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吴倩倩 《新闻世界》2013,(2):106-107
近年来,以手机、互联网为代表的具有互动性、聚合性的新媒体迅猛发展,新媒体赋权让公众得到了原来不可能得到的信息,为个体提供更多的表达可能和空间。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人人都是"笔杆"和"喇叭"的自媒体时代,媒体伦理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那么,新媒体"赋权"对象——媒体从业人员和草根群体该如何"用权"?如何规范传播环境?如何建构传播伦理新秩序?本文将以网络事件为例运用传播赋权理论探究新媒体视域下媒体伦理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既有的受众、信息传播及媒体生产的概念和含义,整个媒介生态乃至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都随之产生了变化.在全媒体时代,传播力不再只是测量传播效果的一项指标而成为衡量整个传播机构整合力、执行力、覆盖力、品牌力等的一个坐标系.媒体竞争的核心正是传播力的竞争.气象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内容,在全媒体平台上如何实现传播力的拓展?如何理解以传播力为核心的气象媒体发展战略?本文将围绕这些论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清人叶生在《书:调和》中讲:诗人须有“才、胆、识、力”。说:“无胆则笔墨畏缩,无识则不能取舍。”(《原诗》)笔者不禁深思,无“才”如何?元“力”又如何?其实,无“才”,不能成文,更不能成诗;无“力”,则无风骨,更无艺术公力。细究这四字,个中大有嚼头。借此四字,用于杂文的写作和评论上,则是再贴切不过了。先说“胆”。写条文是需要胆量的,元“胆”是写不出杂文的。郑板桥在《偶然作》诗中大呼:“直摇血性为文章。”让人读后拍案叫好。试问,杂文若无“血性”,谈何针及时弊、激浊扬清?因此,无“血性”者——胆小怕…  相似文献   

4.
历史不忍细读,人物传播亦是如此。当人类站立起来,人物传播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但困圊于人类自身认知和立场的原因,人物传播一直很难拥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传播谁?传播什么?如何传播?人类世界发展到如今,我们应该反思了。  相似文献   

5.
孙晓燕 《新闻传播》2023,(23):94-96
面对当今以B站等面向“Z世代”这一主流用户群体的网络媒体平台飞速发展的传播格局,如何“借船出海”,入驻各类网络社区平台,以话语体系的变革融通为突破口,积极打造主流媒体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本文拟从新型网络平台特征分析、党的思想宣传工作历史追踪、语言自身流变规律考察、《人民日报》案例剖析等方面初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新闻舆论价值属性和传播体系构成要素的角度,阐述了以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四力"为内容的传统媒体核心价值内涵,并结合厦门日报社实践,对如何坚守、重构和提升传统媒体核心价值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亦高  杨江 《网络传播》2007,(3):76-77
超文本“超越”现在,流媒体“流向”未来。网络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网络传播的前沿技术基本在欧美和日本,其网络传播的现状如何?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2?19”重要讲话,是新形势下指导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如何做到这一点?作者文中提出“好好学习、好好说话、讲好故事”三个着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潘若松 《青年记者》2013,(10):31-32
让报纸"近"起来,让记者"深"下去,让品位"高"上来,是地方报纸提升自身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如何才能提升地方报纸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呢?我们的体会是:让报纸"近"起来,让报道"深"下去,让品位"高"上来,不断通过版面创新、栏目创新、报道创新、活动创新、体制创新和经营创新,大力实施报纸的品牌营销战略,同样可以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  相似文献   

10.
陈国权 《青年记者》2017,(28):17-18
传统媒体运作的新媒体如果还像以前那样“正襟危坐”,不容易吸引来“粉丝”;但如果学习商业新媒体的“新思维”过了头,又容易忽视了引导力、公信力,违背了“坚守舆论阵地、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的初衷.那么,主流新媒体如何在提高传播力、影响力的同时,保证新闻的公信力与引导力的实现?主流新媒体应如何表达主流话语?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兴起,媒体生态发生深刻变革,舆论格局也迎来了重大变化。在融媒时代,如何不断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和影响力?《温州晚报》以创新社会活动为抓手,通过整合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资源,以全媒体手段,把报道做成活动,以活动延展新闻,实现了从“信息发布”到“资源发动”的转变,努力把“平面报”办成“平台报”。  相似文献   

12.
重大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引导舆论的主阵地、主抓手,不仅关乎意识形态工作,关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也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那么,重大主题报道究竟该如何创新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创意的支点在哪里?如何...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本文将立足于新媒体工作的实际经验,通过对新媒体传播语境、"微信+"模式的传播模式进行剖析,分析市级媒体如何发掘"微信+"的传播效力。  相似文献   

14.
媒体融合深度推进的今天,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作为“两微一端”中重要一环的微信公众号,如何在受众阅读时间碎片化、信息海量化的背景下,不断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关键在于以“版面语言”出新出彩推动微信公众号整体传播“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15.
徐鹏 《新闻通讯》2009,(12):53-55
在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信息技术化的大背景下,地方党报如何面对传播手段和传播渠道的深刻变化,传媒格局的不断改变?在多元舆论格局中,地方党报如何以独特的话语体系抢占舆论制高点?面对众多新媒体的挤压,地方党报如何发挥品牌优势,拓展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纸质媒体的生存空间和传播渠道都受到了很大的挤压,如何在当下新媒体被更多的受众接受、拥有越来越广泛的传播影响力的语境下,提升党报的传播力、影响力,发挥好作为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是每一个党报媒体人不得不思考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7.
林宇 《传媒》2017,(14)
在百舸争流、众声喧哗的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媒体如何保持发展定力,搭建新型传播平台,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其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如何通过生产特色内容和发挥运营特长,不断优化产品的用户体验?这些都是地方党报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王金龙  李艳 《青年记者》2009,(19):55-58
资讯很难独家,在本地新闻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增加报纸的原创能力?在资讯之外,报纸如何由单纯的传播信息的功能,转变到注重社会效益,强化服务性?作为生活日报倾力打造的品牌新闻专栏——“社区对话”,打破了报纸的藩篱,走出编辑部,推开围墙办报,并在对话的同时,体现了一种社会效益的传播,对品牌进行了延伸和张扬。  相似文献   

19.
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提升党报“三农”报道传播力、影响力?本文在实操层面提出了对策、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加快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提升三农类报纸的传播力,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保障农民知情权,是重大而现实的问题,本文围绕‘三农’类报纸传播不力问题,从体制保障、内容生产、营销推广、人才培养等维度,提出提升三农类报纸传播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