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续教育活动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发得极为广泛,早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开始了。继续教育(continuing education)指具有大学毕业以上学历的在职人员继续学习。现在,这个概念扩大到包括具有高中毕业程度的成人根据需要继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称之为继续职业教育,而把大学毕业程度的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称之为继续工程教育。苏联称之为补充教育,和基础教育合称为连续教育。近几年来,我国也注重了这项工作,把大、中专学历教育后的教育统称为继续教育。一、世界范围内继续教育的兴起与动力美国继续教育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开始了。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西方发达国家有了较快发展。60年代以来,其发展势头更为迅猛。1988年美国二百万工程师中,每年约有四  相似文献   

2.
<正> 课题由来师范生或教师职业能力在教学中亦称教育能力,是教育职业知识和技能化合成的人们从事教育活动的本领。对此,已有数家发论。苏联学者夫·恩·果诺波林举出教师的十种能力。在美国,有人借助1976年盖洛  相似文献   

3.
一、信息素养的界定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Zurkowski在 1 974年提出来的 .当时将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即主要信息源 ,使问题得到解答时利用信息的技术与技能 .美国图书馆协会在其 1 989年的报告中明确了信息素养的概念 ,即“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 ,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 .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 (AASL)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在 1 998年出版了K 1 2学生信息素养标准 ,制定了中学生九大信息素养标准 :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 ;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 ;能…  相似文献   

4.
据悉,苏联教育出版社于1982年翻译出版了美国心理学家 A·安娜斯塔吉所著的《心理测验》一书。为此,苏联著名心理学者Л.И.安泽费罗娃等人在苏联《心理学问题》杂志1983年第五期撰写书评写道:我国心理学工作者越来越感到心理学方法方面的资料缺乏。这一方面著作与论文明显缺少,因而在图书馆中被视为珍品。相反,在西方心理学出版物中,却出现越来越多的介绍方法与方法论的手册、指南与教本。不熟悉测验问题的研究者很难读懂这些书籍。因此,美国心理学者 A·安娜斯塔吉的《心理测验》一书在苏联翻译出版是很有意义的。安娜斯塔吉是美国心理测验方面的一位权威,她曾多次在美国心理测验学术年会上担任主席。  相似文献   

5.
我国教育界流行的能力、知识和技能概念来自20世纪50年代苏联心理学和教育学,已经与当今心理学中这些概念的发展不相适应。笔者分析了加涅、安德森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和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知识、技能、能力概念,主张区分两个能力概念:一个作为发展结果的能力,另一个作为教学结果的能力;区分广义知识与狭义知识、广义技能与狭义技能概念。最后用语文教学目标分类论证两种不同能力、知识和技能观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6.
发现法教学     
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朝野震惊,担心自己在科学技术方面落后于苏联。他们认为,美国之所以在发射卫星上落后于苏联,主要是美国的教育存在问题,未能培养出大批高水平的科学技术人才。为了与苏联抗衡,他们决心改革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数学与自然科学教育。1959年,美国全国科学院召集一批数理学科的著名专家和一些心理学家在伍兹霍尔开会,讨论中小学数理  相似文献   

7.
一、信息素养培养中信息道德缺失的现状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文明将发生又一次大飞跃并由工业化社会进入到信息化社会。世界各国对当前教育的发展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都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都试图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让教育走在前列,以便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我国,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成为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的概念是从图书馆检索技能发展和演变过来的,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Zurkowski在1974年提出的。美国图书馆协会在其1989…  相似文献   

