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子英 《武当》2014,(9):28-29
赵堡太极拳之“承架”,本意为继承了张三丰太极拳的原风原貌,原汁原味,故名“承架”。无论是拳架、推手、散手和擒拿,都充分体现了中国武术抗敌御侮的高水平,特别是体现了武当内家“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四两拨千斤”阴阳对立统一的上乘境界。故武当赵堡承架太极拳自张三丰传授以来,从武当山到河南温县赵堡镇,以承架为旨规,继承太极正宗功夫而代代流传下来。我有幸于二十世纪70年代拜赵堡太极拳大师刘瑞为师,学练赵堡承架太极拳,  相似文献   

2.
笔者有1架“飞鸟”模型扑翼机一直闲置在家,其动力系统与电子设备都完好无损。近日突发奇想——利用这些部件改制1架室内模型飞机“初学者”号。下面介绍该机的具体制作过程。1.动力组减速器的制作这架“初学者”的动力系统是在“飞鸟”的基础上进行改装的,减速器的制作如下:  相似文献   

3.
“代理架”是一代大师和兆元对太极拳的独到诠释,简单明了的三个字,道出了和式太极拳是以理说拳、以拳明理、理技相合、理养结合的理论内涵,一个“理”字表达了和式太极拳的哲学思维,理是什么,理就是太极拳的道理、原理,理就是太极、阴阳、动静,这是万物之理。文章通过对和式太极拳代理架的“理”的分析、探讨,以更深刻地了解代理架“理”之内涵,认识和式太极拳在太极拳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理论贡献,这也是一代大师和兆元对太极拳发展不可抹杀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蓝梦飞翔     
“嗡、嗡……”,一架架模型飞机在空中旋转、飞舞,像一只只彩色蝴蝶,这是我校“蓝梦少儿科学院”的航模队员正在进行的室外航模飞行演示。学生们一个个挥汗如雨,专注地盯着自己操控的模型,脸上充满着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5.
拳式三尖相对 技击攻防兼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黎标 《武当》2010,(6):23-24
形意拳是著名的内家三拳之一,在武林中有着独树一帜的拳论和拳法。“三尖相对”是“形意拳八要”之一,它是指导形意拳套路演练和散手技击的重要拳术理论。所谓“三尖相对”,就是指手指尖(拳架的前手)、鼻尖、脚尖(拳架的前脚趾),在拳式动作演练过程的定式时,使它们三者的位置保持在同一个垂直面上。  相似文献   

6.
根据学生在跨栏跑学习与练习过程中对跨栏架普遍存在的恐惧的心理现象 ,笔者针对性地采用“软式跨栏架”的教学方法进行实验性教学 ,结果表明 ,“软式跨栏架”教学能使学生克服跨栏跑教学过程中对跨栏架存在的恐惧心理 ,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小改海竿架     
李致奎 《钓鱼》2010,(3):49-49
喜欢用海竿垂钓的钓友,总离不开海竿架。大多数钓友使用的海竿架都是渔具店出售的六号钢筋焊制的海竿架,这种海竿架售价便宜,体积也不算大。这种海竿架由三部分组成,一是“n”型的主架。二是平支海竿的“U”型平托架,可以绕主架转动270度,折叠靠在主架上。三是立支海竿时用的半圆型挡板。这种半圆型挡板有的是焊死固定在主架上,有的是用薄铁条弯成,可以在主架上上下滑动。  相似文献   

8.
谈赵堡太极拳入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升 《武当》2009,(1):19
要学好赵堡太极拳,入门是非常关键的,入门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先求开展后求紧凑 严格来说,赵堡拳架是无所谓大架、中架、小架的。所谓“大到宇宙,小到秋毫”。赵堡拳架就是赵堡拳架,只是它适合于众多的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人练习,从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架式。  相似文献   

9.
郭宝洪 《武当》2010,(5):20-21
“六封四闭”是陈式太极拳中的一个著名拳式,有左右之分,新架老架有别。其含义是封住上下左右前后六方,闭锁东西南北四门,使对手无隙可乘(在杨式太极拳中称为“如封似闭”),是典型的守中有攻,引而后发的技法。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推手     
扈广平 《武当》2003,(8):20-20
拳架与推手 太极拳的拳架与推手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拳架要经得起推手的检验,也是调校拳架的一种方法。太极拳能否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的奇妙境界,关键在于能否做到知己知彼。习拳架是为了求得知己的功夫,习推手是为了求得知人的功夫。能知己,才能知彼。推手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思考了“杨澄甫定型架”的定型基础、定型过程以及定型以后产生的社会意义和学术价值,获得了一些启示。这些启示可以归纳为:拳架发展要走标准化之路、制定拳架标准必备的条件、规范拳架须融体用明理法、和而不同自立于世界体坛四点。  相似文献   

