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轻声音节最大的特点是轻短模糊 ,要帮助学生掌握轻声的正确发音方法 ,熟记轻声词 ,在教学中就应该从轻声的定义入手 ,给学生讲清楚轻声的本质特征 ,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轻声的发音要领 ,并且应该教给学生一些记忆轻声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轻声论析     
轻声并不都是音变现象.在普通话的轻声系统中,有语法轻声、别义轻声和音变轻声.语法轻声是指以轻读的语音形式表示某种语法意义的调位.别义轻声是指以轻读的语音形式来区别语义的调位.  相似文献   

3.
轻声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原来读轻声的词现在不再读轻声,或变为轻重两读,这就是所谓的"轻声衰颓"现象。"轻声衰颓"现象是由轻声自身性质和语言融合所造成的。轻声的不稳定性为轻声正音带来一定的难度,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找寻规律、把握难点、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相似文献   

4.
吴月芹 《文教资料》2013,(20):44-46
轻声是普通话语流中的音变现象。轻声可以区别词义、词性,并带来语言节奏的变化。但是轻声的规范和实际读音仍需进一步探讨。本文分析了轻声的实质、轻声词的规律,揭示了轻声失去原有调值轻读后在音高、音强、音长、音色上的变化,并结合口语实际,提出普通话测试中对轻声把握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轻声是普通话语音特有的一种音变现象。由于各地方言大多没有轻声读法,因此常常听到一些教者只笼统地说,轻声就是在有的词中第二个字要轻轻读。我认为这种讲法不够准确,细致,没有抓住学习轻声的要领,因此我认为有必要研究一下怎样教读轻声这个问题。什么是轻声呢? 轻声是在两个或两三个音节连读时,后一个音节因受前一个音节的影响面失去了它  相似文献   

6.
山东长山方言中轻声可分为两种:第一种,这种轻声音节调值的高低取决于前字的调值,同时前字因协同发音作用也会发生变调,这是方言学中一般意义上的轻声变调;第二种轻声一般是降调,只有在低调特征的去声后,轻声是微升,它前面的音节不变调。  相似文献   

7.
轻声是汉语中一种非常普遍和非常重要的音变现象。汉语中相当一部分轻声词就是通过轻声音节与相对应的非轻声音节区别彼此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这是轻声辨义作用的集中表现。充分认识轻声的这种辨义作用,对汉语的实际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轻声是语言中常见的一种复杂的音变现象。本文拟从轻声的性质及其所具有的声学特征和心理控制特征等角度,对轻声作进一步的解释,并探讨轻声在汉语普通话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语音学实验证明,普通话轻声音节在音高、音长、音强、音色等“语音四要素”上都具有鲜明的特点。轻声音节的声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连续变调,也不构成音位。轻声词可以分为有规律可循的轻声词和无规律可循的轻声词两大类;前者是所谓的有“标记”的轻声词,易为学习者所掌握,后者需要学习者借助一定的技巧进行记忆。在轻声发音中,要注意念好“前重”,掌握少数“可轻可不轻”的词语,注意轻声和“轻音”的区别,克服方言语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姜莉 《现代语文》2008,(4):61-62
新浦是连云港市政府所在地,新浦方言有着鲜明的特点,特别在轻声方面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实地记音调查,归纳出轻声音变的规律,并通过具体例词列举,并进一步分析新浦方言中轻声音变的性质、主要特征等,从而认识新浦方言中轻声变调应该属于"非自主的调值调类的轻声",其主要特征为轻声变化非自主、调值轻短、失去原调且发生调类归并.  相似文献   

11.
轻声是普通话中一种重要的音交现象,方言区的人、外国人要讲好普通话,读准轻声是重点也是难点.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轻声的语音特征及轻声的变读规律.  相似文献   

12.
固原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可分为非轻声和轻声两类,16种组合中非轻声类仅有两种发生变调,轻声类有13种后字读为轻声;轻声与非轻声在意义上区别明显。  相似文献   

13.
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轻声词语读音的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绍林 《宜宾学院学报》2005,5(9):109-111,121
本文指出轻声方面的分歧现象,探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重点对比分析《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中轻声词语的不同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轻声词语的判定问题和轻声词语的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14.
声乐教学中,为了能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教师会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轻声唱法也是其中之一。多年的学习和实践得出:轻声唱法在声乐学习中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它能使声乐教学中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通俗化,有些较难的声乐问题运用轻声唱法很容易得到解决。所以,轻声唱法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值得我们去总结并在教学中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5.
“轻声”是现代汉语中重要的语音现象,是语流音变的结果;轻声具有辩义和区别词性的作用,但大部分轻声词不具备这一功能,它们的合理存在与口语、发音习惯有关;轻声的审定与规范问题比较复杂,如果把轻声放到口语中规范,双音节词的两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6.
基础训练教学应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着力训练基本技能。教学中应做到以下三点:(1)讲清学习方法和思路;(2)利用多种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地掌握知识,注重思维的训练;(3)在基础训练题的基础上巧妙地延伸,既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训练的知识,又要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第一题读纯拼音儿歌,从中找出轻声音节,目的是复习巩固汉语拼音,重点训练轻声的读法。教学时先复习:①什么是轻声?②我们怎么读轻声?在此基础上采用“找轻声(画),读轻声(读),写轻声(练写)”的方法,并连贯地把儿歌读熟,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轻声。第二题是…  相似文献   

17.
经过长期的实践,笔者认为对处在变声期的青少年来说,运用轻声练唱,是一种比较容易掌握的发音方法。它不仅对噪音有积极的保护作用,而且能帮助学生在学习掌握科学的练唱方法过程中,少走弯路少出毛病。再将轻声唱法简要介绍如下:1 轻声的正确概念及特点轻声,之所以称为“轻声”就因它是一种音量不大而又非常动听的声音。单从音量上看,轻声比半声音量小,比微声音量大。如果把一个人的音量划分为十二级,其最小音量定为一级,那么轻声的音量相  相似文献   

18.
试论轻声词语正误判定的宽严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当中 ,对轻声词语正误的判定历来存在着从严、从宽、宽严适度的观点。文章从轻声词尚无准确数字和国家标准的分析中 ,提出从严不可行 ;从轻音在普通话音韵结构中的作用和特点上分析了从宽亦不可行。从对不同题型、不同等级有不同要求和轻声的语音性质的分析中 ,提出应宽严适度 ,并初步勾勒了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轻声词语正误判定的宽严度  相似文献   

19.
粤方言本身没有轻声,因此,粤方言人学习轻声有两大困难:其一是读不准轻声词,其二是不知道哪些词该读轻声。,正确认识轻声,掌握轻声词的基本发音原理,记住一些轻声词的规律和方法,是学习轻声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李华  李亚男 《大连大学学报》2011,32(5):80-82,87
摘 普通话轻声是汉语语音的一个重要现象,历来受到学界重视。本实验使用Praat软件对普通话轻声进行了声学分析,用实验的方法客观说明普通话轻声音高方面的一些特征。本文主要从轻声与四声关系的角度,探讨普通话轻声的音高的特征,并通过对比汉语普通话中存在的两类双音节词——重重型双音节词和重轻型双音节词调域上的差别,分析普通话轻声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