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概念隐喻作为隐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人类生活中常见的语言和认知方式,在新闻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为探究概念隐喻在旅游类新闻标题中的应用,文章选取China Daily(《中国日报》) 2019-2021年刊载的部分旅游类新闻为研究对象,分析目标新闻标题中出现的典型概念隐喻,研究其使用机制与效果,希望能够对于隐喻学习者与新闻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岑粤 《海外英语》2012,(3):278-279
隐喻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认知方式和手段。该文以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对英语经济新闻标题中的隐喻类别进行归纳,探讨抽象的经济概念是如何通过隐喻来构建的,帮助英语学习者培养在阅读经济新闻中的隐喻意识。  相似文献   

3.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而经济新闻是了解和反映国家社会政治经济、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窗口。本文以《经济日报》2012年1月至6月每周一的新闻标题为语料,以概念隐喻中的方位隐喻、结构隐喻、实体隐喻为理论框架,用方位隐喻、战争隐喻、容器隐喻和人体隐喻对《经济日报》中的经济新闻标题进行了认知分析。结果发现在975条经济新闻标题中概念隐喻131条,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占隐喻比例相当,约45%,结构隐喻最少,占11%。经济新闻标题多用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比较少用战争隐喻。希望为新闻标题制作者提供更多的标题编辑思路,为新闻读者提供另一种解读经济新闻标题的方法,提高对经济新闻中概念隐喻的认知能力,从而更好地解读新闻内容。  相似文献   

4.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隐喻为我们语言研究提供了新视角,隐喻语言也多见于新闻标题中.本文以10-12月《文汇报》为例,考察新闻标题中的隐喻现象及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5.
基于汉语新闻语料库,收集了2010年包含"冷/热"一字的新闻标题共1 011条,采用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框架,结合大量新闻标题实例,力求揭示汉语民族对"冷/热"温度隐喻的认知规律,并用两种意象图示"上—下图示"和"平衡图示"对温度隐喻进行深度分析。  相似文献   

6.
体育新闻语言中的战争隐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新闻报导中使用了大量描述战争的词语,许多战争用语与体育新闻语言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是因为体育比赛的概念系统是以战争概念系统为基础,以隐喻的方式构建起来的。这里面隐含着这样一个概念隐喻:体育比赛是战争。它属于战争隐喻的一个子隐喻。同时它又是个结构隐喻,包含一个母隐喻和三个子隐喻。正是这个战争隐喻能使我们不用再创造另一套概念系统就能借表述战争的一套概念系统去表达体育比赛。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新闻标题更富吸引力,标题常会使用一些修辞手法,隐喻就是其中之一。本文试图运用关联理论分析新闻标题中的隐喻.并希能够帮助记者实现其新闻标题的写作目的,引导读者较好地理解新闻标题中的隐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新闻标题开始大胆地运用“悬念”。而这一技巧的表达,主要有7种方式:一是利用“互相矛盾”的现象,制造标题的悬念;二是运用违反常理的手法,采用逆向思维,制造悬念;三是“映衬”,制造悬念;四是利用比喻、比拟修辞,制造悬念;五是巧用标点符号,制造悬念;六是凭借设问,制造悬念;七是采取其他方式,制造悬念。  相似文献   

