇和极冷清的复仇。尽管复仇的方式不同,得到的结果不同,可是却有一个没有争议的共同点:她们的复仇过程是深具痛感的,并且不能避免痛苦绝望的结局。  相似文献   

16.
《霍小玉传》是唐传奇中脍炙人口的杰作,然学界对于其真实性、写作年代、主旨等长期聚讼不休,作品有很大程度的真实性;其主旨不能过分拔高,对门阀制度的控诉,并非小说的主旨,实际上集中在鞭挞李益的负心、同情霍小玉的不幸,即"始乱终弃",这也是古代小说常见的传统主题模式;而故事同时反映了晚唐时期门阀意识的淡薄,和唐前、中期强烈的门阀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外,学界向来有一个"共识",即认为西方小说和戏剧以悲剧见长,而中国则无真正的悲剧作品。这是误识,其实《霍小玉传》正是一部深刻的、真正意义上的悲剧。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悲剧《美狄亚》被认为是最动人的希腊悲剧之一。对于她的复仇方式,人们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褒贬不一。本文将分别从创作主体选取题材的审美心理过程和作品中心人物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母体文化背景等角度阐述美狄亚复仇方式的悲剧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美狄亚》中,欧里庇得斯以美狄亚的复仇为中心,表现了关于伦理惩罚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的思考,反映了美狄亚与父兄、儿子、伊阿宋、克瑞翁父女间的矛盾冲突,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重要方面。美狄亚背叛父亲,杀死兄弟,有悖于人伦之道,是自我惩罚,当她被伊阿宋抛弃时,必然无家可归。美狄亚杀子以惩罚伊阿宋的行为,既有道德审判的力量,也有来自于时代伦理规约的制裁。美狄亚害死科任托斯国王克瑞翁及其女儿格劳刻,是对践踏公平和正义者的惩罚。这些伦理惩罚的构成,是雅典民主制衰落的必然。作者借此揭示了社会生活中矛盾存在的必然性和危害性,指出了伦理秩序的维护对构建家庭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文学的形成过程,既有对古老本土文明的传承,又有对西方文化思潮的吸收借鉴。作为外来形式的话剧,更能反映出崇尚理性精神的东方文明与注重感性体验的西方文明之间在道德伦理、价值取向、审美追求上的迥异之处。现代戏剧大师曹禺,在早期剧作,特别是《雷雨》、《原野》中,所塑造的繁漪、仇虎身上蕴蓄的狂热、强悍而又绝端彻底的复仇情节,与古希腊神话中原始又残酷的美狄亚式复仇在外在模式,尤其内在精神气质有着诸多相似性。  相似文献   

20.
刘兰芝和美狄亚是中西方文学史上两个非常典型的弃妇形象.二者在婚姻家庭中都遭遇了不幸,但面对受到的不平待遇和屈辱,两人的反应则有很大不同:刘兰芝更多的表现为委曲求全并自缢而终,而美狄亚则展开了疯狂的报复和杀戮.形成刘兰芝与美狄亚不同反应的原因主要是中西方文化理念、哲学观念及思维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