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如果你的笔记本电脑(NB)在经过安检时.被告之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你会做何感想呢?,如果坐在你身边的旅客.正在使用笔记本电脑.你会不会有像见到恐怖分子一样的感觉呢?你也许会说.“别开玩笑了.不就是笔记本吗?有那么可怕吗?”  相似文献   

2.
辘轳诗     
《出版视野》2010,(2):40-41
相传宋人秦少游创造了一种辘轳诗,也就是可以像辘轳一样旋转的诗。下图中的十三个字就可以辘轳成诗。不知道你能读出几首呢?  相似文献   

3.
徐斌 《新闻实践》2011,(7):I0002-I0002
在阅读这张照片时,不知道你会不会也打起哈欠?要知道,打哈欠是传染的,就像疲劳会传染一样。阅读这篇文章的你,是不是一名白领呢?在这张取名为《上海,星期一》的照片里,你是否找到了自己呢?你觉得你是他们中的一员吗?每个星期一的早上,你是否也是这样哈欠连天、表情木然、步履匆匆地去上班呢?如果是,那你过得好吗?  相似文献   

4.
话语     
《青年记者》2008,(6):4-4
改革是路径依存的。什么意思呢?改革就像下象棋一样,你走第一步的时候,就会影响到你今后的几步,所以如果一步走得不合适,那可能以后的几步就都会受到影响,而且要退回来的话,就像下象棋悔棋,付出的代价更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  相似文献   

5.
曹飞  郑纷 《出版参考》2005,(11):3-4
我问陈初:“你的心像切开的蛋糕,一块给学业,一块给足球,一块给社会工作,一块给那些随时准备叫你为他们两肋插刀的朋友,给我的,还剩多少呢?”  相似文献   

6.
是否愿意和父母一同过七夕? 不愿意。 和家人一块过七夕就像母亲节和你女朋友一起过一样,没有意义,无聊。 我倒是愿意,只是爸妈不同意太保守啦,如果要跟他们一起过七夕,他们肯定说我事儿多,拿我当什么看还说不定呢。  相似文献   

7.
寓言小故事     
一只乌鸦坐在树上,整天无所事事。一只小兔子看见乌鸦,就问:“我能像你一样整天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干吗?”乌鸦答道:“当然啦,为什么不呢?”于是,兔子便坐在树下,开始休息。突然,一只狐狸出现了。狐狸跳向兔子……并把它给吃了。  相似文献   

8.
2005年12月,我在博客上看到一则署名“北方”的留言:“看你的博客,我有一个感觉,我觉得我是被你当作一个学生在教。你让自己高高在上,俯视众生。这样会让读你文章的人感觉到你是想保持自己与大家的距离。这不是写博客的最好姿态。就交流的彻底和真实程度而言,朋友之间要比师生间更充分。也许你已经习惯了如此的表达。但站在我的视角来看,我不喜欢你这样。想想,你真的像你所摆出的那个架子一样,对世间的事全都搞明白了吗?你真的无所不能了吗?我想不是吧?如果你想获得更多朋友支持,我建议你还是调整一下写文章的视角,不要老是俯视一切。”  相似文献   

9.
文化那话儿     
某次签名售书的过程中,杰出男人陈丹青被提问了这样的问题:“陈老师,你以为什么是文化?” 如此大而不当的问题当然难倒了陈丹青老师,他的眼睛比平时瞪得越发大了,像在清华辞职事件中一样愤怒地把球踢了回去:“那你以为什么叫文化?你说给我听听。”  相似文献   

10.
《声屏世界》2006,(10):40-40
我是一个喜欢用颜色描绘心情的人,就像我在节目中经常说,你今天的心情是什么颜色呢?如果忧伤就是淡蓝色,如果充满希望就是绿色,如果充满激情就是红色!  相似文献   

11.
只是下午时分,德黑兰机场里已是过客寥寥。入境关口的年轻军官拿着我的护照,像小孩学话一样反复念了七八次我名字的汉语拼音,最后笑着问道:“你的名字是什么意思?” 从一开始,我和德黑兰就这样相互好奇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我要哭,但我没有眼泪。我要控诉,向着谁呢?遍地都是圣贤豪杰,谁能了解这样不惜自我卑贱以身饲虎的人呢?不愿再多说话了。达夫,假使你真是死了,那也好,免得你看见这愈来愈神圣化了的世界,增加你的悲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声音     
《网络传播》2010,(9):65-65
“因为有微博,看到的负面消息增多,自己的抱怨也增多,有那么多东西我们都不再信任!不过从今天起不再抱怨,虽然有那幺多的不再信任,但至少我们还可以总结出有哪些是我们一直相信的,就象堵车的道路多了,电台就报没堵的路一样。我还相信母爱,还相信我太太对我的爱,你呢?能把你相信的东西贴出来吗?——Frost&Sullivan 中国区总裁 王煜全新浪微博  相似文献   

