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威廉·福克纳是 20 世纪美国最具创造性、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我国的福克纳研究起步较晚,但从 70 年代末以来逐渐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果,近期更掀起一阵“福学”热潮。本文试图探讨福克纳作品及相关资料在中国的译介情况,分析中国各个时期福克纳研究的特点,并就现阶段的不足之处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2.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一文中不同人物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揭示了内战后美国南方守旧文化心态与北方工业文明的矛盾与冲突。福克纳作为南方人,一方面缅怀南方的文明,另一方面又批判南方文明中非人道的旧制度,他希望通过去除南方文化里落后与消极的因素,来重建一个新的南方社会。玫瑰是爱情与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而福克纳却要为旧南方传统的化身艾米丽献上一朵玫瑰,这朵玫瑰不仅是献给艾米丽的,也是献给他缅怀的旧南方故土的,表现了福克纳对旧南方传统深深的眷恋。  相似文献   

3.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一文中不同人物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揭示了内战后美国南方守旧文化心态与北方工业文明的矛盾与冲突。福克纳作为南方人,一方面缅怀南方的文明,另一方面又批判南方文明中非人道的旧制度,他希望通过去除南方文化里落后与消极的因素,来重建一个新的南方社会。玫瑰是爱情与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而福克纳却要为旧南方传统的化身艾米丽献上一朵玫瑰,这朵玫瑰不仅是献给艾米丽的,也是献给他缅怀的旧南方故土的,表现了福克纳对旧南方传统深深的眷恋。  相似文献   

4.
福克纳小说植根美国南方地域文化,其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本质上是基督教人道主义,在超越乡土的同时也带有地域文化的局限性。白先勇受福克纳作品中“基督精神”的影响,但他一方面将基督精神和佛教教义融于一体,另一方面又集中西文学影响于一身,中西因素的化合使其小说中的人道主义呈现中西合璧的色彩,表现出博采众家,“六经注我”的巨大文学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5.
福克纳,现代经典作家,美国南方文学流派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在福克纳的众多作品当中,每一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特色,读者总是会被福克纳千变万化的写作思路以及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和打动,其中,女性批判主义对福克纳作品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本文将就其影响力做出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6.
W.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最优秀的代表作家之一。神话因素的运用是福克纳作品的一大特点。他的《喧哗与骚动》被推为20世纪杰出的意识流小说。但许多读者对该小说的无时空性和神话因素感到难以理解。以弗莱的神话原型理论为基础,从圣经原型人物分析角度出发,探讨这部小说中的人物与圣经中人物的置换与对应,则可为我们提供一个赏析作品的新视角,进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福克纳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7.
威廉·福克纳为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一位描写死亡、失败和堕落的天才,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美国当代小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约克纳帕塔法”是福克纳作品的标志。为创造这个神话王国,福克纳花了整整三十三年的时间。本文针对“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中的主要作品进行探讨和研究,展现他的写作思想和风格。  相似文献   

8.
威廉·福克纳为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一位描写死亡、失败和堕落的天才,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美国当代小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约克纳帕塔法"是福克纳作品的标志。为创造这个神话王国,福克纳花了整整三十三年的时间。本文针对"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中的主要作品进行探讨和研究,展现他的写作思想和风格。  相似文献   

9.
威廉·福克纳在作品中使用了立体交叉结构 ,具体表现在 :意识流方法、多视角叙述方法、转述的方法、多情节线 ,以及整个创作的立体交叉结构。福克纳作品构成了一幅充满无穷魅力的南方社会的立体画卷。  相似文献   

10.
种族问题与黑人生活是福克纳文学创作的主要内容,但福克纳仅限于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看待奴隶制与种族主义,他不能认同黑人的文化和他们非白人化的生活方式。这造就了福克纳小说创作的基本立场,表现出他在人道主义理性思考和南方种族主义情感偏见上的深刻矛盾。  相似文献   

11.
在二十世纪初期的美国文坛上,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作家。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海明威和福克纳。这两位世界级的作家以各自不同的风格,做立于文坛之上,尽领风骚。海明威专写一些“硬汉”式的反传统,反文化的人物。而福克纳则专以美国南方文化为背景,写南方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对南方文化进行深刻的反思。海明威的作品通俗易懂,而福克纳的作品艰涩、复杂、深沉而滞重。比海明威的作品更带有一种思辨性和哲理性。更为引人注目,耐人回味。与海明威不同,福克纳的文学创作都是围绕着他生活的美国南方展开的,从来也没有离开南方文化的氛围…  相似文献   

