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倡导终身学习、学分银行建设的现实背景下,非正式学习成果认定的理论与实践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梳理当前研究和相关案例发现,对在职成人在工作中、生活中获得的这些技能与能力等不同类型的非正式学习成果认定时,需要一种科学且可操作的评价方式能够评价与认可在职成人的学习。本文给出了非正式学习成果认定的四个基本判断,并提出先前学习认定作为对个体先前学习和经验认可的一种具体方法和实施策略,在具体实施中需要注意的四个重要问题。本文旨在通过讨论在职成人非正式学习成果认定的研究和实践,为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建设提供一种思路,为推进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融合提供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2.
学习成果认证是学分银行运行中的核心机制,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学分银行的生存和发展。从学分银行学习成果认证的国际比较出发,探讨当前国际学分银行和资格框架对学习成果认证质量的保障机制和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学分银行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质量保障的借鉴意义是,建立内外部保障体系,同时也应该依托质量体系建立一系列的流程,进行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学分银行作为促进终身学习型社会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通过近10年的文献分析,发现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终身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关注的是地区、院校和机构(行业)层面;聚集于比较、理论、战略政策和实践视角,并分析学分银行性质、功能及其建设问题。有关学分银行建设研究方面,主要涉及组织架构、运行管理、课程标准制定与选择、认证内容、学分认证与转化、质量评估与保障和学分诚信等问题。实践探索方面,研究者主要以理论视角总结学分银行实践开展后的经验;新闻媒体则主要从用户视角报道学分银行为学习型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学习带来的利处。实践研究和反思研究将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同时,需加强对先前学习成果内容和认证标准的研究,加大对学分银行体制障碍和管理制度的研究,关注学分银行的学分通兑、互认和机构互通问题。  相似文献   

4.
学分银行作为促进终身学习型社会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通过近10年的文献分析,发现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终身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关注的是地区、院校和机构(行业)层面;聚集于比较、理论、战略政策和实践视角,并分析学分银行性质、功能及其建设问题。有关学分银行建设研究方面,主要涉及组织架构、运行管理、课程标准制定与选择、认证内容、学分认证与转化、质量评估与保障和学分诚信等问题。实践探索方面,研究者主要以理论视角总结学分银行实践开展后的经验;新闻媒体则主要从用户视角报道学分银行为学习型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学习带来的利处。实践研究和反思研究将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同时,需加强对先前学习成果内容和认证标准的研究,加大对学分银行体制障碍和管理制度的研究,关注学分银行的学分通兑、互认和机构互通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学分银行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中心建设为主题,从组织架构 、管理制度及认证实践三个方面梳理了学分银行认证中心建设的探索成果,剖析了认证中心建设面临的困难及问题,并从建立健全组织架构 、规范管理制度 、科学制定学习成果认证转换规则 、寻求高校合作和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认证中心的建设目标与方向.  相似文献   

6.
先前学习评价是对成人非正式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或能力加以测评、认可并授予相关证明的一种评价方式。从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和澳大利亚的先前学习评价实践来看,先前学习评价为推动与实现终身学习提供了具体途径,对个体职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高等教育机构办学的转变,促进了国际范围的人才流动。这些国际经验对我国开展先前学习评价的实践意义是:提供了质量保证措施,包括政策、实施机构、实施流程与范围、评价标准、实施团队和模式经验等。这都对我国学分银行建设、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建立、非正式学习成果识别和学分转换等方面的政策制定者、研究者以及在操作性层面上予以实施的践行者等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以“学分银行”制度建设为抓手,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日益凸显出在国家教育锏度特别是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设计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社会价值,关于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的理论与实践也因此日益成为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热点。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应坚持公平公正、质量第一、标准为先、公开透明以及同步监控的原则,采用档案袋评估、能力测试、观测、陈述和模拟等主要认证方法。  相似文献   