14.
你是不是像我人一样梦想拥有自已的图书馆,拥有天下所有的好书? 你是不是像我上大学时一样,总是把同学不用的借书证搜罗到自己手里,就为了一次能多借几本书? 你是不是像我的朋友一样大老远从外地来到北京,就是为了在北图查一些资料? 现在这一切正在改变,超星数字图书馆不仅可以省去借书的麻烦,而且你坐在家里也可以如拥书城,你甚至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建一个自己的数字图书馆,只要你愿意。 这是图书馆在充分利用数字和网络技术以后在阅读领域引发的一场革命。 我们可以憧憬,一个新阅读、新创作、新出版、人类更加自由创造和分享精神财富的新文化时代正在来临!  相似文献   

15.
“你想知道清(亲)嘴的味道吗?”……“我说的是清嘴含片。”……“现在你知道清(亲)嘴的味道了吧。” 第一次看到这个广告时,我感到十分愕然,如此敏感的话题竟然做成了广告,仔细捉摸,方才“领悟”,原来这个广告不过是虚晃一枪,利用了同音字的不同写法,来了个“文字游戏”,把观众戏弄了一番。可这仅是个“游戏”而已吗? 吃多少含片是不足以大惊小怪的,可如此“通俗易懂”的“清(亲)嘴含片”,叫孩子们吃了后,会怎样呢?是不是像广告词说的那样“知道清(亲)嘴的味道”了呢?也许我只是在杞人忧天,可时下这句广告词已成为…  相似文献   

16.
《大观周刊》2006,(45):12-13
还记得你为他激动颤栗的那些日子吗?吃不下,睡不着,担心自己晚1分钟就会永远失去他,忍不住要向朋友们倾诉你和他的故事,世界因你们而存在。哈,那段又酸又甜的燃情岁月……现在,他是你的了,而你们的生活却像一个失去水分的苹果,你再也找不到当初的滋味。这并不是因为你们之间已经没有爱,而是你们的激情在时间的流逝中慢慢挥发了。当最初的“激情”退却以后,又有多少人懂得怎样去面对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的生活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悖论之井     
我们如何居住?为了这个问题,作者对很多文化名流进行了采访。我比较赞同作家小宝的观点。“家是一个可以彻底放松、像动物一样生活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弹指间     
不要等PK,试想你和女友坐在电脑前,她依偎在你身旁,音箱流淌着一曲钢琴王子的《星空》,你面带微笑不徐不疾以柔美的动作对着屏幕上的虚拟苍蝇一记准确的——“叭”,手腕还随着音乐一起一伏。此时的你一定能够成为他心中的PK王子,同时,你发现PK不但可以很温柔,也可以很浪漫。  相似文献   

19.
近一段时间以来,媒体中出现了一种新现象,那就是媒体也像超女一样学会了PK,如最近的<南方都市报>和同城的<新快报>之间为了什么"迷魂药"PK上了,且持续数日,这是同城媒体间的PK;此前,更有福建当地媒体与新华社PK上了,这是不同级别的媒体间的PK;更早的时候,有山西的媒体对外地媒体关于矿难报道的PK,这是异地间多对多的PK.可以说,媒体间PK的种类已经很丰富了,这在以前是很罕见的.  相似文献   

20.
有位诗人访问海南时,被那婆娑多姿的椰子树所倾倒,想写一首赞美的诗歌。他苦苦寻思,怎么样比喻呢?它像棕相吗?像芭蕉吗?都不像!它就是它自己。火花一闪,诗人的情感被震憾了,挥笔写下:“椰子树像什么?不像芭蕉,也不像棕桐,椰子树就是椰子树,太像别人就没有自己。”这首小诗富有哲理。实际上一种风格的形成,是一个发现“我”,认识“我”,塑造“我”的过程,那么“风格”二字也便是一个站着的“我”了!通讯员写作如果太像别人也就失去了自我,这道理跟前面说的那首小诗的写作一样,我对这些也有粗浅的理解。通过实践我也明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