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16年,袁世凯在国人的一片讨伐声中忧惧而死,袁氏窃国一时成为畅销书的热门题材,很多通俗作家把它演绎成小说。这些书以真实作号召,又契合当时的政治热点,大多成为畅销书。1916年12月,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的杨尘因著《新华春梦记》是其中比较知名的一部。该书以1915年秋至1916年春袁世凯复辟帝制这段历史为背景,对复辟帝制的各个方面都有生动具体的描写,而这些描写又都是通过一个个真实历史人物的活动来进行的,从而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历史画卷之中。该书语言通俗,吸收了大量的民间语言,但又尽力使之规范化,使各地读者都能读懂,这也是该书畅销的原因之一。该书共70余万字,1916年春袁世凯死时作者才开始  相似文献   

2.
一张委任状     
何平 《四川档案》2011,(5):26-26
在四川省叙永县档案馆,珍藏着一份意义非凡的委任状。这就是民国五年(1916年)六月十一日,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蔡锷将军签发的委任状。委任叙永籍著名士绅岳钟灵(后任民国四川简阳县知事、叙永县参议会参议长)为该部秘书。1915年12月12日,经过一年多精心预谋的帝制复辟准备,终于走到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复辟正...  相似文献   

3.
1915年,在民国初年的中国历史上,又是一个多事之秋.这一年,要求北洋政府总统袁世凯称帝的舆论甚嚣尘上,先有"筹安会"公开鼓吹帝制,后有"全国请愿联合会"炮制虚假民意,甚至还出现了妓女请愿团、乞丐请愿团等,复辟帝制的闹剧愈演愈烈.这场闹剧的主角袁世凯对内加紧实行独裁统治,对外签订"二十一条"出卖国家主权.中华大地上刚刚萌芽的共和体制眼看就要被这股历史的逆流所冲垮.  相似文献   

4.
<正>1915年12月25日,为反对袁世凯称帝,蔡锷、唐继尧等将领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并武力讨袁。蔡锷于1916年1月率护国军第一军北上,袁世凯在3月22日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接着在国人的唾骂声中忧愤死去。自此,反对帝制、捍卫共和的护国战争宣告结束。7月6日,北京政府任命蔡锷为四川督军兼省长,蔡锷于7月29日到达成都上任,开始肩负起为期10天执掌川政的使命。  相似文献   

5.
《湖北档案》2006,(1):F0003-F0003
该献形成于1915年-1916年,共191件,保存在云南省档案馆,此献反映袁世凯背叛中华民国,复辟帝制,云南作为边陲之地首举护国讨袁义旗,组成三军出师川桂讨伐袁军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6.
陈英士是辛亥革命酝酿与发动时期重视舆论宣传的革命党人之一。他从1908年秋筹办《大陆新闻》起,到1916年夏被袁世凯爪牙暗杀为止的8年间,先后共创办或资助过《中国公报》《民声丛报》《民主报》《民立报》《太平洋日报》《新汉报》及《上海民国日报》等多家报纸,但他在“二次革命”失败之后,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而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张党报《五七报》,为当今《中国新闻事业史》等专著所未载。  相似文献   

7.
袁世凯复辟帝制,后世唾骂。《百年袁家袁世凯及杨氏夫人后裔百年家族史》(王碧蓉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则重点讲述了"家庭中的袁世凯"和"袁世凯的家庭"。该书全面展示了袁世凯及其杨氏夫人后裔的百年家族史,1 79幅珍贵的影像图片,构筑了一道百年袁家人物群像的专题长廊。复辟帝制失败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在怀仁堂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众人按文东武西的排列,向他行三鞠躬礼。袁世凯用河南口音发表如下演说:"大位在身,永无息肩之日。故皇帝实为忧勤惕厉之地位,决不可以安富尊荣视之。且历代皇帝子孙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件大事,那就是1915-1916年的云南首义,护国讨袁。袁世凯背叛中华民国,复辟帝制,云南地处边陲之地首举护国讨袁义旗,组成三军出师川桂讨伐袁军最终胜利。作为89年前的那桩大事件,随着历史硝烟的淡去而渐渐隐去,但真实地反映护国反袁复辟帝制的正义之举的档案,却完整、系统地保存在云南省档案馆里,这就是首批登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云南护国首义档案》。《云南护国首义档案》,均系-年形成,全部为汉文,最早保管在民国时期云南省政府秘书处内,共计191件。档案内容涉及中国南方及北方大部分地区,内容备至…  相似文献   

9.
该文献形成于1915年-1916年,共191件,保存在云南省档案馆。此文献反映袁世凯背叛中华民国,复辟帝制,云南作为边陲之地首举护国讨袁义旗,组成三军出师川桂讨伐袁军最终胜利,在1915年至1916年底护国运动发生的背景及自开始至结束的全过程,有护国讨袁的檄文、孙中山与唐继尧等来往文电。文献中涉及孙中山、袁世凯、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意义重大。中国档案文献遗产选刊之八 云南护国首义档案  相似文献   

10.
1915年在中同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袁世凯逆历史而动.破坏共和.背叛民国,称帝复辟。由于袁世凯称帝的倒行逆施违背中华民国国体.为显示其复辟的合法与正当性.在袁世凯称帝之前,大肆鼓动和指使各地大上推戴书。以利用所谓民意.达到“民意”拥戴的效果。直隶是袁世凯倚重之地.也是其发家的地方.在袁系势力的高压下.直隶有关地方部门不得不表示“推戴”。  相似文献   