8.
发现法教学     
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朝野震惊,担心自己在科学技术方面落后于苏联。他们认为,美国之所以在发射卫星上落后于苏联,主要是美国的教育存在问题,未能培养出大批高水平的科学技术人才。为了与苏联抗衡,他们决心改革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数学与自然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9.
在开始本文之前,先要说明文中涉及的苏联职业技术教育的概念。 苏联1985年11月通过的《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国民教育立法纲要》规定,苏联国民教育体系分为学前教育、普通中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中等专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校外教育六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相应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信息环境下的用户教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图书馆用户教育是社会信息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它提高了用户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促进了图书馆的改革和发展。图书馆用户教育在我国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确定新环境下用户教育发展的新思路,通过社会、图书馆和用户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以期把用户教育未来的发展推向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1998年全美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其出版物《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美国学者将苏美教育作全面比较时发现,苏联在自然科学教育方面已占很大优势。三年前,芝加哥大学的教育专家威斯苏普教授化了大量时间对苏联的教育现状作了一次深入的研究。他研究的材料中有苏联十年制学校使用的全部教科书、各类学校的入学试题以及教学大纲等。根据他的调查比较,苏联学生在十年中  相似文献   

13.
从五十年代末期开始,首先是美国,继而伸展到世界各地,出现了规模不同的中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运动。 美国在五十年代初期就在大学中进行数学教学改革试验,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对美国刺激很大,美国认为科学落后于苏联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美国的基础科学的教育水平低于苏联。这样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压力,要求进行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另一方  相似文献   

14.
美国图书馆员的在职继续教育王晓云,王少云在信息技术时代,美国是如何对广泛运用信息技术的图书馆和情报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教育的?图书情报学院毕业的学生,在图书馆中承担了一定的具体工作之后,图书馆的管理者对他们的教育应该继续进行下去。如果图书馆要不断补充在...  相似文献   

15.
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促进了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课程改革,这期间苏联的理科教学并没有停滞不前。从六十年代末期开始,苏联也进行了理科教学的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世界范围来看,苏联学生的理科水平是相当高的。1980年美国科学基金会教育组在关于美国  相似文献   

16.
苏联、美国、日本高师教育实习改革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使中小学教育满足当今和本世纪的需要,苏联、美国、日本非常重视培养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合格师资,他们在发展师范教育中,不仅加强了教育专业理论的教学,而且,把焦点多集中于如何提高未来教师的教学教育实际能力上,其中,教育实习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最重要的途径。对于如何搞好师范生的教育实习,苏、美、日三国近年来都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改革,以寻求提高教育实习效果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技能     
《上海教育》2013,(6):14-23
无论身处世界的何处,也无论我们教育之旅的目的地何在,在21世纪生存和生活的人们都面临着同样的教育主题:21世纪的世界在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教育意味着什么?我们每个人以及我们的后代要在2l世纪获得成功,需要学习什么?2l世纪技能,由美国在本世纪初提出来的一个概念,近年来无疑成为美国教育界甚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于这个概念,美国本土也有多种诠释: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认为其包括核心学科与21世纪主题、学习和创新技能、信息、媒体和技术技能、生活和职业技能四部分;《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中提出,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协作能力和多媒体通信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学校的结构和活动原则1、苏联普通教育学校是民主的不断发展的社会——国家机构,它保证满足个人、社会和国家对普通教育的需要。普通教育学校是连续的教育体系的主要环节,它为全体苏联公民提供平等的机会,以使每一个公民都能够继续受到教育,都能够按照自己的志趣和能力选择生活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项建英  杜莹 《教育评论》2014,(4):149-152
从清末到建国初期,日本教育学教习、美国教育学学者、苏联教育学专家在中国教育学科建立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清末日本教习是中国教育学术发端的重要推手;民国时期,美国教育学者来华促使中国教育学术蓬勃发展;建国初期,苏联教育学专家的到来使中国教育学术出现结构式转型。在中国教育学术的发端、发展和转折时期,外国来华教育学者在中国教育学术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20.
今天,苏联八百九十一所高等学校图书馆中,约有三万名图书、科技情报服务人员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共产主义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这些图书馆的藏书已超过四十八亿册,每年向学生、教师和学者们提供的图书达四十五亿多册。在第十个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