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黄铭敏 《今传媒》2014,(12):141-142
广播由于受线性传播、转瞬即逝等特性的影响,受众对其所传播的内容不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西方新闻报道故事化的写作倾向,目前已让包括广播在内的众多媒体同行的认同。本文从广播新闻和故事的关系、广播新闻"讲故事"的方法、广播新闻"讲故事"的原则等方面对广播新闻如何讲好"故事"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广播新闻工作者应培养讲述故事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刘琛 《传媒》2014,(22)
正21世纪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全球媒介带入一个新的时代——媒介融合时代。新技术使媒介之间相互融合、依赖甚至成为共生关系。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媒介融合界定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从这一定义出发,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媒体,到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之间的联盟,都属于媒介融合的范畴。"一切都是媒介化"在媒介融合时代已经成为事实。  相似文献   

3.
我国数以亿计的网民和手机用户一同创造了自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自媒体悄无声息地出现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移动互联网终端渐渐地发挥着电脑、闹钟、手表等功能,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网络和手机这两种新的接入方式收听广播,传统广播在时代变迁中感受着压力,也迎来了逆袭的契机。广播行业必须迅速作出调整,只有满足受众新的需求,才能跟上"自媒体时代"的步伐,在未来的媒体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4.
数字技术为广播等媒体提供更多渠道,为受众(或用户)推送更加优质的内容和服务,然而,一些因使用数字平台而产生的市场及受众问题也随之产生。本场讨论将从欧洲和亚洲双视角对这类问题展开。澳大利亚商业电台首席执行官、世界数字音频广播论坛副主席琼·华纳介绍了DAB+芯片技术并从"混合电台"概念延伸出未来广播的内容创新和经营改革方向。欧洲广播联盟广播委员会主席、BBC广播副台长格拉哈姆·埃利斯以《广播:伟大的幸存者》为题,阐述了数字化不是一种威胁,而是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性价比更高、更为舒服的传播方式。澳大利亚埃亨媒体与培训总经理史蒂夫·埃亨则从当今时代和媒体现状分析得出:数字化进程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5.
蒲亚南 《新闻窗》2015,(3):43-44
一、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它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触摸媒体等,是一种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的创新形态媒体。  相似文献   

6.
陈朴 《中国广播》2017,(9):47-50
在媒体融合的形势下,广播等传统媒体要提高竞争力,做好内容才是王道,而做好内容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讲故事。本文结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近期推出的《砥砺奋进的五年——驻村日记》《那年我高考》等报道,阐述和探讨广播新闻报道应该如何讲好故事以及在讲故事的报道中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静 《中国广播》2015,(2):57-59
微广播以单个作品体量为界定标准,是时长简短、要素齐全、叙事完整的广播作品。在创作微广播时,题材内容应紧扣时代节拍。广播媒体应制作好微广播精品,在充分利用原来品牌的基础上,采用最先进的传播手段,打造"声音媒体"新品牌,构建广播新形象,以此提升和拓展广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后广播时代"不仅仅是一个广播理论研究中最新出现的概念,也是广播理论研究面对当前新技术的挑战,总结自21世纪初以来网络、数字技术发展给传统广播带来的变化,对未来广播发展方向的一种理论判断.本文调研欧洲广播研究的最新趋势,以英国为案例,研究当前英国听众在广播接触中出现的两大最新趋势,分析这些趋势背后的技术条件、媒体内容变化,以及受众与广播接触关系的转向,对我国广播当前或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丁钊 《中国广播》2014,(3):12-13
本文通过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媒体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的分析,提出广播媒体应重视研究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以及用户的特点,在理念、渠道和平台方面善于向新媒体公司学习,学会揣摩用户的心理及需求,度身定制用户体验良好的新终端音频产品。针对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信息需求,力求在内容个性化、平台主流化、机制市场化、业务多元化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0.
范新爱 《传媒》2016,(13):47-49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与挑战,上海东方广播电台依托信息化技术,主打社交概念,打造专注于移动社交的广播平台"阿基米德FM".同时,注重大数据技术研发利用,打造"广播梦工厂"和广播云平台,推动生产流程的再造与优化,试水"新闻+"转型,力争实现从传统广播向数字移动广播的转变.当前,在新媒体技术和受众需求的作用下,媒体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各媒体纷纷寻求新常态下的转型路径.如何在全媒体时代抢占市场先机?如何应对新的时代机遇和挑战?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打造数字移动媒体的实践,为传统广播的转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  相似文献   