9.
隐喻是人们对语言认知和理解的重要思维方式。隐喻涉及源域和目标域,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到目标域上的过程就是认知理解的过程。新闻作为一种独立的语体,旨在传播最新的信息,隐喻思维在新闻中,尤其是新闻标题中的大量运用使表达效果更为显著:隐喻具有认知力和概括性,使抽象变具体,还能不断丰富新闻语言,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欣赏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采集中英文中有关"愤怒"的情感隐喻,从认知的角度探讨隐喻的本质。隐喻不仅指隐喻的语言形式,而且指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方式——隐喻概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表达"愤怒"感情的语言形式存在着相同和不同的隐喻概念,原因是人们具有相同的身体,物质生活经验和不同的文化环境,因此在理解情感隐喻时,不能脱离其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1.
隐喻具有认知功能,是语言得以创新和丰富的重要来源。研究表明,中英文化不同,概念思维不同导致部分词汇及句子表达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是学生产出不地道语言表达的根源。传统的写作教学,往往从语法及措词角度强调表达准确性,无法保证语言表达的流利性、多样性及丰富性,而在写作中培养隐喻意识是克服这一不足的有效方式。写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词汇和隐喻思维的运用,因而,写作学习是一种输出性的学习,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输入概念隐喻理论就要着重加强学生对中英语言中概念隐喻及其表达差异性的对比学习,培养学生在写作中的隐喻意识,发展语言表达的隐喻能力。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中语言表达的多样性水平,也使表达更为准确和地道。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学校教育能够凝聚更强大的爱国力量,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助力我国参与全球治理。学校教育面向国内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主要策略包括:重视教师群体,注重思想引领;针对不同学生,变通讲述方式;挖掘抗疫案例,丰富故事资源;创新教育形式,拓展抗疫体验。学校教育面向国际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主要策略包括:各类学校要贡献与分享抗疫"中国经验";对外教育要优化来华留学生的学习体验;各级学校尤其高校应深化抗疫国际合作;"后疫情时代"需注重国际化教育人才培养。"后疫情时代",教育更要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将此次疫情抗击留下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财富"保存好、传承好和传播好。  相似文献   

13.
概念隐喻是人类普遍的思维和认知方式,通过对英汉语中"吃、嚼、吞或咽、消化、喂、品尝"等一系列有关消化范畴动词的思想概念隐喻进行语料库研究发现:汉语消化范畴动词的思想概念隐喻和英语一样有着丰富的表达,但"吃"的下义词在表"获得思想、观点是吃"上较英语丰富;汉语几乎不用"喂"表"传达"这一隐喻义;消化范畴动词投射到思想概念域在英汉语中都成系统性.  相似文献   

14.
论汉语“水”的概念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息息相关。同时,自然界的水也被赋予了隐喻性含义。汉语中存在大量关于"水"的概念隐喻。在分析汉语中较为典型的八类水的概念隐喻以及它们的具体表达及映射方式的基础上,通过体验性和突显性阐释这八类概念隐喻存在的认知理据,结论是:体验性是水的概念隐喻产生的前提条件;突显性是水的概念隐喻呈现多样化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新闻标题是新闻作品的题目,为了迅速引起新闻受众的注意,首先要精心制作新闻标题。制作新闻标题不但要巧用词语,而且要善用非语言性的标点符号,引号就是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引号的有效运用,可以凸显信息焦点、淡化主观色彩、实现语体的交叉渗透、产生新奇的修辞效果,从而迅速吸引新闻受众的注意力,激发新闻受众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6.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普遍存在的,是人类的一种认知工具。语言中遍布的隐喻表达是由于人类概念系统中存在着概念隐喻,但不同文化中的概念隐喻是否相同需要跨文化的研究。语料表明在英汉中都存在"人是物体"这个概念隐喻,而对比由此衍生出来的隐喻表达,可以为概念隐喻提供跨文化方面的依据,并为一词多义现象提供了合理的解释,这对语言的教与学都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隐喻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是人们用以表达隐喻概念从而更好地理解隐喻本质的语言修辞方式。而义位,作为一种语义学的基本单位,为隐喻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本文以有关"生命"的隐喻为例,探析义位分析在隐喻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8.
浅析英汉情感隐喻的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隐喻是由Lakoff和Johnson在他们所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提出的,该观点认为概念隐喻是用隐喻形式来表达的概念,隐喻不只是个语言的问题,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情感是抽象的复杂的概念常常借助于隐喻来表达。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表达情感的隐喻,由于人类有着相同的生理特征和情感体验,因此英汉情感隐喻中存在着一定的共性。  相似文献   

19.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而言,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新闻标题被誉为新闻的"眼睛",隐喻的使用可使标题鲜明生动。对于美国本土报纸和中国英语报纸这两种类型的报纸而言,新闻撰稿者和报纸面对的读者群体截然不同,标题中隐喻的数量和种类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国的英文报纸标题中隐喻的数量和种类相比美国本土报纸偏少,这与中国英语教学长期忽视隐喻能力的培养有关系。  相似文献   

20.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语言现象,对人类的思维方式、语言使用等方面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隐喻语言也广泛见于新闻标题中.以媒体对汶川地震的报道为例,标题中隐喻的使用也呈现出数量大、类型多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