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喜钓养蚌塘     
杨德军 《钓鱼》2006,(2):36-36
所谓的养蚌池塘,即农民承包的水域主养河蚌兼养鱼的粗养池塘。这一类不投喂饲料靠天收的养蚌池塘,在江南水乡比比皆是。养蚌塘里的鱼,一般是没有办法捕捉的,因为养河蚌的需要,一般塘中每间隔2 ̄3米需要拉一根线,每隔5 ̄8米用支柱将其支撑固定,然后在拉线上悬挂一段绳子,绳子上挂一小袋,袋中装有蚌,蚌中育有珍珠种苗。因此不能网捕,更不能电捕。由于养殖河蚌的支架的保护和养殖珍珠的需要,养蚌池塘中的鱼都比较大,钓起来也比较过瘾。而且价位也能为广大钓迷所接受承受,一般20 ̄40元/天。故此,很受工薪一族钓友欢迎。笔者就是其中的一个。近5…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钓具和钓技的进步,在天然钓场钓获大草鱼是常见的事。为了使钓获的大草鱼保活保鲜,人们往往将其放入锦纶网袋鱼护或"戴嚼子"后置于水中暂时放养。这样做似乎很安全,但是若处理不当且时间久了,则草鱼"越狱"的事也时有发生。当初对于钓获的大草鱼能够逃跑的说法有些不信,但眼见为实。1993年6月下旬的一天下午,一钓友钓上一条2.5千克重的草鱼,用直径4毫米的多股锦纶绳以传统方法给其戴上嚼子,绳子由鱼口中牵出,放入距岸边4米水中。次日晨该钓友欲了解鱼是否存活而牵起锦纶绳时感到无任何阻力,草鱼不见了,绳的远端呈马…  相似文献   

3.
三、飞索高悬的索桥 索桥又称吊桥、绳桥或悬索桥。是一种以绳索为桥身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有竹索桥、藤索桥、铁索桥。桥梁两端建有石屋,安有柱桩、铁山、铁牛、石狮等,以固定桥索,或将桥索直接系在山岩上,并用木棍或绞车将桥索绞紧,然后在桥绳匕安置木板即成。有的还在桥面两侧安置绳索,作扶栏。索桥多建于沟深水急的峡谷中,现在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地较常见。  相似文献   

4.
宿含雨 《钓鱼》2008,(17):20-20
失手绳又称脱手绳,是钓大鱼的保险措施,可能国外和境外不提倡这么做,因为日本和台湾生产的鱼竿后跟不带环。国内钓鱼比赛多在池塘进行,放失手绳会干扰他人,不允许,但在湖泊和水库钓鱼就不能少了失手绳,所以国内生产的鱼竿是带环的。  相似文献   

5.
龚昶 《中国钓鱼》2020,(3):85-85
多年之前,邻居裘钓友到我家中,兴致勃勃多地告诉我说他在老沪闵路吉陆家宅一个大池塘冬钓,钓获了许多鲫鱼。我记得那个池塘基本钓不到鱼,因为池塘同外面的潮水河浜经过大瓦洞相连接,虽然塘中有不少鱼.但农民养鸡养鸭都在这个塘,鸭在水中吃水草.鸡在塘周围觅食,加上农民在塘中淘米洗菜洗衣.所以塘中水质相当肥.水体溶氧度很低.再加上用网捕鱼及电鱼的人很多,钓鱼人在塘里能钓到像样的鱼的情况极少。邻居这回去塘里冬钓,收获反而很好,这让我决定去池塘来一次冬钓。  相似文献   

6.
<正> 教练排球通常用二根橡筋,将球悬挂在树与树或柱与柱等物之间,使用时有一很大弱点,即每次扣球后,球来回晃动,不易固定,必须专人用手或竹杆等物将球稳定,才能进行第二次扣球。对初学者来说,既费时又费力,很不方便。现介绍三种改进方法,供教学与训练中参考。一、穿绳法在球的两侧“耳扣”上各穿甲、乙两细绳,甲绳长5米左右,乙绳长3米左右;绳头一端成“Y”形或“V”形(见图1_(1-2))。使用时,在球的后下方45度角左右,距离4~5米处钉一木桩或铁桩A(桩  相似文献   