12.
福克纳笔下的黑人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克纳是美国 2 0世纪文坛上一个奇才 ,美国南方文艺复兴的领袖。他集现代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于一身 ,在创作中大量使用了各种传统的和创新的手法 ,深刻而又全面地探索了当时美国南方人的精神危机。种族问题以及对黑人生活的关注是福克纳作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他痛恨奴隶制和种族歧视 ,同情黑人的命运 ,赞美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勇敢、善良、忍耐和怜悯。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在其宏大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中塑造了众多黑人女性形象。由于角色类型丰富,人物形象鲜明,其成为解读福克纳对待南方历史与现实思想与态度的独特载体。透过这群生活在美国南方最底层的黑人女性命运,我们不难窥探到福克纳对待旧南方既爱又恨的矛盾心理和思想的彷徨,正是这种彷徨和矛盾的心理使得他在黑人女性形象的塑造中,同时具备先进性和局限性。这种进步性和局限性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一方面,社会的动荡和变迁促使他加深了对现实的审视和思考,从而形成了他积极的批判精神和独特的笔触;另一方面,南方固有的意识形态又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他的思想,使他难以透彻地看清现实各种矛盾的根源和症结所在,使他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带上时代的烙印,在黑人女性形象的塑造上呈现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彷徨之中的思考和探索,一方面使福克纳摈弃了不少美国南方作家一贯将南方描绘成一副悠远浪漫、祥和欢乐的乐土来掩盖南方悲剧性现实的做法,另一方面也造就了福克纳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及其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使之成为南方文艺复兴的先驱。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举世闻名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现代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用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世界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主要探讨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中昆丁的言语与行为。这些不同的言语和行为揭示了小说的主题-美国旧南方家庭关系和其中的感情纠葛,反映了20世纪初期美国旧南方社会中理想与现实、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15.
从威廉·福克纳作为美国南方作家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思想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出发 ,分析其短篇小说《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主要人物爱米丽及镇上人们身上所体现的传统与希望这一矛盾与斗争 ,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相似文献   

16.
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饮誉世界的美国现代小说家。从20世纪20年代起,美国出现了"南方文学"这样一个流派,而福克纳是其当然的代表者已是不争的事实。他集现代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于一身,深刻而全面地探索了美国旧南方解体的根源和表现了  相似文献   

17.
福克纳的《熊》是美国文学界公认的一部佳作,评论家丹尼尔·霍夫曼认为《熊》在福克纳小说中的地位可以和《比利·巴德》在梅尔维尔作品中的地位以及《老人与海》在海明威作品中的地位媲美[1]。当我们重新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20年代,大洋彼岸的美国有一位踌躇满志的青年作家在奋笔疾书,他用意识流技巧展示战后美国“迷惘的一代”的悲观情绪与失落心态。他便是美国意识流小说的先驱——威廉·福克纳。福克纳1897年9月25日出生在美国南方密西西比州的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由于家境破落,福克纳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十六岁那年刚上完十年级便离开了学校,靠打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英美文坛大家辈出、流派林立;作家或引发文化现象,或挥洒时代精神;文坛宿将、文学名作与文化现象交相辉映,流光溢彩。从2007年第1期开始,《英语自学》推出“二十世纪英美文坛与文化现象”系列。上海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博士生曹航、聂薇、沈雁、王卫新将带领读者走近十二位二十世纪重要作家,领略作家背后、身后的文化现象,如叶芝麾下的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伍尔夫引领的女性主义、福克纳作品中的美国南方、塞林格呈现的少年反文化、谭恩美笔下的华人文学等,以作家立文化坐标,品文学,论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美国旧南方的荣誉与暴力这一角度展开论述,分析了美国南方文化对福克纳创作思想的影响,并对福克纳小说的荣誉与暴力进行了探讨。论文第一部分介绍了美国旧南方荣誉观的形成和暴力的表现形式,说明了人们的荣誉观心理和暴力背后的文化心理原因。论文的第二部分聚焦于福克纳的小说《八月之光》,着重对其中的施暴人物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暴力事件后所体现的不同荣誉观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