8.
学分银行制度是一种为了实现终身学习社会而采取的突破传统的专业和学习时段限制,将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结合起来的教育创新模式。针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成果认证是学分银行制度建立的基础和前提,这种认证在中国的应用还有待发展和完善。本文综述了国外现存的学分银行中学习成果认证方面的实践和经验,并对我国学习成果认证机制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思考和探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学分银行的建设作为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的试点,推进并不顺畅。文章首先分析了学分银行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中遭遇的困惑和问题,然后对学分银行中学分的内涵和意义、学分银行的功能定位、学分银行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学习成果认证标准、学分银行的建设策略等四个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无法篡改、可追溯和高度可信任等特点,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学习成果发布平台,可以为社会高效准确地提供居民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成果。目前各地学分银行建设的主要工作是学习成果认证与存储,有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学习成果发布平台,这项工作将失去存在的必要,因此,地方学分银行的建设面临变革。我国正在建设的学分银行体系,是国家地方两层架构,应尽快建立国家学分银行,开展顶层制度设计,研制和管理基于区块链的学习成果发布平台;地方学分银行要转变职能,主要致力于推动和服务地方终身教育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分银行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管理模式,该模式以终身学习和教育为基本理念,面向不同类型的教育,是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学分银行模式的不断完善有助于幼儿教师综合素质与育人能力提升,建设好学分银行是做好幼儿教师教育工作的关键路径之一,但是目前幼儿教师学分银行建设存在定位不明晰、成果认证标准不统一、管理规则模糊等问题。而明确学分银行定位、统一学分银行成果认证标准、明确学分银行适用范围和规则等,是幼儿教师学分银行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学分银行制度的研究和探索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本文首先结合国际经验对学分银行的概念及内涵进行了阐述,接着重点分析了自学考试制度在学习成果国家认证方面的本土实践探索,最后对建设我国继续教育学分银行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学分银行建设作为实现终身学习重要举措之一显得日益重要.如何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本土实际,开展有效有序的学分银行建设更是成为了我国时下的热点话题.本文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采用“6W分析方法”对国际学分银行建设的实践情况进行系统化分析,并重点对学分银行建设的三大核心内容,即学习成果认证的层级指标和规则,学分积累与转换的规则和工具,以及学分银行运营及组织架构的典型实践及研究予以剖析,研究不同层面的具体做法,以期为推动我国学分银行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学分银行制度对于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多样性和贯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分银行制度具有认证、积累和转换学习成果的功能,能够为学习者建立终身学习成果档案,有利于实现更高水平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通过探究我国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现状,发现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在法律保障、经费投入、认证流程等方面仍有待完善.亟需建立具...  相似文献   

15.
厉毅 《教育与职业》2021,994(18):68-74
长三角学分银行一体化建设,对于学习成果的跨省域学分互认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和不同类型学分银行对接提供样本.从共同体理论的视角出发,文章指出长三角区域学分银行具有共同地域背景、共同发展前景和共同社会愿景下的一体化建设应然需求,认为在推进模式、制度建设、标准体系和业务开展方面存在实然困境.据此,文章提出了长三角学分银行一体化的行动路径:架构塔尖学分银行共同体,打造学习成果认证共同体,赋能学分转换标准共同体,建设跨域数据交换共同体,构筑学习成果转换共同体,最终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区域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6.
国家开放大学王迎教授的专著《先前学习认定的理论与实践》一书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全面梳理先前学习成果认定的著作,为我们提供了一幅构思缜密、色彩斑斓的先前学习认定全景图。《先前学习认定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在广泛汇集国际上非正规、非正式学习成果认定的实践活动,以及在深入分析国际上关于学分银行、学分积累与转换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技术》2019,(7):120-126
学分银行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心化学分银行存在的管理问题,并对区块链技术进行了解读。随后,文章设计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学分银行系统。最后,文章从学分银行联盟链、侧链、主链三个维度,探讨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学分银行系统的实现机制。研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学分银行系统,对于打破"信息壁垒"、提高学习成果认证和转换的公信力与效率、建设个人的终身学习电子档案有积极的意义,并为学分银行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学分积累、转换和认证,促进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是学分银行的特征和优势,这对于学习型城市建设和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探讨了城市学分银行的组织体系构建,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实施与保障策略。  相似文献   

19.
学分银行功能及建构的调研结果显示,绝大部分人群认可“开展学习成果认证”和“在学分银行中获取学分”,对正规和非正规学习成果获得认证期望度高;“认证学分”、“登注学分”和“存储学分”被认为是学分银行最重要的功能;在“借贷学分”和“实现借贷学分功能”的看法上,认为应该“依托社会诚信体系建立个人学习信用评价等级制度”实施;在国家层面统一设立学分银行和颁发学分的期望度最高,但认为应注意统一性和灵活性的结合;学分银行服务机构的地点应该满足大众随时存取的需求;学分银行的功能应该多元化;对学分银行中的学分可兑换成学历文凭证书、学位证书、资格证书等需求最强烈;认为最适合互通学分的是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之间和职业院校与成人院校之间.  相似文献   

20.
正"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需要李林曙,高洁,付建军在《天津电大学报》2013年第2期《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的原则与方法研究》一文中指出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是促进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沟通衔接,促进学习者学习成果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学分互认与转换,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已经成为世界众多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国家意志。学分认证是"学分银行"的主要功能之一,它不仅要认证正式或正规的学习成果,而且要认证非正式的学习成果,而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