7.
城市的公园中一般都有荷花池塘,在荷花塘中也有许多鱼,如果荷花池塘面积大,而且同潮水浜、其它池塘相通,或以前曾经放养过鲤、鳊、青、草等鱼苗,或多年没有清过荷花池塘,那么这些荷花池塘中的鱼比较多,个头也不小,值得我们在冬末早春的季节去垂钓。到了冬末早春,尤其是北方的冷空气南下次数减少,许多公园荷花池塘水温渐渐地升高,水由清变浑浊,鱼逐步由深水区向浅  相似文献   

8.
煤矿井下的调度绞车在运行中经常出现挤绳、垛绳现象,造成钢丝绳使用寿命降低,出现断绳跑车等事故,存在安全隐患。我们通过研制电液排绳装置,使钢丝绳有序整齐的排列到滚筒上,解决了这一问题。而且自己研制电液排绳装置更符合自身实际需要,不仅节省了外购设备的费用,而且后期的使用维护成本也大大降低,这也是在当前煤炭行业低迷的大环境下可以探索的一条节制降耗,压缩成本又不降低安全标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张仲斌 《钓鱼》2009,(5):26-26
城市的公园中一般都有荷花池塘,在荷花塘中也有许多鱼,如果荷花池塘面积大,而且同潮水浜、其它池塘相通,或以前曾经放养过鲤、鳊、青、草等鱼苗,或多年没有清过荷花池塘,那么这些荷花池塘中的鱼比较多,个头也不小,值得我们在冬末早春的季节去垂钓。  相似文献   

10.
老叟 《收藏界》2010,(7):58-59
国人爱竹,由来已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而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竹子均并列其中,竹子既为“三友”之一,又是“四君子”之一,是古今文人最喜爱的绘画咏诗雕刻的题材。竹子清秀挺直,无牡丹之富贵,无青松之雄伟,无桃李之娇艳。可是它刚强正直,宁折不屈,它“根生大地、渴饮甘泉,未出土时便有节;枝横云梦,叶柏苍天,及凌云处尚虚心”,代表了文人雅士的思想品格。自古就有许多文人雅士喜爱竹,宋代苏东坡写有许多首咏竹诗,其《干潜僧绿筠轩》最为脍炙人口:“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爱竹、画竹,在《题竹》中说:“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唯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相似文献   

11.
手套结是也一种水手结,它的作用是用缆绳将船舶系在一根系缆桩上。美国发行的一种普票上就是一艘小船依靠缆绳系在码头上的情景(图10)。 水手们还会打一种防盗结,这种结的特点是有两个不同方向的绳头,一个绳头系在水手的船舱内,另一个绳头将船上的物件系住。一旦有企图搬动船上的物件,水手立即就会知晓。伊拉克发行的一种童子军邮票上,就表现了这种防盗结(图11)  相似文献   

12.
于洁 《中国钓鱼》2001,(2):14-14
一、竿具配用不当。在水草、芦苇、竹桩等障碍物中钓鱼用软调手竿配长线,稍大一点的鱼上了钩,一次提不出水面,钻进草从之中,造成损竿、断线、折钩跑鱼的现象。在精养塘中(无水草障碍物等)钓大鱼,使用硬调或超硬调手竿配短线垂钓。大鱼上钩了,竿无弹性,线短又无法遛鱼,极易拉豁鱼嘴唇,或断线损钩跑鱼。  相似文献   

13.
水库钓青鱼     
我国幅员辽阔水库众多,而作为四大家鱼之一的青鱼在众多水库中多有饲养,特别是湘、赣、苏、皖、浙地区青鱼是淡水饲养主打鱼种。 青鱼,偏食动物性饵料,正因如此,其肉质肥厚,且身体强健、力大耐劲十足难以擒获,因此成为众多垂钓者钟情的施钓对象。 水库中的青鱼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因此以螺蛳、蚌的幼体和虾为主食,但在摄食旺期对玉米、麦麸、菜籽饼等素食也来者不拒。青鱼在寒冷的冬季蛰伏于深水处基本不  相似文献   