11.
护国讨袁,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个大的波澜,也是直接粉碎袁世凯复辟称帝的一次伟大壮举。护国战争中的主要战场在川南,泸州、纳溪之役的主要战场在棉花坡。朱德则是这主要战场中高举护国大旗浴血鏖战,力挽狂澜的中流砥柱,他为铲除帝制,拥护共和,建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12.
朱姣姣 《大观周刊》2012,(26):18-18,14
民国初期,封建专制制度虽然逐渐瓦解,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却因基础薄弱而没有建立起来,中国社会陷入了严重的失序混乱状态,在这样的情形下,出现了袁世凯政治上的专制集权,更甚者,袁世凯于1915年12月12日宣布接受帝位,推翻共和而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史称“洪宪帝制”。袁世凯的一系列手段与措施,试图借用中国传统的帝制权威来稳定和延续中央集权政权,但这明显突破了社会的合法性限度,进而导致了洪宪帝制的终结。  相似文献   

13.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大功告成,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却被袁世凯窃了去。袁一心要建立独裁专制统治和复辟帝制,于1912年指使无耻文人薛大可创办《亚细亚报》,为其做宣传舆论工作。他还采取各种手段,收买一切可供利用的报纸,左右它们的态度。1913年9月初,袁扑灭国民党的“二次革命”,同时镇压了一批国民党系的报纸。1914年他又公布《报纸条例》和《出版法》,对不利于己的报纸严加禁限。1915年1月,日本帝国主义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作为支持袁  相似文献   

14.
一百多年前,1 915年,袁世凯倒行逆施,准备称帝,到处收买人心,营造舆论.他许诺,若能为之撰文赞成帝制,将付黄金十万作为酬劳,同时奉上一个部长的职位.被袁世凯看重的对象,就是黄远生——“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但,“远庸大窘,一连七八天,他想延宕不作,那边天天一两封信地催促他”.无奈之下,黄远生只得虚与委蛇,作了一篇“似是而非的,表示对于帝制之意”.结果,袁世凯“龙颜”不悦.于是,9月3日,他只身逃离北京,南下上海,决意“此后当一意做人,以求忏悔居京数年堕落之罪”.(《致甲寅杂志记者》)同时,他在《申报》《时报》《大陆报》刊发启事,声明与袁世凯御用的《亚细亚报》脱离关系,宣称《亚细亚报》旨在“鼓吹帝制”,与自己“宗旨不合”,故“不愿与闻”.1 916年,黄远生远走美国,在旧金山街头遭遇枪杀,时年31岁.谁人所杀,至今仍然是谜.  相似文献   

15.
对于那些和历史的一般变化和正常发展相左的现象,人们习惯称之为"怪现象",这些怪象往往使人感觉很难理解,民国初年的"洪宪帝制"就是这样一种历史现象。当时,袁世凯已手握北洋军的大权,脚踏大总统的宝座,可谓身居高位,权倾一时,为什么还要逆历史潮流而动,千方百计地复辟称帝呢?在万分遗憾的同时,人们也感到百思不得其解。《洪宪帝制——袁氏帝梦破灭记》一书拨云见日,为我们揭开了这一历史怪象背后的种种真相。  相似文献   

16.
想当年窃取了民国大总统职位的野心家袁世凯,在导演了一场复辟帝制的闹剧之后,终于在1916年元旦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可是正当他踌躇满志接受群臣朝贺之际,蔡锷率领南方各省的讨袁护国军,已经攻入四川。  相似文献   

17.
窃居总统职位的野心家袁世凯,在导演了一场复辟帝制的闹剧之后,终于在1916年元旦,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正当他踌躇满志接受群臣朝贺之际。蔡锷率领南方各省的讨袁护国军,已经攻入四川。 一天,“洪宪皇帝”袁世凯正在居仁殿看报,他的大臣赵尔巽前来谒见。还没有谈几句话,袁世凯便有急事暂时离开一下。赵尔  相似文献   

18.
姚瑾 《新闻导刊》2005,(6):53-54
重庆《商务日报》原称《商务报》,创办于1914年,因抗议袁世凯称帝曾一度停刊。1916年重新出版,改称重庆《商务日报》。这份报纸生存期之长,发行量之大,在当时的重庆报界都是很突出的。翻检抗战前的重庆《商务日报》,深感这份报纸定位清晰,特色鲜明,确有其可贵之处。  相似文献   

19.
<正>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战争爆发103周年前夕,我与几位热心人,组成一个考察小组,共同去四川南部泸州地区,实地考察护国战争川南战场的情景。这次考察虽然只有几天,却深深地震撼了我们。1915年底,袁世凯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倒行逆施,竟然复辟封建帝制,当起"皇帝"来了。受共和观念熏陶的云南各族人民,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坚决反对复辟帝制。辛亥革命后首任云南都督的青年将军蔡锷,不顾自己患病的身躯,历经艰险,从北京辗转来到云南昆明,与云南将军  相似文献   

20.
1915年底,袁世凯花巨资买下英国曼彻斯特卫报一个版面,授意自己的法律顾问古德诺和有贺长雄发表《君主与共和论》等文章,为自己称帝作鼓吹。并令人译成中文,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