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生物化石是指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包括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等化石及其遗迹化石。它是地球历史的见证,是研究生物起源和进化等的科学依据。古生物化石不同于文物.  相似文献   

2.
化石,是生活在过去地质年代的各种动植物的遗迹。古生物死后, 它们的遗体被埋入地层,经过亿万年高温、高压,形成了化石。其中坚硬部分如牙齿、贝壳、骨骼、枝叶等依然保持了原来的形态、结构。化石也可以是生物活动时留在岩层中的印膜或其他痕迹。  相似文献   

3.
杨孝文 《百科知识》2013,(13):26-27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研究化石有助于了解生物的演化。下面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十块最奇特的化石。1.1亿年的蜘蛛捕猎化石1亿年前,一只蜘蛛正在向被蛛网困住的猎物发动进攻,突然,一滴从树上滴落的树脂将它裹住,慢慢形成  相似文献   

4.
古生物学家把化石分为三种主要类型:遗体化石、遗迹化石和分子化石。遗体化石是生物体的有形遗存,例如骨骼、牙齿、蚌壳和叶片。遗体化石可以保存为原来的物质,也可以由  相似文献   

5.
刘妍 《今日科苑》2009,(9):48-49
化石是亿万年来存留在地壳中的古生物遗骸。通过分析各种化石,科学家们可以推断出远古时代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生物的进化历史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化石就是一部记录地球生物亿万年来不断演化的史书。以下是近年来考古发现的八大最著名化石遗迹:  相似文献   

6.
<正>史前1亿年左右,是恐龙繁盛的时代。那个时候的浙江大地气候温暖、植被茂盛、水资源丰富,是恐龙及其他生物生存繁衍的理想场所。从已发掘的骨骼化石可以看到,这些恐龙包括体型巨大的以植物为食的巨龙类、甲龙类,也有着可能荤素杂食的镰刀龙类。另外,还生活着在空中飞行的翼龙类和鸟类。除了骨骼化石这样的实体化石之外,还有一种化石是由古老生物的活动留下的遗物和痕迹形成的,我们称其为遗迹化石。恐龙蛋就是恐龙留下  相似文献   

7.
伏牛山位于我国河南省境内,东西绵延八百余千米,属于被称为“中国大陆的脊梁”的秦岭造山带。在伏牛山南坡和北坡的盆地里,点缀着许多村庄。早在几十年前,人们就在伏牛山发现了大量的恐龙蛋化石,在一些产蛋集中的山坡岩石中,平均每平方米可含恐龙蛋四五枚。目前伏牛山发现的恐龙蛋化石有8科12属36种,河南因此成为我国发现恐龙蛋种属最多的省份,这些种属占我国发现的恐龙蛋化石种属总数的80%,占世界总数的70%以上。同时,  相似文献   

8.
认识化石     
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骸和遗迹,这些遗骸和遗迹绝大多数在地下经钙质等充填、交替作用而石化了。但有极少数没有石化,如琥珀中的昆虫和冻土中的猛犸象等。更有少数古代生物的子子孙孙延续至今,如我国银杏、水杉、澳州鸭嘴兽、舌形贝(俗称海豆  相似文献   

9.
刘妍 《金秋科苑》2009,(9):48-49
化石是亿万年来存留在地壳中的古生物遗骸。通过分析各种化石,科学家们可以推断出远古时代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生物的进化历史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化石就是一部记录地球生物亿万年来不断演化的史书。以下是近年来考古发现的八大最著名化石遗迹:  相似文献   

10.
正化石是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生物遗迹,是古生物研究者探索自然生命历史的重要证据。我们从化石发掘中认识了大量早已在地球上消失的动物,如恐龙、三叶虫、笔石、菊石等。大自然的选择和生物进化造就了它们奇特的生物形态和结构。说到化石的发现,大家脑海中可能会浮现这样的画面:专家们带着各种专业设备在山石中穿梭,经过一番细致、耐心的搜索和挖掘,最终惊喜地发现了化石。事实上,不光是专家,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凭借对化石的喜爱,成为化石猎人。  相似文献   