14.
2012年优酷网络上传了一段视频,因其赞美"绳命"斗妖猴恶犬系列更使的一位叫延参法师迅速走红。延参法师走进峨眉山讲解佛法,更谈及"绳命"的美好,一口河北标普与王宝强有得一拼,逗乐网友,"奏过丰裕,额们共同祝福人绳~~绳命里,也是油许多的贫饭"。不过更加有趣的是法师在卖萌用地方口音赞美"绳命"的同时,总时  相似文献   

15.
现代钓鱼所使用的钓线绝大多数是锦纶单丝做成,叫作硬线。锦纶单丝强度高,透明性好,有一定程度的吸水性,由于透明度好在水中不易被鱼察觉。不足之处是易变型,变形后又不易复原,特别是在脑线上的变形更不易复原。因为多次在鱼嘴上摘钩不可避免的把脑线弄得曲曲折折,曲折后就不知道钩在水底是个什么样的状态了。如果  相似文献   

16.
陈钢 《钓鱼》2005,(23)
我有一条抓钩绳,它是我钓具包里的一件“宝贝”,它帮助我解决了许多在野钓中遭遇到的尴尬,为此我特意将它多种功能和作用介绍给大家,供钓友参考。抓钩绳——顾名思义就是带抓钩的绳索。它是一根直径0.6厘米,长约10米的尼龙绳,在绳的一端连接一个圆铁环,挂钩式或连接环均可,而后在铁环上搭配一个用一号铅丝的铁丝制成的锚钩即可。抓钩绳体积不大,功能多样,且使用十分方便,其主要用途有:一、除草清底。每当野钓遇到水面有水草杂物时,可使用抓钩绳,通过多次的抛拉,清除水中的杂草和漂浮物,保证垂钓区域不挂钩,好钓鱼。二、取线取物。当发生手竿…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套针对班级学生进行的集体跳绳的方法。一、跳大绳的基本技术介绍跳大绳是一项周期性运动项目,绳在一周的运行中有起有落,因人站位的不同会有正和反之分。跳大绳的技巧就在于把握好上绳和下绳的时机。如何上好绳呢?首先是要克服心理上的恐惧和害怕,要能变被动等绳为主动追绳,就是在绳子大的运行中追着绳子跑、追着绳子跳。要想达到如此的效果就必须对绳子的周期运行进行技术分析。1.两点、两面、两种上法在跳大绳中出现了关键的两点、两面、两种上法,简要介绍如下:两点:是指绳子运行中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如图所示)。两面:是指以两位摇…  相似文献   

18.
《垂钓》2011,(3):76-76
2010年11月21日,我收到尚艺东美公司寄来的4.5米泫之梦并继鲫竿。将竿子逐节慢慢拉开,竿梢采用高级转环+棕色绳设计,竿身主色调为仿竹色,插节节口处为黑色,纯朴中呈现大气。  相似文献   

19.
马焜 《垂钓》2010,(1):44-45
北方人习惯把竹钓竿称为“江苇竿”,因为竹钓竿的竹子非常像北方的江苇,而竹子和江苇又同属禾本科,叫错了也很正常。 竹钓竿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其实老钓鱼人都知道,竹钓竿的使用在中国北方有着悠久历史。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的公园中,有一些非承包的野生池塘。生活其中的鱼儿,在大地回春后,又开始活跃起来,结群游弋及觅食。由于气温升高之后,公园池塘中的水生植物及水体中的藻类、昆虫、微生物生长也旺盛起来,池塘底的腐败树枝、树叶、烂草、烂泥等也开始加速腐败,产生一串串池塘的沼气泡,公园的水质成为浑浊的深绿色肥水。春天到了,田野里一片绿色,在明媚的大好春光里,钓鱼人走出居室参加公园池塘的春钓,可以呼吸大自然中的新鲜空气,可以饱览大自然美丽的春色,让人心旷神怡,这是主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