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彭蔚 《怀化学院学报》2011,30(3):108-109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我国舞蹈教育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围绕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所展开的研究、探索、创新工作从来都没有间断过.从普通高校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现状和普通高校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具体实施中的新思维两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我国舞蹈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促进普通高校民族民间舞的发展,应当在形成特有教学风格的基础上,完善复合的教学体系,以传承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为最终目标和使命。本文从普通高校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现状和普通高校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具体实施中的新思维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舞的表现形式也对我国民族民间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民族民间舞要发扬光大,也不能固步自封,需要融合当前流行元素和思维模式进行自我创新,给民族民间舞带来全新的活力和生机。据此,本文针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就现代舞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进行研究,希望可以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传统民族民间舞作为艺术的瑰宝之一,保护与传承历年来都是文艺工作者备受关注的。现今,部分舞蹈编导们在提取传统民族民间舞的元素时进行大胆的创编,出现了属性不明,立意不清的问题。我们应当尊重传统民族民间舞的本质,并合理运用好传统民族民间舞的优质资源,使传统民族民间舞受大众所认知并使传统民族民间舞特有的艺术文化内涵得以全方位的展示以及更好的去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民间舞关系密切,体现在民族民间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中华传统文化决定民族民间舞的特色、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民间舞相待而成三个方面。基于此,从舞蹈表情、舞蹈动作、舞蹈构图角度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民族民间舞创编,并提出两种创新表演模式,即生活化表演模式与追求真实的表演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针对目前国内艺术类高校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以中国民族民间舞为研究对象,从课程教学改革的角度分析制约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因素,提出结合新媒体环境特点和优势,构建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体系的设想,并通过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将新媒体技术运用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的全过程,阐明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改革将理论讲授手段多样化与舞蹈创编手法多元化相结合的必要性,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彰显民间舞蹈特有的风格韵律,是民族民间舞表演的终极目标所在。这就要求教师要秉持彰显风格韵律为核心的理念,来开展民族民间舞的风格性教学。有鉴于此,本文选择东北秧歌的风格性教学为例,来分析引入微课及对分课堂等先进的教法与模式,来开展民族民间舞风格性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8.
民族民间舞在舞蹈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要想完成高质量的民族民间舞,不仅要经过长期的训练,还要了解民族民间舞的文化特征.我国是一个拥有着众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的舞蹈发展都有着其历史和过程.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已成为现今文化艺术界最重视的问题.民间舞蹈源于民族文化,民族民间舞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有着罕见的生命力.在长期的社会生产过程中,各民族民间舞蹈逐渐地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民族风格.随着时代的变迁,它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正是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使得民间舞经受住了考验,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9.
张晓蕾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7):76-77,90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民族民间舞课堂组合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能够在组合编排上发现一些训练目的不明确、主客体混淆、主体动作复杂和元素太多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指出:时代要求我们创新,中国民族民间舞就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中国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中要从最基础的训练组合开始做起,强化风格,使舞姿、舞感变得更具有其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10.
毕丹 《辽宁高职学报》2006,8(1):126-127
风格和韵律是高职民族民间舞教学中最重要、最难掌握的两个基本要素。风格是神,韵律是形,神贯于形,形现于神,神形兼备,民族民间舞蹈的表现才会有血有肉。因此,在高职民族民间舞教学中要高度重视风格和韵律。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音乐表演专业本科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对舞蹈学专业的民族民间舞课程进行多方面改革,可以使教学更加适应地方院校舞蹈学专业的特点与特色.促进学生舞蹈能力和舞蹈素养的提高.本文立足教学实际情况,简述了《民族民间舞》课程内容改革的中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几点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2.
示范与传统组合在民间舞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作用,而在教学中我们要处理好动作与韵律、民族与现代、主体与客体三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现状进行了探讨,认为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存在教材具有局限性,教法单一,忽视资源采集等问题。提出应结合新时代教育理论,合理配置教材,以培养学生的领悟力和鉴赏力为民族民间舞教学的核心目标,开展教学方式创新,及博采众家之长,吸取其他舞种的优点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杨艺 《林区教学》2012,(5):119-120
社会大众的审美焦点一直在变,人文领域也从同一性、整体性、稳定性向多元性、间断性和模糊性逐步转变。为了适应社会大众的审美需要,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逐渐走上了一条混乱尴尬的路,这样的局面到底是与时俱进的跨越还是舍根忘底的倒退?对于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民族民间舞教学要不要变?需要怎么变?如何“扬”“弃”,保持其有血有肉的姿态和生命力?从多个方面论述了现阶段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遇到的问题和一些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院校的建设中,不能忽视学生的全面培养和发展。对于我国高校舞蹈教育来说,中国民族民间舞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因此,高校的舞蹈教育应当结合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发展情况,提取出民族民间舞的优质内容,进一步创新教学的方式,以发挥高校舞蹈教育在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传承和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邢杰 《华章》2012,(33)
本文从与时俱进和改革创新的角度分析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发展,论证民族民间舞的重要性,不能让民族民间舞的发展被阻碍.  相似文献   

17.
民族民间舞在舞蹈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要想完成高质量的民族民间舞,不仅要经过长期的训练,还要了解民族民间舞的文化特征。我国是一个拥有着众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的舞蹈发展都有着其历史和过程。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已成为现今文化艺术界最重视的问题。民间舞蹈源于民族文化,民族民间舞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有着罕见的生命力。在长期的社会生产过程中,各民族民间舞蹈逐渐地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民族风格。随着时代的变迁,它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正是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使得民间舞经受住了考验,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18.
在舞蹈教育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民间舞教学可以使学生开拓眼界,了解、掌握并继承和弘扬祖国民族舞蹈艺术,是一门不可或缺的专业必修课程,我国民间舞蹈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形式广泛多样,不同民族的民间舞蹈内在所特有的规定性,形成了民间舞自身特有的风格特点和形态样式,分析研究民间舞动作规格与风格的关系,是完成民间舞教学及其重要的两个方面,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也是民间舞教学的特定性与本色、教学目的要求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当今对社会"男女对等、角色互换"的文化现象,展开自己的论述,并将这一现象引申到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分析其在民间舞基训、民间舞风格课、民间舞创作上出现的"阴阳互补"、"相互借鉴"的问题,在明晰是非、辨别正误的同时,力求探索一种与时代同步的恰当方式,以利我们今后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民间舞教学是舞蹈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结合教学实践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上好一堂民族民间舞课,如何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合理组织教材,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各民族舞蹈的风格特点,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