11.
正古生物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和遗迹,是不可再生的地质遗产。石节子沟位于固原市彭阳县罗洼乡,距固原市彭阳县北东约40km,出露奥陶系拉什仲组和背锅山组,产珊瑚、牙形石、三叶虫、头足类、腕足类、腹足类等无脊椎动物化石。本次工作对该地区奥陶纪无脊椎动物化石进行实地调查,共发现1个化石点,对化石点产出特征、保护现状等进行描述,并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建议,对研究该地区古生态、古地理环境以及古生物化石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12.
<正>1下泥盆统大南湖组在大南湖组西部被上泥盆统康古尔塔格组(D3kg)不整合覆盖,与其它地层呈断层接触。该地层中含有腕足和珊瑚类化石。如:薄扭贝Leptoslrophia sp.,无洞贝Atrypa sp.,郝韦尔石燕Howellella sp.等。属早泥盆世中晚期代表化石。本次调查采集到动物和植物化石,动物化石经鉴定有腕足类、腹足类和双壳类。腕足类有Stegerhynchus wutubulakensis(乌土布拉克盖嘴贝)、Leptostrophia striata(细线薄扭贝)、Leptostrophia rotunda(圆形薄扭贝)、Uchtospirifer yengisarensis Wang(英吉沙乌贺  相似文献   

13.
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具体的实例,阐述了化石在研究生物演化、分析岩石形成环境、确定岩石形成时代、寻找各种沉积矿产等方面的科学价质。  相似文献   

14.
张世家 《金秋科苑》2008,(20):238-238
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具体的实例,阐述了化石在研究生物演化、分析岩石形成环境、确定岩石形成时代、寻找各种沉积矿产等方面的科学价质。  相似文献   

15.
季强 《百科知识》2002,(6):14-15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科学家和美国匹兹堡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学家最近在中国辽宁省凌源市中生代的地层中发现了一种有胎盘类哺乳动物的化石,这个化石的地质年代非常久远。科学家们认为,这个最新发现的有胎盘类哺乳动物的化石是世界上已知的真兽类(有胎盘类)哺乳动物中最早也是最原始的。这个新的哺乳动物被命名为攀援始祖兽(Eomaia scansoria);Eo-(希腊文:原始古老);-maia  相似文献   

16.
《发明与革新》2010,(5):26-26
目前,我国科学家在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点发现了一个单爪龙类恐龙的新属种。这个被命名为张氏西峡爪龙的恐龙化石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单爪龙类恐龙,对于研究这一类群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发明与创新》2005,(4):38-38
世界上第一枚含胚胎翼龙蛋化石在辽西出土,中国地质科学院季强等分析研究认为:翼龙这一类会飞的特殊爬行动物不仅是卵生的,而且它们所生的是革质软壳蛋。这一发现和研究成果刊登在英国科学期刊《自然》上。  相似文献   

18.
<正>是小行星撞击、气候突然变化或火山爆发灭杀了恐龙吗?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单一的说法都无法完整破解——不同恐恐为何会尸骨扎堆?2006年8月,古生物学家在内蒙古自治区二连盐池发现了大量恐龙化石遗迹。在该遗迹的核心区域约80平方米的清理面上,密密麻麻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恐龙骨骼化石,这些恐龙化石原先被埋在一座七八米高的土丘之下。据初步判断,这里约有10只恐龙化石,体型大的有10多米长,小的只有1米多。令人奇怪的是,在这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信息》2003,(13):32-32
美国科学家研究认为,1997年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一批约16万年前的人类骨骼化石,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现代人类即“智人”(Homo sapiens)的化石。  相似文献   

20.
《大众科技》2010,(5):2-2
近期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了解到,我国科学家在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点发现了一个单爪龙类恐龙的新属种。这个被命名为张氏西峡爪龙的恐龙化石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单爪龙类恐龙,对于研究这一类群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