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电涡流传感器作为一种非接触式传感器,由于线性好,分辨率高等优点,在测量位移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为了研究如何提高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稳定性,建立了检测电路数学模型,充分分析了电涡流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指出了影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提高电涡流传感器工作稳定性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传统实验平台价格昂贵、寿命短、可移植性差等问题,选择NImyDAQ采集设备进行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在LabVIEW平台设计了基于虚拟仪器的传感器实验平台.详细介绍电涡流传感器位移测试实验的硬件及软件设计.将测试结果与传统测试方法结果相对比,新的实验平台在满足原有实验要求的基础上,价格更加低廉,实验平台开放性更强.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电控柴油机高速电磁阀的动态特性,设计了基于电涡流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实验系统,并通过校准和实验实测验证了系统精度.  相似文献   

4.
电涡流检测是钢件淬火厚度的主要测量方式。通过理论推导分析和文献总结,对电涡流测厚方法的电路结构、测量原理、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对电涡流测厚仪的设计与制作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检测技术,开发了非接触测量综合设计实验。利用电涡流传感器与其非接触的被测金属物体之间的电涡流效应,检测到这二者之间的距离,将此距离与该实验装置的机械结构综合考虑,推算出被测物体的尺寸,达到了准确度等级大于等于1.0和非线性误差小等技术指标,对工程应用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需要,设计了多传感器转速测量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以小型转子为被测对象,搭载了电涡流传感器、磁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以NI ELVIS Ⅱ+为硬件基础,设计了多种信号调理电路板,利用LabVIEW软件开发了转速测试分析软件,可以实现多种传感器同时采集分析信号。基于该实验平台规划了综合实验项目,通过实验可以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测试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电涡流传感器的小位移测量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5):111-114
针对物理实验中对小位移的测量读数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涡流传感器测量小位移的方法。根据谐振原理设计了涡流传感器检测和调理电路,利用位移量影响谐振电路Q值的特性,实现了小位移量到电压量的转换,使用单片机采集信号并用软件方法对测量结果校准。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以准确测量小位移,同时可消除使用物理测量工具时产生的读数误差。  相似文献   

8.
从传感器探头材料的选择、线圈的大小及工作频率等方面综合考虑,设计了一种具有双线圈探头的调频式电涡流传感器,它能较好地抑制温度漂移,提高系统的温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气动轴系及其回转精度测定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组成和设计。本实验系统利用气动马达、静压空气支承组成了一个可以高速旋转的气动轴系 ;利用径向、轴向安置的两个电涡流传感器测量轴系的跳动量。系统采用A/D转换以及面向对象的可视化VisualC 程序语言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 ,完成对端口的操作及轴系回转精度曲线的显示。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采用电涡流传感器、测量电路和频率计数器制成的新型单摆周期的自动检测计量仪.  相似文献   

11.
变气隙自感传感器是传统检测技术中一种常用的典型传感器,然而对其分析中经常出现近似简化错误。这与该传感器实验性知识缺失有关。作者介绍了一个在变气隙自感传感器分析中应用MATLAB模拟辅助实验的实例,并指出了通常对该传感器近似简化分时的概念性错误。  相似文献   

12.
基于虚拟仪器的测试技术实验教学系统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让学生对测试系统有全面的认识并具有一定的综合测试能力,搭建了基于虚拟仪器的综合实验教学系统。采用传感器系统实验仪构成动态振动测试单元,并用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对信号采集,在虚拟仪器平台上对采集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和结果输出。通过LabVIEW编程,实现周期信号的合成和分解,使学生理解傅里叶系数的物理意义和频谱的概念、特征。  相似文献   

13.
基于虚拟仪器的传感器课程综合实验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目前传感器课程教学实验环节中存在着设备落后、缺乏生动形象的实验手段、与实际工程应用脱节等问题。介绍了DRVI虚拟仪器设计系统,并将其与CYS10型传感器实验仪结合,构成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新的传感器实验平台。采用虚拟仪器技术不仅可在提高实验设备水平的同时降低更新实验设备所需的投资,而且通过综合性实验为提高学生全面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创造了良好的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14.
通过虚拟温度补偿仪的实现,阐述了运用常用的BP神经网络技术与虚拟仪器技术相结合创建虚拟压力传感器温度补偿仪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在实验室采用信号发生器模拟外部现场信号对所设计的测试系统进行测试,证明该系统能够得到预期的效果,人机界面友好.  相似文献   

15.
网上虚拟电路实验室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用户提供一个与传统电路实验环境相一致的虚拟真实界面环境。阐述了网上虚拟电路实验室平台的基本构成和网上虚拟电路实验室环境的建设,将其应用到电路实验教学的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虚拟测量实验的不足,将VC与VRML相结合,用VRML创建三维模型和实验场景,用VC搭建虚拟仪器实验平台。将虚拟仪器和虚拟现实两者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形成外形逼真和分析功能强大的新型虚拟测量实验。基于VC和VRML技术搭建的虚拟实验平台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交互性,能够取代传统测试仪器完成测控实验。以转子实验台为例,介绍了技术实现的细节。  相似文献   

17.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s enable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faces, which allow the recognition of the gestures and movements of the user. These interfaces, due to their affordable prices, are available to a wide range of users. They are called natural user interfaces (NUI). NUI are commonly used in game consoles and electronic devices, such as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We used the Kinect sensor from Microsoft in our studies to identify the movements and gestures of the user. This interface was used by us in teaching Chemistry in a Middle School and High School by developing a virtual chemical laboratory, which is based on a system of hand movements. We have analyzed the gestures and movements of the virtual chemical laboratory user to determine how they raise the effectiveness in chemical education. The results show how much better students work with a virtual laboratory, when studied by us in chemical areas, that concerned remembering information,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applying their experience in situations familiar to them from school and in solving chemical problems.  相似文献   

18.
介绍最新的总线标准IEEE1451,该标准定义了网络适配处理器(NCAP)和智能传感器接口模型(STIM),为研究解决通用智能传感器的设计开发问题提供了一个可以共同遵循的基础,使得智能传感器的即插即用成为可能;文中根据IEEE1451.2模块TMI1451.2-SC平台,结合实际监控领域的要求,设计和配置了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的电子数据表单(TEDS)。  相似文献   

19.
基于智能化的传感器教学实验仿真系统是为辅助传感器测量与虚拟仪器实践教学平台的使用而设计的仿真测量软件系统,它由Access软件和LabVIEW软件编写,基于智能化的传感器教学实验仿真系统为实现实验环节的网络化教学做出探索性工作。对实验环节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大型工程如坡体滑移、地基沉降等的变化都属于位移较大的移动。因此根据OTDR的弯曲损耗测试原理,设计了一种基于此原理的组合式光纤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根据实际位移变化的需要改变量程的大小,并对单个该传感器进行了理论推导和试验测试,得出拟合公式。该实验结果可为弯曲损耗位移光纤传感器的开发研究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