12.
<正>技击是太极拳的本质,是太极拳的最主要的功能,太极推手是太极拳技击的实战性训练,是练习“听劲”和达到“懂劲”的必然途径。当然,太极拳推手技术的基础是拳架。当拳架练至身法没有缺陷,能够做到劲力由脚而腿、而腰、而手一气贯串,通达顺遂;以及腰为主宰,周身一家,内外相合,上下相随,就为推手技术的运用奠定了基础。练习拳架是体,练习推手是用。由体到用,由用到体,体用结合,循环往复,才能长功夫。  相似文献   

13.
《航空模型》2014,(11):40-45
F4U-1D“海盗”战斗机 1/48拼装模型制作记 F4U“海盗”(Corsair)战斗机是美国海军在二战前夕研发的一种单发舰载(兼陆基)战斗机、该机于二战中后期开始服役,并参与了朝鲜战争(1942~1952年)、在当时的太平洋战场上,F4U与F6F“泼妇”均为美国海军的主力战斗机。据统计,F4U每击落11架敌机,自身仅损失1架,因此拥有骄人的口碑。  相似文献   

14.
陈式太极拳的练习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功练习、拳架套路练习、推手和散手练习三部分。 在推手练习中又分为单人推手练习和双人推手练习,就是把拳架套路中的“棚”“捋”“挤”“按”“采”“捌”“肘”“靠”结合步法的“进”“退”“顾”“盼”“中定”,通过单人及双人练习,更好地运用到对抗实战中去。在此,我把跟陈正雷老师学练的单人推手的训练方法整理出来,供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黄文彬 《武当》2024,(1):11-12
<正>太极拳具有很强的防身技击作用。但是为什么我们身边很多学练太极拳多年的人们,一旦遇到特殊情况与人交手却不知其所以然,其主要原因没有深刻理解太极拳的拳架与单操、单操与实用、招式与技法的实际运用理念,也就是没弄懂拳论所云“招熟”而渐悟“懂劲”之道理!所谓“拳”或“拳架”,就是人们在多年的实战对搏习练中不断总结提炼出来的“招式”,或“技法”的精华所在。是把这些“招式”或“技法”组合起来,通过不同的运动形式表现在一个完整的套路当中。  相似文献   

16.
TL液压多功能器械系列根据液压控制原理,通过旋钮自动控制,可进行“定力”、“等动”、“静力”三种不同性质的力量练习,具有既能定力又能调速的多功能特点。目前,我们已完成并通过技术鉴定的有:TL-101型和TL-102型二种液压联合器械(图一、图二)、TL-01型(下蹬架)、02型(推举架)、03型(提拉架)、04型(卧蹬架)、21型(后蹬架)、22型(膝屈伸架)等单个练习器械,已初步形成了TL液压多功能力量训练器械系列。一、TL器械系列的定力练习  相似文献   

17.
陈庆国 《武当》2001,(1):5-9
据郑炳章先生讲,太极“十三硬架”是杨班侯所传。当年杨班候将其传与李瑞东的长子李伯英、三子李季英、弟子项润田和承安和尚。郑炳章老师先后曾向这四位前辈学艺,时问最长的是承安和尚和李季英。李季英对此拳多有心得,并在十三趟硬架后面又加上一趟“捍卫心气抖心随”,成为现在的十四趟。  相似文献   

18.
林泉宝 《精武》2004,(1):32-32
一、领架 太极拳内功修炼法博大精深,有人说“太极十年不出门”,其实“十年”并不算太长,如果没有掌握太极拳的正确修炼方法,就算是练几十年也出不了门。“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这两句话道出了练功的要旨。 首先要有正确的练法.也就是引路入门的口授方法。所谓“领架”即是学练老师的架子,领悟架式的真谛。架子正确与否关系到太极拳的质量,如不得太极拳之神  相似文献   

19.
吴氏太极拳有两大特点,一是带功走架,二是非常容易做到“尾闾中正”。吴氏太极拳带功走架虽然不同于俗称的养生导引功法(其气血运行,纯任自然,气机鼓荡,全由虚实生发。实则  相似文献   

20.
宋学玉 《武当》2006,(5):3-6
此拳承于道教老前辈古理涵道长,因创于明朝嘉靖年间的海州云台山,故以山命拳名。“云台八步金砖”源出“云台七步金莲”, 罡履北斗七星行拳,清早期经与陕鄂道教门内术技融合后定架, 步从八门八形走架,既是“玄灯攒”、“金甲灿”等高级拳路的精华凝炼,又是门内各拳架之身手步形法意的根基与提升。因行拳仅在丈尺之内,以八步外练筋形,内修丹气,简行妙持,故有步步珍如黄金之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