11.
牛永勇 《大观周刊》2012,(48):41-41
查询百度百科。新媒体给出的概念是: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手机、楼宇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兴媒体不断涌现,越来越多地占据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也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和娱乐方式以及收听收看习惯,现代高新技术正引领我们走进一个媒体多元化的时代。媒体多元化时代的来临使市场竞争将会日益激烈,也给传统广播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以致广播常常被认为是相对弱势的媒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广播媒体就此失去了发展机会。广播国际化发展趋势和国内这几年广播产业快速发展的实践证明,在媒体多元化时代,广播媒体在新的媒体竞争格局中依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广播独特…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爆炸的社交媒体时代,有效的传播变得越来越难,而讲故事就成为维护媒体形象、塑造品牌的有效工具和手段。虽然新媒体、信息技术和公众的新要求迅速发展,但地方媒体讲故事的平台和方式依然缺乏创新。本文以厦门广播电视集团的具体实践为例,探析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地方广电媒体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赋能,讲好文物故事的创新路径和经验。  相似文献   

14.
谭天  赵敏 《新闻记者》2012,(10):38-43
在三十年中,中国广播两次转型,从农村媒体转变为城市媒体,从固定媒体转变为移动媒体,受众群体、接收方式发生根本改变。遗憾的是,转型却未能相应升级,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广播媒体的弱势地位。新媒体时代,广播媒体要以升级带动转型,打造全新的媒介平台。  相似文献   

15.
王翔  牛鸿英 《传媒》2015,(21):49-50
新媒体是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相较于报刊、广播、电视、户外等四大传统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当下,以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为主的时代,为信息交互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16.
当前时代,信息发展异常迅速,已经开始了从信息时代向大数据时代的转变,移动互联网浪潮在这次转变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改变传统广播媒体的运行策略,使其有所创新,借助技术的革新实现弯道超车,是值得所有广播媒体人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提升领悟能力和创意能力,并且将创意落实到位,从机制、融合、布局上积极探索并做出面向移动互联网的转变,才能够实现广播媒体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在融媒体时代下,对传统广播媒体转型发展路径进行探索,对于推进传统广播媒体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时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融媒体时代传统广播媒体面临的发展困境进行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从传统广播媒体内容品质、用户意识、媒体布局、盈利模式等方面,对融媒体时代传统广播媒体突围之道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有效拓展传统广播媒体的生存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新媒体的时代已经到来.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该如何应对,是坐以待毙、不进反退,还是应对挑战、取长补短,这是所有媒体从业者特别是广播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分析当今新媒体和广播媒体各自的优势与不足,阐述了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媒体发展及创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的进步,媒介传播技术不断得到发展,我们已经进入数字媒体时代。与此同时,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面临生存和发展的考验。手机、互联网等数字媒体的出现使得传统媒体受众数量减少、广告收入下滑。这一现象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具体实例的基础上,从内容和渠道两个方面,探析在数字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媒体该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晓燕 《青年记者》2012,(32):70-71
当下,媒体资产利用与开发还仅仅停留在国家级主流数字媒体间,特别是中央级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较大数字媒体间。近年来,较开放地区的地方广播电视台开始对媒体资产的开发给予重视,组织专业媒体资产人员培训、建设专业媒体资料馆、摸索和探讨地方数字媒体版权开发途径,特别是以广播电视为主的数字媒体资产版权开发的路径和收益前景。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开发现状媒体数字内容资产是指媒体组织拥有和控制的、版权明晰的、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的、具有经济价值的各类内容资源,包括视音频节目、素材、图片、文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