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叶元龄  赖茂生 《情报杂志》2012,31(5):144-149,160
基于我国各省(区、市)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统计数据,通过聚类分析工具,对"十一五"前后各省(区、市)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相关指标:信息消费支出、信息消费倾向和信息消费系数进行比较分析,剖析地区间信息消费水平、信息消费意愿不平衡的原因,并就提高我国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水平,缩小地区间信息消费需求差距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德敏 《科技风》2012,(13):265+276
本文运用历年河南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等资料,对2000~2007年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项目结构进行了纵向分析;对2007年河南省不同收入水平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横向分析,并建立了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证明了收入水平对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重要影响。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应用2001-2009<河南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分析了2000至2008年河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变动趋势和2008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基本消费需求、基本消费需求比重、需求的收入弹性.发现2000年以来河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在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生活消费的收入弹性较低,目前河南省农村居民的大部分消费支出还是为了满足基本消费需求,消费水平还处在一个较低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选取2001-2018年湖北省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和8类消费项目支出数据,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对湖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湖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边际消费倾向排名前4位的依次是食品、居住、交通通信、医疗保健,表明以上消费项目是消费热点,而食品依然是消费的重点,消费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农村居民收入弹性总体较高.从提高农民收入、降低农村居民居住消费负担、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等方面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乡消费水平差异对资源环境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文恒  牛叔文  陈辉 《资源科学》2010,32(5):917-923
中国城乡发展差异显著,消费水平不一,造成人口消费占用的资源环境空间差距较大。本文探究城乡不同消费群体的资源环境影响效果,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资源环境问题,促进城乡科学协调发展。基于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单位人概念,研究了1957年-2005年中国城乡消费对资源环境影响的时序变化及相对状况。结果表明,当前1个单位人对环境产生的压力相当于1950年代6~7个单位人的压力;1个城镇居民消费占用的资源环境空间约相当于3个农村居民消费占用的空间;城镇居民对资源环境影响强度超过农村居民约20年;城镇居民对资源环境影响总量增加了34.2倍,农村居民增加了8.33倍;1957年城镇居民对资源环境影响量占36.09%、农村居民占63.91%,2005年城镇居民占68.05%、农村居民为31.95%;1997年之前农村人口消费对资源环境影响量占较大份额,1997年以来城镇人口消费成为资源环境影响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影响着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通过较为详实的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程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必须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措施来扩大农村消费,优化农民生活消费支出结构,提高农村整体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7.
人口年龄结构通过劳动生产率、消费能力、储蓄率以及消费观等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消费水平产生影响,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具有正效应和负效应。选取安徽省各地市2008-2015年城乡居民收支数据和人口年龄结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收入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显著,总抚养比的提高是导致居民消费水平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人口年龄结构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具有差异性,人口老龄化限制了农村居民消费,对城镇居民消费却有促进作用,少儿抚养比提高抑制了城镇居民消费,对农村居民消费却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演变及政策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孟繁盈  许月卿  张立金 《资源科学》2010,32(7):1333-1341
以1995年-2006年我国各省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统计数据为基础,从食物消费量、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地域差异等三方面分析了我国各省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演变特征,并应用居民人均食物消费量—收入消费模型,对各省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发展动态进行了预测,由此得到一些保障我国食物消费安全的结论与政策启示。结论表明:①近1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对粮食消费有所减少,鲜菜消费基本稳定,而猪牛羊肉、禽类、水产品等动物性食物消费在增加;②城镇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明显高于农村居民,而农村居民只有粮食消费高于城镇居民;③我国食物消费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不同食物种类均存在消费地域性;④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后,动物性食物消费尤其是家禽类和水产品的消费将会显著增加,而粮食消费将会明显减少,鲜菜消费趋向稳定,其中农村居民对动物性食物消费需求增长幅度大于城镇居民。政策启示:①确立"大食物"新观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扩大食物来源,满足居民食物需求;②根据城乡居民不同的食物消费阶段,制定相应的食物安全策略,努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其食物消费水平;③针对不同地区食物消费趋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保障区域食物安全。  相似文献   

9.
陈琦  赵敏娟 《软科学》2012,26(12):26-31
在以往研究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消费习惯、收入等传统变量以及预期收入、房屋建设支出、教育与医疗不确定支出和收入差距纳入考察范畴,并利用2000~2009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以上各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消费习惯、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都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预期收入和住房建设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虽然有影响,但是程度很小;教育和医疗支出由于其不确定性较大,因此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显著;利率虽然对消费有影响,但显著性不强。  相似文献   

10.
使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对我国居民2009年的消费情况和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恩格尔系数、边际消费倾向等参数的计算和分析,得到2009年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据此对2011年中国居民的消费量和消费结构进行了预测,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5,(2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西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利用SPSS软件对2002年至2013年广西农村居民的消费构成进行聚类分析后发现:第一,生存型消费品的消费支出比例逐步降低;第二,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品的消费支出比例逐步增加。广西应根据农村居民的消费特点,在制定收入分配政策、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农村消费观念等方面多做工作,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改善、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从而通过消费促进广西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我国农村居民8项消费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并给出综合排名,对国家宏观的经济调控和政策导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郭晓东 《科教文汇》2008,(17):154-154
本文选取我国农村居民8项消费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并给出综合排名,对国家宏观的经济调控和政策导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运用2007年全国各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支出的截面数据建立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模型。通过该模型的分析以及边际分析、弹性分析得出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特点及消费结构呈现出的向享受性、发展性方向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詹锦华 《大众科技》2009,(3):190-192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文章分析了1990年以来福建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质量的变化,并分析了影响农民消费的因素,提出引导农村居民合理消费、启动农村市场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消费水平是以货币计量表现的居民生活富足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进程不一致,使得他们的消费支出类型不尽相同。运用统计学中的聚类分析法,通过分析数据建立模型,对中国31个省城镇居民消费品支出情况进行了分类比较,从中找出消费规律并给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财政分权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效应分析:1995—200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1995—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GMM分析方法,从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四个角度对财政分权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全国方面,财政分权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系数为正,这表明财政分权提高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从各地区来看,由于各地生活水平、自然条件以及居民消费偏好的不同,财政分权对各地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不同,其与中部、西部地区居民消费水平都呈正相关,但对中部地区的影响较大,对西部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对东部地区的影响为负。最后根据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来中国食物消费变化与膳食营养状况评价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34  
文章分析了1978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量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结合弹性系数分析探讨了中国食物消费的变动趋势,并估算了1978年~2001年中国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水平。在估算中,提出了利用食物消费支出和营养素摄入之间的关联来订正营养素摄取量估算值的方法。研究发现,城乡居民间接粮食消费持续增长,已经替代直接粮食消费成为粮食总需求增加的主要因素;城镇居民的食物消费正向动植物并重的方向发展;参照2010年中国营养发展总体目标,目前中国城乡居民摄入热量均已达到要求,但是城镇居民蛋白质摄入尚欠,脂肪摄入量超标较多,食物消费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居民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都偏低,食物消费水平和膳食营养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不论从食物消费结构还是人均摄入能量、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素的状况来看,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都较城镇居民要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水平的全面提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建立协整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从城乡比较视角分析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收入水平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最大,而收入分配和政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影响的绝对程度基本相同,但二者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却存在显著性差异;政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正向挤入效应,而对农村居民消费则产生负向挤出效应;尽管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分配差距都呈负向变动关系,但农村居民消费对收入分配差距弹性系数较大.  相似文献   

20.
张婷  戴卫 《大众科技》2008,(4):215-217
基于江苏农村居民近几年消费实际,对其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其消费结构正不断改善,提出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启动农村市场的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